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中的道路交通规划研究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i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不尽合理的小城镇交通规划布局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人民生产生活与小城镇总体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道路建设在城镇化过程中上升成为热点问题。本文就小城镇道路规划这问题展开研究讨论。首先,就目前我国小城镇的交通现状进行分析。然后,依据镇规划规范中的道路交通规划提出小城镇道路交通规划若干策略。最后,就小城镇停车配建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有关部门进行城镇交通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小城镇;道路交通规划;交通现状;对策分析;停车配建
  中图分类号:U491文献标识码:A
  
  
  1小城镇交通现状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建制镇90%以上为是过境公路穿越城区的布局,这种小城镇穿心式过境公路布局在一定时期对城镇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城镇经济和公路运输机动化的发展,城镇建设用地的使用与道路系统规划之间和交通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其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
  1.1 路网布局不够合理:道路等级不明确,支路越级交汇
  绝大多数小城镇的生长轴的发展都依赖于过境公路,城镇形态沿道路线两侧展开,过境公路同时肩负城镇主干道的功能,内外交通干扰严重。镇域内其他道路多是自然形成的,相对狭窄,间距不均匀,而且有许多断头路,丁字路,修筑简易,等级较低,达不到支路标准。
  1.2 交通车辆构成复杂:交通方式多种多样,流量加速增长
  小城镇货物运输以卡车、农用车、拖拉机和牲畜车为主,兼有三轮车、板车和手推车。居良民出行,镇区内以步行、自行车和摩托车为主;镇外以客运公交为主,私家车相对较少[1]。不同类型、不同速度的车辆以及行人之间的相互干扰,是造成交通混乱的重要因素。
  1.3 路产路权缺乏管理:公用集聚场地少,占用道路资源现象严重
  城镇沿过境公路开店,兴办市场的情况十分普遍。违章摆摊设点、占道经营活动多,缩小了道路的有效通行宽度,严重阻碍了交通。甚至多数镇都还保持着过庙会、赶集市等传统习俗,沿路设摊,搭台唱戏,摊贩占用车道,每当这时道路就会被占满,行人及车辆都无法顺畅通行,尚且行走困难,车辆就更无法通行。
  1.4 道路设施差,技术标准低
  由于城镇道路供给条件不足,造成道路养护不及时,并且无相应的交通管理措施,多数乡镇级道路路况较差,路面坑洼不平;小城镇的道路照明、交通标志、交通指挥信号灯和交通渠化等设施严重缺乏;人行道狭窄甚至没有人行道的现象普遍存在,更进一步导致人车混行;小城镇中交通管理体制不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匮乏;另外,几乎所有的镇区内都缺少专用停车场,导致各种车辆任意停靠在车道上,缩小了道路的有效通行宽度[2]。所有这些因素均造成道路交通不畅。
  1.5 交通流量和流向多变
  在小城镇人口构成中“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有固定工作的人和学生的出行比较有规律。同时还有很多无固定工作的人的出行,加上赶集—购物,使得城镇行人和车辆的流量大小在各个季节甚至一周、一天中均有较大的变化,各类车辆的流向、流量及其比例均不固定,一般常在上下班及上学放学、集市开始时形成流量的高峰时刻。
  1.6 交通意识淡薄,交通安全隐患多
  小城镇用地混合度较高,而道路的横断面形式较单一,多是单幅路面形式,个别驾驶者的违章行为加上小城镇居民的交通意识淡薄,交通管理又滞后,这都导致人车争路现象严重,造成了交通管制的困难和交通事故的频发。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镇在前期建设中,缺乏前瞻性的规划指导,导致路网发展自由度高,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道路供给不足,破损严重,道路设施不健全,管理滞后,城镇居民交通意识淡薄等等,都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而随着镇域经济和公路运输的蓬勃发展,城镇的发展和交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城镇原有的交通系统的弊越来越逐渐凸现出来,亟需解决。
  2现有镇规划规范中对道路交通规划的描述
  2.1 道路交通规划一般规定
