农村手工艺正在绝处逢生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lee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要有人,就会有手艺,尤其是在农村。
  只要有人,就有手艺。在当下凋敝的农村寻找手工艺是一件难事,它们更多存在于那些闪烁着岁月痕迹的生活器物和农具上。而手工艺始终是要靠人的手来传承的,所以与其嗟叹手工艺的不复存在,不如去期待乡村建设的探索和实践。道理很简单,只要有人,农村就有手工艺。
  百姓日用而不知
  对于香港老佛爷集团公司的翁志华来说,能够在农村找到一些合适的手艺并对其进行价值提升是一件“多赢”的事情。他在乡村进行调研,像寻找“猎物”一样找手艺。两天走了三个村,通过各类熟悉村情的人进行了解,收获不大。
  当把“手工艺”这个词讲出来的时候,村民对此十分生疏,对“非遗”更加陌生。当把手工艺和产品联系在一起时,村民觉得这像天方夜谭。继续引导,“你们这里有篾匠吗?以及木匠、打草鞋的,这些不是手工艺是什么?”“哦,这个有。”大家恍然大悟,现在生活里由不锈钢和塑料为原料的各种器物,以前还真的全是手工做的呢。
  “大概有多少人会竹编?”
  “怕是没多少……”几个人反复确认了一番,发现村里真正意义上的篾匠只有一个,平日里大家也会用竹子编一些东西,但都不销售。
  一个普通农村,如果非常偏远,很多家用物什还有手工的痕迹。例如用生漆刷过的木盆、雕着“饮水思源”的石头水缸、雕花八仙桌、木制脸盆架等,经过岁月打磨,这些物品都显示出温润的色泽。可惜村民对制器的手艺并不在意,更不会把它跟产品联系在一起。
  在文人的描述中,“百姓日用即道”。在民间,百姓日用而不知。加上流水线产品的冲击,农村的手艺在生活里几乎是遁形的。
  缺少自信和过分自信
  当一个看起来很有实力的老板,在离村民不到1米的距离,告诉村民竹编可以用来卖,而且可以卖出好价钱,村民的反应往往是:“就那些篓篓、筐筐?开玩笑!”当你把环保、自然生活的回归、绿色等概念讲出来后,村民半信半疑,觉得城里人的喜好真是“怪得很”。
  村民对手艺是没有自信的,他们多数已经认定塑料制品又便宜又好用,“坏了立马再买一个就是了”,“自己做的哪里能比得上城里买的”。对农村生活的不自信自然也折射到对农具的不自信,进而延伸到对手艺的不自信。
  而与此相对的是对手艺的过分自信。在山清水秀的地方,政府热衷打造旅游业。零星的游客到来,看上了一种由稻草编的凳子。或许带着扶贫的性质,又或许游客本身财大气粗,他们按照每个50元的价格买了七八个。从此以后,这里的人遇上对这种草凳子感兴趣的游客,都觉得这是极好的东西,认为卖100块钱一个都卖亏了。
  显然,这种过分的自信也带不来源源不断的买主,所谓“产业”,就更是无从谈起。
  回乡浪潮带来希望
  众所周知,外出务工的人太多,会手艺的老人的儿子、侄子、外孙……几乎所有年轻人都出门了,手艺该传给谁呢?
  村里有个好篾匠,可以劈很细的篾条,编很精致的竹器。在访问中,他提到以前在湖南某竹器厂工作时,眼神里有怀念,甚至有种骄傲。但是今非昔比,现在一个人在村里孤掌难鸣,用几天时间编一个背篼,又卖不出什么钱,所得收入只够一个人吃饱,连徒弟都没办法收。
  几乎所有的农村手艺,都面临这样的现状。农民离开土地,离开农具,也离开了手艺。
  不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环境污染、城市人口容量达到上限、第一代打工者到退休年龄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追求安全高品质生活的人、第一代打工者、有识之士开始回乡,这股浪潮还十分澎湃。这给农村的手艺带来了希望。
  目前,全国做乡村建设的项目、机构、个人多得数不清,大家的目标都是发展乡村,在享受科技进步成果的同时,亲近自然。只要乡村有回家的路,就有回家的人;人回到土地上,就有耕作的需求,就有手艺生存的土壤。
  所以,与其悲观失望于手艺的黄昏,不如寄希望于浩浩荡荡的乡建大军。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把他们当成先遣部队也好,打工人群回乡之路的筑路者也罢,总之他们算是农村手工艺的希望。
其他文献
2007年12月29日下午6时许,奔流不息的汉江水穿过泄洪闸和导流孔,越过消力池,向下游奔去。汉江水的再次改道,为蜀河电站二期截流创造了先决条件;也标志着我局承建的蜀河电站泄洪闸
隧洞及其它穿越工程内安装PCCP管是一项综合工程技术,结合工程具体情况,阐述采用隧洞驮管车完成穿管、驮管、运管、调管和装管等一系列工序,实现了对穿越工程内PCCP安装的快速起
一蕊花,若要开。要有风,要有雨。日阿曝,雨阿沃。自然开,自然美。土若肥,拓整片。这是台湾音乐创作者陈惠敏的台语童诗《花》。每天,悠扬的笛声从道禾幼儿园里传出,孩子们小手牵小手
时光荏苒,岁月流金,掌握时间的脉动是人们永不褪色的渴望,对腕表的欣赏和珍爱也因此历久弥新。当腕表不仅用于计量光阴的流动,更折射出佩戴者的尊荣气质和非凡情怀时,深厚的工艺积淀和文化内涵在此融汇成海。  秀外  10年前,在巴塞尔国际钟表珠宝展上,一款名为“游龙戏凤”的铂金全微雕绝版陀飞轮腕表,创下7项世界第一,引起业界瞩目。3个月后,这枚表以12.5万美元的高价被典藏。  这款表,来自一向默默无闻的
10月19日上午10时,公司在西安龙首村建设开发的瀛湖大厦项目基础工程隆重开工,标志着公司正式迈进商品房开发领域,为公司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是公司成长路途中的一个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