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教育生态涵养,为创新人才成长“做土”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rwf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有成才的潜能。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本,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和选择需要,构建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教育体系,丰富教育生态涵养,做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科技创新,关键在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使命。高中阶段作为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期,也可以说是早期科技创新人才发现与培养的关键期。为此,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于2010年联手中国科学院京区科协,创办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探索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学生的个性潜质也是多样化的。三十五中整合社会资源开发多元课程方案,继而推行“五制”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丰富教育生态涵养,构建个别化的教育体系,帮助每个学生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思考:多样化发展的出路
  2009年9月4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三十五中调研,在与老师座谈时抛出“钱学森之问”,提出中国教育发展面临的两个深层次问题——杰出人才的培养和素质教育的成效,并指出“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学校如何奠基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同时满足未来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需要,兼顾教育的人文性与社会性?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并在思考中寻找学校改革发展的方向。
  我们知道,高中教育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对创新型社会建设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当前高中教育存在着一味围绕高考“画圆”的倾向,把人的成长窄化到了片面追逐分数之中,把学校的发展局限在了大学预科教育之列,是补短教育而非扬长教育,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人才成长,当然也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其目的就在于改变普通高中“千校一面”、高度同质化的局面,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对于一所高中而言,关键在于建设多元的课程并允许学生自由选择,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适合他成长的教育模式。
  基于上述思考,我校找到了发展之路:“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教育发展教育”,回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遵循人才成长发展的规律,整合各界资源创设兼具多元性、选择性、针对性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多层次的教育需求。通过提供适合学生的教育,促进学生自主地、个性地发展,以己之长服务社会。
  行动:科教联手培养创新人才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在人才,尤其是创新型科技人才。分析钱学森、杨福家等科学大师的成长经历,我们认识到,高中阶段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关键时期。那么,如何让学生走近科学、喜欢科学、研究科学呢?学校要提供丰富的科技资源,创设科学研究的舞台。
  高中开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是缺乏丰富优质的师资和资源,我们的应对策略是“借船出海”——与拥有强大科技资源优势的中科院京区科协联手,签署“科技创新英才培养合作战略协议”,自2010年9月起每年招收两个科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班。由此,教育界与科技界联手,基于学生发展需求设计科技特色课程,突破传统课堂边界,引领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拓展科学视野、提升科学素养、锻炼创新能力。
  特色课程是特殊人才培养的基础。秉承科技教育与人文艺术教育统一、宽厚基础与个性发展并重、学科教学与实践活动结合的原则,我校为科技班设计了五大课程。其中,中科院课程是我校与中科院联手为科技班定制的。
  在基础课程单元,高一每周半天请科学家为学生讲解科技前沿和热点,帮助学生开拓科学视野、启发科学兴趣、推开科学之门。在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单元,学生走进中科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参观实践,寒暑假参与国内外科学考察活动,学习科研方法、体验科研过程、增强实践能力。在课题研究单元,由中科院实验室提供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方向,在中科院导师和学校博士创新工作室的老师 “双导师”指导下完成一项课题研究。学生要自主选报课题、通过专家面试、设计研究计划、实施研究过程并撰写科研论文。学校举行课题研究中期汇报会和结题答辩会,邀请专家团队点评指导。中科院专家们表示,通过做课题,学生不仅掌握了许多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更提升了科学素质、锻炼了科学能力,表现出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这些都是创新型人才的必备素质。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发展教材中心原主任朱慕菊指出,三十五中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实现了三大创新——制度创新、课程设计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确,科技班的教与学发生着很大的变化:教师队伍发生变化,一线科学家指引学生走上科学路;学习空间发生变化,学生走进大自然、实验室、工厂车间,在实践中完成知识构建;教与学方式发生变化,问题为中心的项目式学习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最大的变化是学生成长,他们提升了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能力,不少人确立科学志向。科技班学生在北京市和全国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多次夺得一、二等奖,刘梦瑶同学荣获第十三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一等奖、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
