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Dinajpur农林复合区内不同树种和作物种中丛枝菌根分布和孢子群落多样性的研究

来源 :林业研究(英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3981436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孟加拉国Dinajpur地区采集了不同农林复合区内树种和作物种,对采集植物的丛枝菌根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在3个取样地采集了18种植物的根和根际土,取样地和被采取植物分别为:取样地Dashmail为黄豆树 (Albizia procera Benth.)、小指椒 (Capsicum frutescens L)、姜黄(Curcuma domestica Vahl)、印度黄檀 (Dalbergia sissoo Roxb.) 和大叶桃花心木(Swietenia macrophylla)_5种植物; 取样地Kantaji为姜黄(C.Domestica)、印度檀 (D.Sissoo)、赤桉 (Eucalyptus camaldulensis Dehnn.)、石梓(Gmelina arborea (Roxb) DC) 和水稻 (Oryza sativa L.) 5种植物; 取样地Ramsagar为姜黄(C.Domestica), 印度檀 (D.Sissoo), Litchi chinensis Sonn.和水稻.在取样地Dashmail,植物丛枝的分布范围在36%-79%,其中分布最高的是小指椒,达到79%,而C.Domestica仅占36%.取样地 Kantaji丛枝的分布范围在33%-70%之间,其中分布最高的是石梓,达到79%,而O.Sativa分布最低,仅36%.取样地 Ramsagar丛枝的分布范围在35%□70%之间,印度檀丛枝分布在该地最高, 达70%,而水稻丛枝在该地的分布最小,仅35%.在采样地Dashmail,每100克干土中所含采样植物丛枝菌根孢子群落54-140个;孢子群落最多的是印度檀(140/100g dry soil),最低的是姜黄(C.Domestica) (40/100g dry soil).在采样地Kantaji,孢子群落在63-221/100g dry soil,石梓具有的群落最高,为221/100g dry soil;印度檀为63/100g dry soil.在采样地Ramsagar, 所具有的最高和最低群落分别是 160/100g dry soil (D.Sissoo)和69/100g dry soil(L.Chinensis).土壤Ph值与土壤中丛枝分布和菌根孢子群落无显著相关性.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在取样地Kantaji 的印度檀土壤中最高;而在取样地Ramsagar的水稻土壤中最低.研究表明孟加拉国Dinajpur地区丛枝菌根的存在、树种和作物种中的营养性质、丛枝菌根的必要性和贡献以及复合农林植物生长与丛枝菌之间的依赖关系.
其他文献
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全国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了改革的浪潮,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也在逐步深入,高校三批本科的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高校三批本科的学生管理工作有其自
通过人类红白血病K562细胞检测铁缺失对从柠檬酸铁中摄取铁的影响.在成分明确的无铁培养基中预孵育24 h后铁的摄入高于在含转铁蛋白培养基中孵育的2-3倍.将K562细胞在无铁培
目的在前期制备出含羧基末端连接臂纳米脂质微泡的基础上,再在羧基末端连接抗体,制备出能够靶向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的纳米脂质微泡造影剂。方法采用碳二亚胺法制备携Hercepti
背景与目的:由己建立的小鼠基因打靶模型证实,K-ras突变启动了胰腺癌前病变—胰腺上皮内瘤变(pancre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PanIN),p53、p16失活均可单独促进小鼠Pa
去泛素化酶具有逆转泛素化的作用,其大多数研究还保留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在转化医学研究中尚未引起充分的重视。目前研究发现,去泛素化酶的目的蛋白通过各种途径影响肿瘤的发生、
王琦教授根据中医体质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多年来诊治皮肤疾病的经验,提出了“肤-体相关论”,“肤”即皮肤,“体”即体质.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体质因素是皮肤类型和表
目的 建立一种超灵敏的用于核酸杂交分析的方法.方法 通过二次酶放大、PCR扩增、Tb螯合物和时间分辨测量技术,测定前列腺特异抗原(PSA)DNA.结果 靶PSA DNA测定的标准曲线线性
由EST获得全长cDNA对于结构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都是至关重要的,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是该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法.利用BD SMART RACE技术扩增编码分泌天冬氨酸蛋白酶SA
The soil in many agricultural areas, including large parts of China,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alkaline as a result of exploitation of soil resources.
Cotton is the world's most important natural textile fiber, and is practiced on about 2.5% of arable land that supported the life of about 100 million family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