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等代數课程是数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背景下,对高等代数课程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高等代数课程教学理念的创新、课程思政的融入、教学资源的构建、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评价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努力把高等代数课程打造成为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性的一流课程。
[关 键 词] 高等代数;课程思政;翻转课堂;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6-0008-02
高等院校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本科教学质量是关键。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实现一流本科教育重要的环节就是一流课程的建设。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教育部发布了《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与《关于开展2019年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充分体现了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中的课程建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也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如何在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也成为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
高等代数是数学类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课。在传统观念中,通常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依据,以课堂为渠道”进行知识传输,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根据一流课程(金课)的要求两性一度、OBE的教学理念,如何把握课堂的主阵地、主渠道、主战场,打破传统沉默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忙起来、动起来、活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就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教学工具进行教学改革。
本文从高等代数课程教学理念的创新、课程思政的融入、教学资源的构建、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实施过程、教学评价体系建设进行了实践和探索,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习的需求。
一、创新教学理念,以OBE为导向
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背景下,随着智慧在线学习平台及信息技术、智能软件等的快速发展,对高等代数课程的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高等代数是数学相关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基础专业必修课,是基础中的基础,是衔接中学与大学的桥梁,既是抽象代数学、复变函数和常微分方程等其他数学课程的基础,又是考数学类专业研究生必考的一门学科。学生通过大一一年课程学习所获取的知识、能力和思维会直接影响到大学期间的所有学习和成长历程。高等代数肩负着培养学生对数学教育和研究的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化科学思维、着重锻炼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任。传统的课程教学主要以教师“教”为中心,课堂上以“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为主,教师主要从怎么教、怎样在45分钟课堂上把复杂难懂的教学内容讲完等角度来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基本知识的讲解上,在有限的课堂学时中重复讲解书本知识内容,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学习,这种“满堂灌”的课堂没有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OBE教学理念。因此,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能力、素养三大目标为牵引,提出了知识能力、科研思维、教育情怀一体化的课程理念,所采取的创新思路包含四个方面:以教学研究为手段,通过学术引导,系统研究教材,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将传统知识、学术研究与发展应用有机融合。
二、融入课程思政,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是高校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抓手,为了响应《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的教育教学政策要求,高等代数课程团队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及家国情怀,教导学生将个人前途和命运与国家紧密相连;以概念定理引入时,给学生讲述科研的艰辛,只有具备坚韧不拔的品质才能在学习和工作上取得非凡的成绩;以数学思想方法,解题思路教育学生无论做什么都要有严谨踏实的生活作风,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真正明白形式改变背后所隐藏的真谛;以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的原理用到的基坐标的知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5G通信中的编码技术、百度搜索排序、视频推荐等这些用的都是线性代数的工具,进而说明数学在生产实际科技发展中的作用,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科技创新,服务于国家发展。精心选择教材、自编教材、修订教材,将素质教育和要求以独立章节明确写入教材,让学生明确认知国家对他们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并将家国情怀、职业道德要求有机地融入其中;修订教学大纲,每节课增加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根据高等代数抽象性的特点,优化教学内容,将课程目标的思政教育、知识传授、创新能力相互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备课过程中深层次挖掘思政内容,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在课件中用生动形象的实例将思政融入教学内容中;录制微课中,每节课都能从知识的引入,自然地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而且在每节课的最后让学生明白本节内容的应用价值及拓展的知识,进而进行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采用翻转课堂、小组互动、激励评价、引入前沿知识拓展教学内容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将课程思政和课程内容巧妙结合起来。通过教学的实践证明,融入思政元素的专业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实现课程的知识、能力、价值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构建教学资源,推动课程建设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智慧网络平台快速发展,以慕课、翻转课堂等创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一流的课程资源是课程具有持续吸引力和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条件。课程团队需要充分使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建设一流课程资源,顺应时代发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学过程引入与教材配套的国家精品课程优质MOOC资源作为重要借鉴。所选用的教材是张禾瑞、郝炳新著的《高等代数》,并结合北京大学数学系编著的《高等代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并自编高等代数教材,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在智慧树网站上建立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根据数学与应用数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写高等代数教学大纲、每章节的教案及课件、每节课的录播微课视频、试题库等都上传至智慧树的教学资源平台上,建立属于自己的私播课。我们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灵活高效地融合高等代数课程教学中,进一步巩固与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四、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过程实施
