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身边人”腐败怎么治

来源 :领导之友·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qinlian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边人”贪腐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现象,而且易发、频发、多发。不少案例都反映出落马的领导干部不是把“身边人”拉下水,就是被“身边人”拖下水,往往形成串案、窝案,造成恶劣影响。
  从历史上看,由于官本位思想长期延续,血缘关系的泛化又衍生出如“裙带关系”“面子观念”等贪腐亚文化。从现实看,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各种思潮被引到官场文化中,如等价性、逐利性等观念,正如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所说:“在经济现代化中政府官员若缺乏独立性和自制力,则会以自身在制度中的角色来满足外部需求而谋利,这样,腐败就不可避免。”权力观念错位、领导享有特权的思想淡化了公仆意识。一些官员认为当官理所应当为“身边人”谋福利;“身边人”亦存有此种思想,使得“托关系”“走后门”的“人情文化”现象屡见不鲜。而“身边人”利用影响力受贿的方式往往具有较强的隐蔽性、间接性,容易形成小群体利益圈,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
  一旦公共权力异化,便会使得公权演变成为私权。表现为一些领导干部被亲情所困,或主动利用职权为家人谋求特殊利益,或纵容家人利用其职权谋取不义之财。此种权力寻租的结果不仅危害自己,也祸及家人,所谓“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往往容易导致家族式违法乱纪、贪污腐败的发生。近年来查处的贪腐案件中,很多领导干部之所以守不住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往往就是受其家人的影响。“一家不齐,难以治大家”,领导干部家风败坏,不仅会为自己及全家招致祸端,也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从主观原因看,一些领导干部忘记了党的根本宗旨及优良作风,理想信念淡薄,无视党规党纪,甚至排斥信仰、嘲讽崇高。表现为以工作需要等为借口,形成团团伙伙的小圈子,大搞特权。有的领导“身边人”为满足自身利益而千方百计投其所好,从领导及其家人身上进行或隐性,或显性的“投资”,以期实现个人私利。而领导干部思想稍一松懈,或是纵容家属,或是授人以柄,最终走向违法违纪的深渊。
  从外部原因看,监管机制上存在漏洞。“身边人”贪腐方式较为隐蔽不易被发现及查处,如“人情交换”,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影响力低价购房或安排子女及亲属工作等,此种交换不存在表面的物质利益交换,而又处在法律监管的灰色地带。惩罚制度也存在局限性,相关规定不明确,即便发现也往往惩处不严。此外,制度执行不到位,潜规则盛行,也是“身边人”贪腐现象频发原因之一。
  作为领导干部,如何才能约束好“身边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首先,领导干部要修好自身,才能够齐家,而管好“身边人”才能够全节,全节之后才能正确行使公权力,为社会作表率。只有以身作则,才能成为教育子女和管理好家庭的典范,因而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修养、讲道德、讲诚信、讲廉耻”。修身立德要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共产党人无私利,公事和亲情要“绝缘”。要做到“慎始”,从源头处不能放松警惕,不能存在侥幸心理;“慎独”即在無人监督之时,不放松自我要求;“慎终”,坚守理想信念,思想毫不懈怠,达成“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的境界。
  从思想意识上正视家族主义伦理,所谓“爱子,教之以义方”。对子女的溺爱和纵容,成为领导干部贪腐发生原因之一,如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的贪腐案,从起诉书来看,对刘铁男绝大部分的受贿指控中,97%的贿金正是通过其子刘德成收受。而从时间上推算,在刘铁男2005年开始收受大额贿赂的时候,刘德成才21岁。刘铁男在提审时坦承说:“是我的贪婪,是我的价值观出了问题才影响了孩子。每天我都在自责,因为我的过错把孩子也毁了,让他走上歧途,我对他的犯错误,养不教,父之过,对他的犯罪我应该负全部和根本的责任,因为构成共同犯罪,说得准确点儿,是我给他导致的这条路,现在想想太危险了。”足见公权一旦被亲情绑架,只会自食苦果。而自古士大夫已对塑造良好家风有着深刻见解,东汉思想家王符在《潜夫论》中说:“贤人智士之于子孙也,厉之以志,弗厉以诈;劝之以正,弗劝以诈;示之以俭,弗示以奢;贻之以言,弗贻以财。”强调的是以勤俭和言行立德。爱子女更应该勉励他们从小立志,引导他们做正直、勤俭之人,努力将他们培养成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因而留给子孙的不是多少房子和票子,而是一种品质和风格,而真正以美德为核心的家风必造福自己的子孙后代、造福社会。
  其次,除了培养自身品德外,还要严格遵守党纪党规,并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党规党纪挺在法律前面,而法律大于权利。要时常自我反省,自我提高,自觉接受监督,不断净化“朋友圈”,有效防控腐败的风险点,一旦放松思想上改造,贪欲逐渐膨胀,终将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还要正确对待党内及群众监督,对于小问题、小毛病要及时纠正。监督其实是一种爱护,因而既不能“讳疾忌医”,也不能存有“打击报复”的念头。
