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脑出血预后因素分析研究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pehappy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08~2013年入平顶山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552例急性ICH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的出血部位、出血量、血肿扩大等因素及预后情况分析。结果:294例有出血量记录者无血肿扩大248例,有血肿扩大46例。比较两组病人的预后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除脑室出血20例后,将其分成幕上及幕下脑出血两组,幕上脑实质出血459人,幕下脑实质出血73人,对其总体预后进行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进行病死率差异分析有统计学意义;对3组病人预后差别进行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60ml病死率最高,与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60ml组病死率是<30ml组的4.11倍。结论:患者的出血部位、出血量、血肿扩大等因素对自发性脑出血病人的预后均有影响。
  【关键词】自发性脑出血;预后;影响因素
  自发性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约占脑卒中的10%~20%,是严重影响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的全身性疾病,目前尚缺乏有效地治疗措施。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院神经内科2008~2013年收住的552例脑出血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探讨可能影响ICH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希望能为ICH的早期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552例均为2008~2013年入住我科的急性ICH患者,病例选择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定的ICH的诊断要点,均经头颅CT证实诊断。所有病人均在发病1周内入院。排除标准:外伤性脑出血、原发性蛛网下腔出血、梗塞后出血转化、病前应用抗凝药、继发于系统性疾病,如肿瘤、血液病等则排除在外。患者年龄范围18~92岁,平均年龄:(56.42±18.24)岁。
  1.2 研究方法:
  回顾性收集552例病人的个人生活习惯以及既往疾病史、发病临床体征、详细的体格检查资料、主要并发症,入院时的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脂等临床检验及头颅CT影像结果。分析各相关因素与预后的关系。
  1.3 疗效标准:
  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1],将预后分为: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变化、恶化、死亡6级。①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O级:②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l~3级;③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20%~45%;④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l%~10%:④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20%:⑥死亡。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5.O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使用u检验,等级资料使用秩和检验,构成比分析等用X2检验。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2.1 血肿扩大与预后
  294例有出血量记录者无血肿扩大248例,有血肿扩大46例。比较两组病人的预后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O.000)。有血肿扩大组预后较差。
  2.2 出血部位与预后
  除脑室出血20例后,将其分成幕上及幕下脑出血两组,幕上脑实质出血459人,幕下脑实质出血73人,对其总体预后进行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病人进行病死率差异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出血部位、出血量、血肿扩大均与预后明显相关。ICH部位与预后关系,该研究认为,幕下出血明顯较幕上出血预后无明显差异,可能与幕下出血样本较少所致。而在病死率方面,幕下比幕上要高,可能由于幕下出血更容易影响生命中枢的缘故,尤其脑干出血的预后最差,脑干位于后颅窝,并是生命中枢的所在地,又是传导束密集集中处,其血肿易压迫中脑导水管,造成急性脑积水,脑疝形成等影响预后。同时小脑也在后颅窝,其出血也容易影响压迫到脑干,压迫导水管等,病死率极高。一般认为血肿越大,病死率越高,Nilsson等[2]发现血肿>60ml的死亡风险是<30ml的3.6倍。本研究也显示了随着血肿量越大,总体预后越差,血肿>60ml病死率是<30ml的4.11倍。既往认为,ICH曾被认为是瞬间事件,很少持续1 h以上。但临床观察和血管造影结果表明,起病1 h后出血仍可持续。据报道,至少有38%病人的血肿在ICH后24h内有扩大,其中多数出现在(3~4)h。少数病后(2~14)d内病情加重者也系血肿扩大所致。
  总之,患者的出血部位、出血量、血肿扩大等因素对自发性脑出血病人的预后均有影响。对于ICH患者,应在内科常规调整血压,减轻脑水肿与颅高压。保护主要脏器功能,防治并发症的基础上选择时机手术清除血肿。使受压的神经细胞尽可能恢复,减轻出血后所致的继发性病理改变,阻断危及生命的恶性循环,最大限度地挽救部分病人的生命,减少生存后的致残率,使其脑功能障碍限制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2] 王新德,谭铭勋,郭玉璞,等主编.脑血管疾病.第1版,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90—20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观察整体护理在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以后的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提供可借鉴的地方。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从2011年11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按照1:1的比例,将这80例患者划分为实验组(A组)与对照組(B组),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整体护理措施,对比分析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以上两组患者在我院医护人员照料下,均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
期刊
尿潴留是以排尿困难,甚则小便不通为主症的疾病,祖国医学称之为“癃闭”。中风是由于患者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阳亢风动,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而致。西医临床常采用留置导尿管、听流水声、热敷、冲洗会阴及按摩下腹部等方法诱导患者排尿。笔者采用针药并用治疗中风47例,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47例均为住院患者,中风前均可自行排尿。其中男性29例,女性18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1岁,
期刊
【关键词】沟通艺术;护理应用;探索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135-02  好的仪表风度是缩短护患距离的基础,当患者来到医院,首先受到导医护士的接待,而且患者接触最多的也是护士,如:导医护士陪同病人检查、送新入院病人至病区等等,以至病人。  1加强对沟通的认识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它包括意见、情感、思考等的交换,借助语言、文字、表情、手势等方法来表达  实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