要将传统教学以“教师的教为中心”改变为以OBE为导向的“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打破教师单向灌输的课堂结构,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灵活的教学手段精心开展教学设计,使学生“动起来”。基于OBE的理念,授课过程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关注“能力培养”,打造线上线下混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根据学情分析,将学生容易理解、能够通过自学掌握的基本概念及理论等知识点设计为线上学习内容。教师提前一周线上发布自学任务,推送相应的线上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积极的科学探索精神。布置小组合作任务,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方案设计、PPT制作和发言提纲,激发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教师课前在线指导,答疑解惑。通过智慧树平台线上统计数据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前自学情况,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基础。课堂上采取半翻转课堂模式和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合作学习、讲解展示、讨论探究及分组竞赛等教学活动。采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问题导向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团结合作、发现问题、归纳总结、积极分享各自的观点,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营造主动热烈的学习氛围,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注重实践与理论的高效融合,强调知识原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应用思维,锻炼学生的科研素养和探究意识。
五、多元化教学评价,重视过程性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单一,主要以期末卷面考试为主,缺乏过程管理,缺失对教学效果的过程性评价,没有过程评价手段。课堂教学过程管理是教学管理的核心,过程管理和過程评价相辅相成,过程评价从深层次上反映了课堂的过程管理方法是否适当,过程管理手段是否合理。缺乏过程评价的课程评价不能客观地反映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与教学效果以及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更无法反映预期的教学目标能否达成,高等代数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根据学生的学习笔记,通过智慧树平台学生在线学习记录,以及在线学习问题的反馈讨论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情况进行评分;课前测试环节检测和督促学生自主开展在线学习,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在组内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形成了独特的学习成果,共同有效地解决了问题,组长对组内每个同学做出评价,组员之间相互评价;达标测试从知识能力和素质各个方面检测学生的达标情况评价;作业及拓展任务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价。
六、总结
一流课程建设是本科教学改革必须不断地实践和探索的内容,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及立体化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忙起来,进而达成金课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2]王萼芳,石生明.高等代数.5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编辑 薛直艳
[关 键 词] 高等代数;课程思政;翻转课堂;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6-0008-02
高等院校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本科教学质量是关键。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实现一流本科教育重要的环节就是一流课程的建设。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教育部发布了《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与《关于开展2019年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充分体现了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中的课程建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也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如何在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也成为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
高等代数是数学类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课。在传统观念中,通常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依据,以课堂为渠道”进行知识传输,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根据一流课程(金课)的要求两性一度、OBE的教学理念,如何把握课堂的主阵地、主渠道、主战场,打破传统沉默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忙起来、动起来、活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就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教学工具进行教学改革。
本文从高等代数课程教学理念的创新、课程思政的融入、教学资源的构建、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实施过程、教学评价体系建设进行了实践和探索,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习的需求。
一、创新教学理念,以OBE为导向
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背景下,随着智慧在线学习平台及信息技术、智能软件等的快速发展,对高等代数课程的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高等代数是数学相关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基础专业必修课,是基础中的基础,是衔接中学与大学的桥梁,既是抽象代数学、复变函数和常微分方程等其他数学课程的基础,又是考数学类专业研究生必考的一门学科。学生通过大一一年课程学习所获取的知识、能力和思维会直接影响到大学期间的所有学习和成长历程。高等代数肩负着培养学生对数学教育和研究的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化科学思维、着重锻炼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任。传统的课程教学主要以教师“教”为中心,课堂上以“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为主,教师主要从怎么教、怎样在45分钟课堂上把复杂难懂的教学内容讲完等角度来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基本知识的讲解上,在有限的课堂学时中重复讲解书本知识内容,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学习,这种“满堂灌”的课堂没有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OBE教学理念。因此,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能力、素养三大目标为牵引,提出了知识能力、科研思维、教育情怀一体化的课程理念,所采取的创新思路包含四个方面:以教学研究为手段,通过学术引导,系统研究教材,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将传统知识、学术研究与发展应用有机融合。
