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型与血清胃蛋白酶原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急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s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消化性溃疡活动期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的相关性。方法 94例患者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脾胃虚寒证组61例,肝胃不和证组17例,脾胃湿热证组16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Ⅱ水平及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受试者的幽门螺杆菌水平并分析比较其相关性。结果消化性溃疡活动期(A)患者主要分布为脾胃虚寒证(64.89%)、肝胃不和证(18.09%)和脾胃湿热证(17.02%);消化性溃疡全部患者中多伴有Hp感染(74.47%)。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与复合性溃疡的胃蛋白酶原Ⅰ、Ⅱ水平两两比较均差别不大(均P>0.05)。消化性溃疡的胃蛋白酶原Ⅰ、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不同证型的胃蛋白酶Ⅰ含量比较,基本趋势为肝胃不和证组>脾胃虚寒证组>脾胃湿热证组。本研究中无论Hp阳性与阴性,脾胃虚寒证组胃蛋白酶Ⅰ含量均高于脾胃湿热证组(均P<0.05)。肝胃不和证组胃蛋白酶Ⅰ含量均高于脾胃湿热证组(均P<0.05)。无论Hp阳性与阴性,肝胃不和证组与脾胃虚寒证组PGⅠ含量均较高,两型间比较差别不大(均P>0.05)。不同证型的胃蛋白酶Ⅱ含量比较,基本趋势为脾胃虚寒证组>脾胃湿热证组>肝胃不和证组。本研究中在Hp阳性组或全部患者中,脾胃虚寒证组胃蛋白酶Ⅱ含量均高于脾胃湿热证组(均P<0.05)。而在Hp阴性组,脾胃虚寒证组胃蛋白酶Ⅱ含量与脾胃湿热证组比较差别不大(P>0.05)。在全部患者中,肝胃不和证组胃蛋白酶Ⅱ含量高于脾胃湿热证组(P<0.05)。而在Hp阳性或者Hp阴性组,肝胃不和证组胃蛋白酶Ⅱ含量与脾胃湿热证组比较均差别不大(均P>0.05)。无论Hp阳性与阴性,肝胃不和证组与脾胃虚寒证组PGⅡ含量较高,两型间比较差别不大(P<0.05)。结论 1)血清PGⅠ、Ⅱ升高对诊断消化性溃疡疾病具有一定意义。2)消化性溃疡各证型的PGⅡ水平和Hp感染与否提示存在显著差异,而消化性溃疡各证型的PGⅠ水平和Hp感染与否未提示存在显著性差异。3)无论Hp阳性或者阴性,血清PGⅠ、Ⅱ含量升高可作为提示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分型为脾胃虚寒证或肝胃不和证的临床依据之一。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钩虫感染目前仍然在中低等收入的热带和亚热带国家流行,对社会经济和公众健康具有广泛影响。在世界上许多经济贫困和发展滞后的偏远农村地区,钩虫病仍是一个亟待
目的探究分析早产胎膜早破的感染检测及预防感染护理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早产胎膜早破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选择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1例),与在
目的: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 cell lymphoma, nasal type, EN-NK/T-NT)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大多数EN-NK/T-NT表达耐药性基因,化学疗法
尊敬的订户:欢迎您订阅2013年《广东化工》杂志!本刊于2011年7月获“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报刊一等奖”。现就2013年的订阅事项通知如下:一、订阅方法:请订户复印或自制或上网
背景及目的:肿瘤的浸润深度(T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的数量(N分期)是胃癌患者最重要的预后因素。近年来,淋巴结转移数与清扫的淋巴结总数之比(即淋巴结转移率)也作为胃癌的预后因素之一,本
环境图形设计突破了传统的品牌形象设计,进行了由平面设计到非平面设计中的空间拓展、环境拓展.通过对环境图形设计的概念、国内外发展与现状、特点及作用的梳理,对环境图形
本刊讯(记者李晓雅)近日,卫生部印发的《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规定,综合医院应当根据医院级别和功能提供康复医疗服务,二级及以 (Re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