  第三,注重交往中的公私界限。领导干部不可能脱离社会人的角色,也不可能没有自己的社交活动。而中国又是一个重视人情社会、熟人社会,所谓“朋友多了路好走”的影响深远,但也有“交友不慎祸害子孙”的教训,尤其对于领导干部区分不好此种界限,就有可能沦落至贪腐的下场。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在悔过书中写道:“私念像精神鸦片,麻痹了我,使我灵魂出窍,闯下大祸;私念像脱缰的野马拉着我奔向深渊,私念、私欲成了毁掉我人生的导火线,成了万恶之源。”一旦私心和私利战胜了公心,不可避免地就要利用自己的权力进行寻租、捞取钱财,“回过头来看,我的主要问题发生在一个二十多年的朋友圈”。季建业面对诱惑时贪心和私欲泛滥,通过“朋友圈”收受贿赂,因私利和私人情谊损害国家利益,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审判。所谓“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刻警醒。对“身边人”出现问题不能一味包容,而要时刻警惕,严格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避免废职亡家的悲剧出现。
  此外,制度不完善也是导致领导干部“身边人”腐败的原因之一。加强制度建设需要进行整体而系统的布局,如完善领导干部薪酬及保障和协调机制。加强惩防体系建设,防微杜渐,从源头、从小、从早抓起。不仅要有科学的约束性条款,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还要有奖励性措施,合理优化干部利益保障,将“身边人”监管等纳入到考核标准,并且在制度构建完成后,建立长效化机制,常抓不懈,抵制潜规则。
  对领导干部“身边人”腐败现象要标本兼治:既要从源头上防治,又要对已出现的问题坚决进行惩处;既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要手段,又要把科学建立并完善制度和监督体制作为重要保障。
  (责编 / 吴耀明)
其他文献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高度重视。  一、现阶段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焦“中国梦”,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的基础之上,形成了延续以往外交传统同时又推陈出新、亮点纷呈的外交新格局;形成并确立了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设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倡议;总体外交节奏从“韬光养晦”走向“奋发有为”。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外交新理念  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有事多和群众商量”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工作方法,也是共产党人勤政务实的工作作风。1958年4月30日,毛泽东同志到广州棠下农业合作社视察,勉励大家“有事多和群众商量,把生产搞好”。习近平总书记也曾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涉及人民利益的事情,要在人民内部商量好怎么办,不商量或者商量不够,要想把事情办成办好是很难的。我们要坚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商量得越多越深入越好。涉及全国各族人民利益
[摘要]思想是引领大国复兴的必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尤为重视思想的重要性。结合中国发展现状,习近平针对当前我国存在的突出问题,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党中央坚持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武器的产物,“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基础,为促进中国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提供动力、基础和途径。深刻认识“四个全面
领导干部的新老交替,既是自然规律在干部管理上的科学反映,也是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的必要步骤,更是各项事业承前启后的客观需要。从社会角色的角度看,对于新提拔领导干部而言,最大的变化是经历了一个由“民”到“官”的身份转变过程。然而,这一角色的转变并非是一个不需主观努力与准备的顺遂过程,组织程序的完成并不意味着新提拔领导干部心理准备的到位。因此,新提拔领导干部必须以提拔任用为契机,全面考量自身条件,严格对标
近日,笔者在基层调研走访时了解到,一些村组干部作风粗暴、蛮横无理,群众反映强烈。有的村干部对于群众的合理诉求不上心,面对群众的指责,还叫嚣“有本事就去告”;有的村委会随便订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要求群众这样不能、那样不许,而村组干部却照样“违规”;有的村组干部以“罚款”代替村民自治,子女不孝顺罚款,违规办宴席罚款,没有将生活垃圾集中倾倒罚款;有的村干部成天吃吃喝喝、酒气熏天,聚众赌博、嗜赌成
[摘 要] 小农最核心的特征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规模小;二是主要从事产业以农业为主;三是以家庭为主要生产单位。而小农的其他特征则与小农的外部发展环境密切相关。小农与外部发展环境互动的结果,形成了历史上不同的小农形态,从而有古典小农、宗法小农、商品小农和现代小农等形态。小农最核心的意识主要有:勤劳性、自私性、局部性、短期性、依附性、面子性、保守性、血缘性、淳朴性等。在小农的核心意识之外,不
谢觉哉(1884~1971),是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湖南省宁乡县肖家湾人。青年时期,考取过秀才,教过私塾,学过中医。1921年加入新民学会,1935年下半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从事报刊
2016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体现了党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高度重视与坚定决心。在剖析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原因时,特别指出了家风问题,习总书记引用了这样一句古训“莫用三爷,废职亡家”为佐证。“莫用三爷,废职亡家”语出于清代名幕、良吏汪辉祖编撰的《学治臆说》一书,原文如下:  “谚云:莫用三爷,废职亡家。盖子为少爷,婿为姑爷,妻兄弟为舅爷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