  (1)道路交通规划主要应包括镇区内部的道路交通、镇域内镇区和村庄之间的道路交通以及对外交通的规划;(2)镇的道路交通规划应依据县域或地区道路交通规划的统一部署进行规划;(3)道路交通规划应根据镇用地的功能、交通的流向和流量,结合自然条件和现状特点,确定镇区内部的道路系统,以及镇域内镇区和村庄之间的道路交通系统,应解决好与区域公路、铁路、水路等交通干线的衔接,并应有利于镇区和村庄的发展、建筑布置和管线敷设。
  2.2 镇区道路规划
  镇区的道路应分为主干路、干路、支路、巷路四级。镇区道路中各级道路的规划技术指标应符合表2.1的规定。同时,镇区道路应根据用地地形、道路现状和规划布局的要求,按道路的功能性质进行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连接工厂、仓库、车站、码头、货场等以货运为主的道路不应穿越镇区的中心地段;(2)文体娱乐、商业服务等大型公共建筑出入口处应设置人流、车辆集散场地;(3)商业、文化、服务设施集中的路段,可布置为商业步行街,根据集散要求应设置停车场地,紧急疏散出口的间距不得大于160m;(4)人行道路宜布置无障碍设施。
  表2.1 镇区道路规划技术指标
  
  
  
  2.3 對外交通规划
  镇域内的道路交通规划应满足镇区与村庄间的车行、人行以及农机通行的需要。镇域的道路系统应与公路、铁路、水运等对外交通设施相互协调,并应配置相应的站场、码头、停车场等设施,公路、铁路、水运等用地及防护地段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用地范围应与镇区建设用地范围之间预留发展所需的距离。 规划中的二、三级公路不应穿过镇区和村庄内部,对于现状穿过镇区和村庄的二、三级公路应在规划中进行调整。
  3小城镇道路交通规划若干策略
  3.1 道路网规划
  对城镇交通现状深入调查,引入交通影响分析科学地规划城镇用地布局和路网结构,使功能布局、人口分布、出行需求、物流走向与路网系统相一致,达到道路利用的最大化和交通需求源分布的最优化配置。均衡土地利用开发的强度,缓解因规划功能不合理造成的出行距离总量增大、局部道路负荷过重问题,保证城镇发展、路网系统与交通体系的有机协调。
  3.2 道路横断面规划
  小城镇道路横断面的形式、各组成部分的尺寸等应按照道路的性质、技术等级、红线宽度及沿线土地使用情况等区别对待,不仅要为合理组织行步行人交通、公共交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公共交通以及公交乘降等创造条件,而且尽量实现不同交通实体分流行驶[3]。
  3.3 交通管理规划
  建立科学的交通管理体制,规范道路交通秩序,提高道路交通设施的利用率,增强市民的交通意识,从而提高小城镇交通的效率。建立良好的城镇交通秩序,科学的交通管理机制要理顺立法与执法的关系,逐步做到立法执法分离;要根据交通的实际状况实施不同的管理方法和措施。通过区域控制、路线控制、时段控制等手段与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相配合,有效组织城镇交通。 制定相应的地方交通法规,进行交通知识的普及,提高市民的交通意识,交通和动态交通进行综合调控。
  4 对小城镇停车配建问题的探讨
  一方面,小城镇镇小区的停车泊位数量较少,许多居住小区没有很好地按要求预留停车泊位,一些较早兴建建筑更是没有考虑停车配建问题,有的干脆就没有。连居民的日常出行都遇到了困难。另一方面,公共建筑的配建停车场很稀少,按技术规范的要求,各类公共建筑都要按标准设置停车泊位,配建公共停车场。而事实上差距较大,有的根本没有考虑,一些建筑物的门前经常出现人车混杂的混乱场面。
  就小城镇而言,汽车的发展及作用并不显着,政府和有关部门没有长远认识到机动车的快 速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造成在城市规划建设住宅、办公、商业建筑商住楼的设计时,降低或忽略国家规定的配建标准,没有建设或低标准建设相应的停车场地,导致自身停车需求难以满足。许多应该停放到建筑场(库)内的车辆,不得不转移到街道道路上停放,这无疑使市城区的停车难、难停车问题愈来愈突出。再加上一些机关事业单位的自有停车场仅仅限于“自用”,明明本单位院内留有足够的停车场地,但往往凭借 一块“外来车辆禁止入内”的牌子,将前来联系工作的车辆拒之门外,造成大量机动车停放在路边,加剧了道路资源的无谓占用。
  要合理有效的停车配件问题,交警要做好停车配建规划,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设施规划部门应科学合理的辖区镇域/镇区停车场作出系统的规划布局,对于社会停车场、公共建筑配套停车场要作为不同的节点吸引车辆的停放。尤其是在学校、医院、车站、商业网点等公共场所集中的主要街道两侧合理设置停车场站,在不具备设置专业停车场条件的繁华街道等路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沿街路一侧施划停车位。其次,提高社会停车场和企事业单位公建配套停车场的利用率。对于用作他用的社会停车场要通过政府或是经济手段恢复其原来面目,起到缓解车辆停放紧张问题的作用。企事业单位公建配套停车场要发挥节点作用,把到本单位的自有车辆和到本单位办事的外来车辆合理的进行排序摆放;尽量在其内部消化。避免本来应该停在停车场内的车辆停到路面上。
  
  参考文献
  [1]朱秀玲. 小城镇道路交通系统规划标准研究[D].长安大学,2006.