  2015年我校高中部搬迁新址,借机与中科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院校机构合作建设了9个高端科学探究实验室:空间信息技术实验室、智能科学与技术实验室、信息化生命科学实验室、大数据与科学计算实验室、天文大数据实验室、纳米与化学可视化实验室、航空科学与技术实验室、航天科学与技术实验室、风洞实验室。每个实验室配备博士教师担任首席研究员,与相关专家研发配套课程。这样,学生进行科研更方便、快速。目前实验室课程已向科技班和国际部的学生开放,80多个课题正在进行中,学生每周至少4节课进入实验室开展研究。
  为了让更多有兴趣、有潜质的学生能够享受到这些优质的资源,我们计划利用网络平台,提供线上课程,让全国的学生和老师能够线上学习、线下预约,并通过冬令营、夏令营等形式带到实验室实地实验。
  拓展:构建个别化教育体系
  近年来,学校逐步设计开发了分类分层的国家基础课程、丰富多元的综合类课程以及个性定制的专修类课程。在科技班之外,我们继续针对性地有为其他潜能和兴趣的学生定制培养方案:开展“六年一贯制”课改项目,尝试打通初高中六年课程,打破学段与学科边界,加以整合优化,力求减负增效,整合资源提供全面教育,培养具有伟大责任心和伟大创造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与美国高中合作建设“中美双文凭国际高中课程”,进行中美课程融合与学分互认,以“中西合璧”的教育方式培养“具有中国情怀的世界人、具有世界眼光的中国人”;成立艺术学部,为具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创设针对性的教育环境……
  基于多元培养目标,我校实行“学部制”改革:2014年9月成立科技学部、“六年一贯制”学部、艺术学部、志成学部,实施分类教育。配套推行走班制、学分制、学长制和导师制,这“五制”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目的就在于构建个别化教育体系,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适合的教育和最个性的支持。
  学分制和走班制的管理模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课程,组合成专属课表,实现不同学习进度,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为了加强指导的针对性,每位任课教师都担任几个学生的导师,负责解答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一些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经选拔可担任低年级学生的指导工作,以自身经验帮助学弟学妹适应高中生活、指引发展道路。
  鲁迅曾经说过,未来天才之前,须有培养天才的土壤。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有成才的潜能。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本,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和选择需要,构建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教育体系,丰富教育生态涵养,做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
  责任编辑/肖茂红
其他文献
学校氛围(包含学校环境、文化、价值观、资源和社会网络等)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社会性发展和行为养成,积极改善学校的氛围能够为预防、克服学生在学习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困境提供一个理想的途径。近日,美国一项研究通过分析中小学生纪律处罚表的情况,发现学生对学校氛围的感知是影响自身行为表现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师能够有规律地坚持为学生(尤其是表现出行为问题的学生)提供对学校氛围感知的积极强化,该校学生获得纪律处
肖玉明在《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11期上撰文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高度发展的结果,是一个不断实践、逐步实现的过程,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社会主义
初一年级牵涉到的幂的运算法则(或性质)有4种,即:(1)a~m·a~n=a~(m+n)(m,n都是正整数),(2)(a~m)~n=a~(mn)(m,n都是正整数),(3)(ab)~n=a~nb~n(n是正整数),(4)a~m÷a~n=a~(m-n)
7月28日,沈阳市关工委召开了“学习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加强学习型关工委建设”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各区、县(市)、教育系统、沈铁分局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秘书长和
主持人甲:同学们,大家好!主持人乙:大家都知道,现在几乎家家都有电视,电视吸引着我们,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甲:是的,清晰逼真的画面,鲜艳夺目的色彩,让我们眼花缭乱;幽默风趣的动画片,紧张
如果父母可以理解孩子对自己的挑战是预示孩子要开始独立的人生历程,并能愉悦接受,而不认为是损伤自己的家长权威,那么青春期的亲子矛盾大多都可减少或消失。  青春期是每个人成长中极其重要的时期,常被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在这一时期,青少年会出现从身体到心理、从依赖父母到自我独立、从对社会服从到挑战等全方位显著的成长变化。对于家庭教育来说,这一时期是最重要也是最艰难的时期。掌握青春期家庭教育的基本
家长的信任是原初存在的,坚守的关键是彼此的呵护。学校不能碎片式地、随意地与家长交往,不能让家长被动地参与学校的活动,它需要形成一个有机联动的家校网格。  “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呢?”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在《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中的尾韵,直渗人的心灵。对于家长而言,孩子的前方是无穷的“不确定”,夹杂着“?”与“!”,在迷茫与无限的期待中放眼新世
苏堤是一条贯穿西湖南北风景区的林荫大堤,为北宋文人苏轼(1089年)任杭州知府疏浚西湖时取湖泥和葑草堆筑而成。堤上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桥,古朴美观。关于
河北省巨鹿县育蕾小学以“尚德守礼、正行乐学”为德育理念,不断深化学校德育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创建的“学生道德品行银行”德育模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行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