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语义学(专题讨论)——汉字术语近代转换现象辨析——以“经济”、“形而上学”为例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0tmd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民初以降,一批翻译西方概念的汉字新术语应运而生,其间多有成功之作,却也有失当的案例。有些本是内涵明确而稳定的古汉语词,在借以对译西方概念的过程中,既抛弃了该词的汉语古义,也未与西义确切对应,又不能从词形推导出新义。“经济”、“形而上学”便是两个使用频率甚高的误植译词。今天我们有必要追踪误植发生的轨迹,探讨其在何种历史的及文化的背景下失足,以便总结教训,利于当下及今后中外术语对译的健康展开。此一梳理、辨析工作,当为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空间生产问题日益凸显,正确认识和解决中国当前的空间生产问题,探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现实问题,对于推进现代化的进程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国走
理性的灵魂学说通过知性逻辑的三段论推理建立的对自我的知识体系,被康德视为“谬误推理”并给予了批判,从而证明企图通过知性逻辑建立关于先验自我的形而上学知识体系是徒劳的
人类发展日趋秩序化和真实,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和技术分担起建构秩序的任务,秩序也不断得以完善、重构。作为精神观念的艺术,在技术变革过程中反映了神性秩序、临界和跨界——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