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区及其周围内皮细胞Ⅷ因子相关抗原表达的研究

来源 :中华手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yl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机械性损伤对内皮细胞Ⅷ因子相关抗原表达的影响,阐明机械性损伤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模型,用免疫组化Ⅷ因子相关抗原染色及图像半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损伤区及损伤周边区内皮细胞在损伤1、2、3小时后Ⅷ因子相关抗原表达的差别进行了比较(静态培养细胞为正常对照组)。

结果

损伤区及其周边区内皮细胞Ⅷ因子相关抗原的表达量均较静态对照组高(P<0.01),其表达量在损伤后3小时内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同时,损伤区的表达量又高于周边区内皮细胞Ⅷ因子相关抗原的表达量(P<0.01)。

结论

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机械性损伤后则具有血栓形成的病理基础。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通过实验及临床应用结果,证实经深低温冷冻处理的动脉是一种修复动脉缺损的新材料。方法将50只北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A组:提供修复的异体股动脉组;B组:深低温冷冻异体动脉移植组;C组:未经处理的异体动脉移植组;D组:自体动脉移植组。术后进行组织免疫学、组织形态学、血管通畅率等观察。结果经深低温冷冻处理动脉组,其血管组织抗原性明显下降,组织生物活性依然存在,血管内皮细胞修复能力较强,移植通畅率与
目的探索治疗腕舟骨骨不连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对25侧新鲜成人上肢标本进行显微解剖研究后,设计出逆行筋膜骨瓣移植加桡骨茎突切除的手术方法。1987以来,临床应用于22例腕舟骨骨不连。结果术后1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10年,骨性愈合率达到100%,愈合时间为2~3个月,腕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结论该手术方法疗效好、副损伤小、操作简单、易于推广;为治疗腕舟骨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比较各种不同的端侧缝合方法治疗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的优劣。方法SD大鼠90只,随机分成5组。前4组右侧腓总神经作端侧缝合,左侧切除长1.5cm的腓总神经作为对照。A组:右侧远断端与近段行侧端吻合,外膜不开窗。B组:方法同A组,但束、外膜开窗。C组:右侧近断端与远段行端侧吻合,外膜不开窗。D组:方法同C组,但束、外膜开窗。E组:右侧以45度角、左侧以90度角作侧端缝合。各组分别于术后1、2、3
期刊
目的采用吻合皮瓣浅静脉的方法,解决手部及前臂岛状皮瓣转移后静脉回流不畅的问题。方法1994年以来,在切取手部或前臂岛状皮瓣时常规保留皮瓣内1根浅静脉。术中皮瓣转移后如发现静脉回流不畅,则将此浅静脉与受区的浅静脉进行吻合,以助静脉回流。结果1994年以来,临床应用4例,术后皮瓣获得100%的成活率。结论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手部及前臂岛状皮瓣转移后静脉回流不畅的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