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为何感觉身上有异味

来源 :青春期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xu36966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看到的是一个没有魅力的形象。现在,意象对话证实了我的推测,女孩幻嗅的象征意义很清楚了:与想象中看到的自我意象一样,“有味”,成了她是不被欢迎女孩的象征或标志。
  在一次电话预约后,我接受了一对父女的来访。按照惯例,我与父女分别进行了交流。
  父亲介绍说:孩子一向刻苦好学,今年暑假刚刚凭自己的实力考入高中。入学前就告诫孩子,到了新学校一定继续努力,只有学习好了,老师和同学才会喜欢你。孩子也听话,闷头读书。可开学刚刚一个多月,非要换班不可,只听她说在班上不能集中精力听课。我们就请求学校给她换班了。可是,没过多久,孩子说还是不行,连学校都不愿去了。问她为什么,她说是她身上有味,随后就只是哭。我们就不敢再说什么了。孩子从小就很乖顺,一门心思的念书。可现在怎么不想上学了,没办法,我们只能来求您帮助了。
  随后,我和女孩开始了沟通。这是一个文静的女孩,女孩似乎也不清楚自己到底心结在哪里,我就请她随便谈谈。
  女孩的诉说轻声细语:我是以第四名的成绩考进高中的,过去学习一向特好,在班上不论男生女生,对我都很好。但是,入学不久的一次考试,成绩落到了班上的中下游。我心情很不好,感觉同学们不愿理我了。我的同桌是一个男生,那天我经过他身边的时候,感觉好像他用手遮掩了鼻子,还扇动着,我就感到是我身上有味,好像是脚的臭味。后来,我觉得大家都知道了我身上有味,都不愿接近我,离我远远的。特别是男同学,更是对我窃窃私语,我听到他们好像在议论我身上的异味。为此,我整天非常压抑,焦虑紧张,而且感到不能正常上课了,于是我选择了换班。可换班后,好像新同学也知道了我身上有味。这下我更受不了了。一走进教室,我就觉得非常压抑,甚至都害怕去学校了。家里人都说我身上没有异味,我回到家里自己也不觉得有味。可是,只要坐在教室里,同学们都能闻到,我也能闻到。我到底是怎么了,我该怎么办啊?
  说到这里,一大滴眼泪顺着女孩的脸颊滑落下来。
  女孩感觉身上有味是怎么回事?
  在心理学上这种感觉叫幻嗅,是幻觉的一种。幻觉是指没有现实刺激物作用于相应的感受器官而出现的一种虚幻的感知体验。幻嗅就是出现某种虚幻气味的感觉,常常是一种难闻的气味,如腐臭味、腥味、焦味以及刺鼻的化学药品味等,从而伴有掩鼻或皱眉动作。幻觉常常是精神病的症状之一,但是,女孩的幻嗅并非精神病的症状,正常人在某种特殊的状态下也会出现片段的短暂幻觉。作为精神病症状的幻觉中,多为幻听,幻嗅很少见,不是像女孩这样指向自身,而是指向外界。更重要的是,女孩的幻嗅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她只是在学校和同学一起才有幻嗅,在家里并不这样。就是说,她的幻嗅是片段而短暂的。而且,还有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重要细节,就是女孩的出现幻嗅情况主要是有男生在身旁的时候。所以,与其说是女孩感觉自身有味,不如说是感觉别人觉得她身上有味,她对自身有味的感觉,不过是受了来自同学的也许无意的掩鼻动作等暗示。据如上种种情况判断,女孩的幻嗅不是精神病症状。
  那么,女孩的幻嗅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心理学告诉我们,幻觉常常有某种象征意义,女孩的幻嗅也有象征意义。象征意义是什么呢?针对女孩的情况,我决定采取意象对话方法。想像中的意象可以反映人的意识中或潜意识中的心理活动,具有象征意义,意象对话就是用想像中的意象进行交流。
  我们的意象对话是这样进行的:我说,我们做一个想象练习好吗?请闭上眼睛,平心静气,让心里的杂念减少。然后放松身体,调缓呼吸,想象自己沿着一个楼梯向下走,四周光线不是很亮。在楼梯拐角处有一面大镜子,在想象中,你在镜子中看到的不是你自己,而是另一个面目,不要想应该是什么样子,只要等着这个镜中的形象慢慢地清晰起来。女孩合作得很好,她说镜子里看到的是昏暗的光线中一个瘦弱的、矮小的、面黄肌瘦的女孩。
  这个镜中的形象便是女孩的心灵的面貌。很明显女孩的心理健康状况非常不好,集中地表现为自我否定,也就是不能接纳自我。因此,她看到的是一个没有魅力的形象。现在,意象对话证实了我的推测,女孩幻嗅的象征意义很清楚了:与想象中看到的自我意象一样,“有味”,成了她是不被欢迎女孩的象征或标志。那么,女孩为什么只在学校特别是在男生身旁,才感觉有味?
  我们的意向对话继续进行:
  “请闭上眼睛,想象着自己走在一条路上,路边有一所大房子,看到了吗?”
  “看到了。”
  “好,我们走近房子。”
  “我来到了门前。”
  “房门是关闭的吗?”
  “是的。”
  “好,我们打开房门,走进去,可以吗?”