二、融入课程思政,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是高校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抓手,为了响应《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的教育教学政策要求,高等代数课程团队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及家国情怀,教导学生将个人前途和命运与国家紧密相连;以概念定理引入时,给学生讲述科研的艰辛,只有具备坚韧不拔的品质才能在学习和工作上取得非凡的成绩;以数学思想方法,解题思路教育学生无论做什么都要有严谨踏实的生活作风,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真正明白形式改变背后所隐藏的真谛;以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的原理用到的基坐标的知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5G通信中的编码技术、百度搜索排序、视频推荐等这些用的都是线性代数的工具,进而说明数学在生产实际科技发展中的作用,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科技创新,服务于国家发展。精心选择教材、自编教材、修订教材,将素质教育和要求以独立章节明确写入教材,让学生明确认知国家对他们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并将家国情怀、职业道德要求有机地融入其中;修订教学大纲,每节课增加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根据高等代数抽象性的特点,优化教学内容,将课程目标的思政教育、知识传授、创新能力相互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备课过程中深层次挖掘思政内容,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在课件中用生动形象的实例将思政融入教学内容中;录制微课中,每节课都能从知识的引入,自然地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而且在每节课的最后让学生明白本节内容的应用价值及拓展的知识,进而进行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采用翻转课堂、小组互动、激励评价、引入前沿知识拓展教学内容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将课程思政和课程内容巧妙结合起来。通过教学的实践证明,融入思政元素的专业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实现课程的知识、能力、价值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构建教学资源,推动课程建设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智慧网络平台快速发展,以慕课、翻转课堂等创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一流的课程资源是课程具有持续吸引力和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条件。课程团队需要充分使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建设一流课程资源,顺应时代发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学过程引入与教材配套的国家精品课程优质MOOC资源作为重要借鉴。所选用的教材是张禾瑞、郝炳新著的《高等代数》,并结合北京大学数学系编著的《高等代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并自编高等代数教材,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在智慧树网站上建立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根据数学与应用数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写高等代数教学大纲、每章节的教案及课件、每节课的录播微课视频、试题库等都上传至智慧树的教学资源平台上,建立属于自己的私播课。我们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灵活高效地融合高等代数课程教学中,进一步巩固与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四、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过程实施
要将传统教学以“教师的教为中心”改变为以OBE为导向的“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打破教师单向灌输的课堂结构,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灵活的教学手段精心开展教学设计,使学生“动起来”。基于OBE的理念,授课过程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关注“能力培养”,打造线上线下混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根据学情分析,将学生容易理解、能够通过自学掌握的基本概念及理论等知识点设计为线上学习内容。教师提前一周线上发布自学任务,推送相应的线上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积极的科学探索精神。布置小组合作任务,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方案设计、PPT制作和发言提纲,激发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教师课前在线指导,答疑解惑。通过智慧树平台线上统计数据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前自学情况,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基础。课堂上采取半翻转课堂模式和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合作学习、讲解展示、讨论探究及分组竞赛等教学活动。采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问题导向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团结合作、发现问题、归纳总结、积极分享各自的观点,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营造主动热烈的学习氛围,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注重实践与理论的高效融合,强调知识原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应用思维,锻炼学生的科研素养和探究意识。
五、多元化教学评价,重视过程性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单一,主要以期末卷面考试为主,缺乏过程管理,缺失对教学效果的过程性评价,没有过程评价手段。课堂教学过程管理是教学管理的核心,过程管理和過程评价相辅相成,过程评价从深层次上反映了课堂的过程管理方法是否适当,过程管理手段是否合理。缺乏过程评价的课程评价不能客观地反映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与教学效果以及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更无法反映预期的教学目标能否达成,高等代数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根据学生的学习笔记,通过智慧树平台学生在线学习记录,以及在线学习问题的反馈讨论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情况进行评分;课前测试环节检测和督促学生自主开展在线学习,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在组内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形成了独特的学习成果,共同有效地解决了问题,组长对组内每个同学做出评价,组员之间相互评价;达标测试从知识能力和素质各个方面检测学生的达标情况评价;作业及拓展任务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价。
六、总结
一流课程建设是本科教学改革必须不断地实践和探索的内容,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及立体化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忙起来,进而达成金课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2]王萼芳,石生明.高等代数.5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