  [2]张小薇. 新城镇社区道路交通规划模式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
  [3]武贤慧. 小城镇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与路面典型结构研究[D].长安大学,2008.
  [4]文国玮.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
  [5]颜仁.小城镇道路交通规划的探讨 科技和产业,2005:04 61—64
其他文献
历史人文遗存景观是城市的灵魂与城市文化沉积的见证,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张,区域特色越发走向国际化与现代化,如何在城市设计中展现历史文化特色是规划的一大
摘要:在当今经济市场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建筑行业也毫不示弱地紧跟时代脚步,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建筑技术的进步和建筑施工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在建筑技术中,高层建筑物的混凝土施工无疑占有着特殊的地位。本文就将围绕高层建筑中混凝土施工的运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强度混凝土;浇筑方案;施工质量;浇筑后养护事项  中图分类号:TA544文献标识码: A   
Temperature rise is a significant factor influencing microstructure during(α+β) deformation of TA15 titanium alloy.An experiment was designed to explore micro
在对中国规划的时代背景及中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博弈现状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旧城更新,本文提出了零空间的设计理念,运用“化整为零--组零为整”对城市旧城更新的开发模式进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城市老城区问题凸显,新区开发建设势在必行。而行政中心外迁成为许多城市进行新区开发的手段之一。本文选择以大型公共服务设施为导向的新区开发
摘要:我国园林绿化目前的趋势是彩色化、节能化、生态化、立体化。在彩色生态景观营造中,彩叶植物无疑是现代园林审美性的焦点和亮点。红叶石楠被广泛在园林绿化应用的新型彩叶植物,以其自身的特性及优点、发展优势成为这几年来新型彩叶植物培育成功的典范。  关键词:园林绿化;彩色植物;彩色生态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城市园林绿化的功  能目标日趋多样化,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发展,使得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类现代基础设施建设和高层建筑物不断增多,建筑工程基层的开挖基础和深度不断加大。然而,现目前我国建筑岩土勘察技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应当不断提高建筑岩土勘察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统一勘察规范、建立完善的建筑岩土勘察监理机制以及加强新设备和新技术在建筑岩土勘察中的使用,不断优化建筑岩土勘察技术,推动建筑岩土勘察技术的发展。
摘要:随着现代生活步伐的加快,城市建设也推出了居住区绿化的新概念。经调查研究表明,居住区绿化更贴近居民的生活,也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生活新理念,因此,居住区绿化也成了城市园林绿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篇论文不仅对居住区绿化进行了慎重合理的规划与设计,还重点分析了绿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且创新了以人为本的新的规划理念,为了达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我们要采取有效地方式和措施极力营造
摘要: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加速推进,城乡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从陕西关中农村社会发展入手,通过分析社会的发展历程,总结出关中农村近年来的发展变迁。通过对现实状况、矛盾问题以及发展机遇和未来发展潜力,提出适宜性的规模原则、空间组织方式以及相关规划设计原则。总结出一套适应关中地区城郊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模式,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社会发展;社会变迁;农村社区规
本文主要简述了片区交通综合改善一般思路及重点,以深圳市银湖片区交通改善为例,进行经验总结,希望能为类似交通综合改善工作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