  “进来了。”
  “你看到了什么?”
  “里面漆黑,什么也看不见。”
  “那么我们去找到开关,打开电灯。”
  “找到了,灯亮了。”
  “现在你看到了什么?”
  “这是一个大厅,厅中间有一根柱子,还有楼梯,有一面墙壁上挂着一张照片,好像是一张男女合影。”
  “好,你去摸摸柱子,然后走上楼梯去看看,感觉怎样?”
  “柱子很光滑,走上楼梯了,感觉挺好……”
  我们的意象对话到这里的时候,女孩脸上有了几许轻松和愉悦。
  现在,女孩的问题清楚了,她面临着两性关系心理的困扰。女孩想象中的事物带有较为明显的性象征意义,那张男女合影照片为这些有关两性关系的象征意义提供了线索。不难理解,女孩正值怀春的季节,春情萌动的心灵,对两性关系异常敏感,特别关注自己在别人特别是异性同学心中的形象,关注自己在异性那里是否有魅力。生活中,少男少女对性魅力的关注往往曲折地表现出来,因而,学业成绩和人际关系的好坏,成为他们特别关心的问题,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在异性同学眼里是否有魅力。一个白净文静的女孩,过去成绩一直很好,不用担心在同学特别是男生眼中的魅力。而进入高中,竞争群体变化了,成绩名次的下滑,让自己感觉过去的优势没有了,自认在同学特别是男生中肯定没有了魅力。这种心态投射到了别人的身上,别人偶然的掩鼻等的表情、动作,产生了暗示效应。于是,觉得自己身上有味成了不受欢迎的象征,男生在旁边的时候对所谓自身的异味特别敏感了。泛化的结果,只要在学校就出现幻嗅现象。
  在心理治疗上有一个“体形嫌恶症”的概念,简称嫌形症,因为青少年对自我形象及自我意识异常敏感,所以这种症状多发生在青春期前后的青少年身上。主要表现为当事人很关注自己的身体外表,心理上很嫌弃自己躯体某部分,尽管医生认为不需要,却总是想办法去纠正自己觉得丑恶或不好的躯体部位。如男孩担心自己的鼻子不够高,女孩担心自己不够苗条。还有的担心的不是躯体问题而是生理现象。比如担心自己有口嗅或者体嗅不好,令人厌恶。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看,嫌形症往往有其性的象征意义。关于身体异味的感觉的性象征意义在于,只有很亲近的两个人才比较容易闻到身体味道,在性兴奋的时候才会增加发散的躯体味道。于是,在心理上也就容易联想到对异性的兴趣。于是,怕对异性过分接近的人,也就担心自己的体味问题。女孩的故事可以说是对嫌形症的一个诠释和佐证。
  现在要做的是为女孩提供具体的帮助:第一步是进行认知调节。我请女孩寻找自己身上有味的证据,同时寻找反证。交流中女孩逐渐认可自己的感觉是没有根据的。同时,我们就一个人怎样接纳自己喜欢自己进行了交流。我请女孩回去继续作这样的自我认知调整,而且写在本子上。第二步是继续意象练习。一是仿照前面的意象练习,在原有意象的基础上,增加改变其性质的内容,使意象由消极变得积极起来。如想到黑屋子,就想办法给它带来光明,可以打开电灯,可以拉开窗帘,可以重新安装电灯或者开一扇窗子。再如,给昏暗的光线中缺少魅力的女孩这一自我意象增加一些内容,加强灯光照明,换上漂亮的服饰,让脸上带着笑容。这样的意象练习可以让当事人的心境和自我意象变得积极起来,促进自我接纳。二是进行有利于调整两性关系心理的意象练习。如仿照前面的练习,摸摸柱子,走走楼梯。还可以想象自己是一朵花,吸引了蜜蜂的到来。这可以逐步化解有关两性关系的心理压力,女孩表示愿意作这样的练习。
  再一次会话之后,女孩拨通了我的心理咨询专线,她说那种有味的感觉奇迹般地消失了,学校生活又变得轻松而快乐起来。我知道她重新悦纳了自己,重新感到自己是一个有魅力的女孩,我为女孩以及女孩父母的合作自救而欣慰。
  (编辑 高龙辉)
其他文献
洛阳桥  古时,洛阳盆地河流密布,伊河、洛河、廛河、颍河,及众多毛细血管样的水系根须般蜿蜒虬曲。古人逐水而居,洛阳得天独厚的水利资源应该是夏商周三代在此建都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有河就有桥,桥是河上的路。  最早的洛阳桥出现在哪个朝代?《河南府志》记载:洛阳七里涧桥也称旅人桥,在晋代京师建春门东七里的七里涧上。《水经注》里也提到这座旅人桥,大约建成于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中国最早的石拱桥了。  
“游踪鱼贯雁成行,阎闾频飘肉味香。”近年来,东北农家的地道肉菜“扶摇直上”,名声鹊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到东北乡村一饱口福。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东北人性情豪爽、热情好客,“倾其所有以飨宾朋”是东北人一贯的传统。东北人待客,席间必有肉,“腊肉”“坛肉”“酱肉”“虎皮肉”“筒子肉”……一言以蔽之:无酒不成席,无肉不尽谊!东北人做肉确有一套独特的“手艺”,那肉做得既有地方口味,又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