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薄发写华章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语言与素材的积累就好像是泉源与溪流的关系,只有积累的源泉丰盈不竭,才有写作时的源源不断。所以,指导学生积累生活中的点滴感受,是为作文提供内容的活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强调了平时积累对于写作的重要性。新课标也提出了作文教学中积累的重要性。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做好平时的积累。学生有了写作素材,作文时才会水到渠成。
  一、博览群书,开卷有益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这里面强调了多读的重要性。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注重引导学生多读,除了多读课文外,还应放宽视野,广泛涉猎。如读一些精品散文、美文、小说等,从中撷取一些精彩的语句,认真体会其意味和情趣。其次,还应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去读、去思考,只有带着问题读书,才能真正有所收获。同时还应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才能取得较好的积累效果。语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选读《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建议的经典作品,如《西游记》、《骆驼祥子》、《鲁兵逊漂流记》、《水浒传》等,可以尝试指导学生以周为单位,规定每周所读的页数和回数,或让学生利用好寒暑假,把阅读与假期作业相挂钩等多重引导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扩大知识面,增加积累。积累还要讲求质量,要保证质量还需引导学生多背,而背诵是行之有效的积累方法,可以说光读不背很难保证积累的质量。典范的语言材料,包括古今诗文名篇、名言警句等,必须做到熟练背诵。鼓励学生通过背诵大量古今中外名篇美文佳作来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语言素养提高了,作文时就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作文水平自然提高了。
  二、利用教材,挖掘资源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就是写作中的素材,包括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名人逸事、凡人琐事等。学生在课本中阅读到的内容,都可以直接地为作文服务。要求学生细细体会课文中优美、精彩文段中作者的感情色彩,并要求他们学以致用。然后给学生布置一些话题比较宽泛的作文,要求尽量用课文中的事例作为作文素材。例如:在《琵琶行》中有“同是无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有很多同学在课余时间加强诵读,不仅解决了作文素材贫乏的问题,也加强了高考卷中背诵默写题的训练。在《项脊轩志》这篇课文中,通过记物来记家庭琐事,字里行间都体现了怀念祖母、母亲、妻子的深情。这份深厚的亲情必能感染到学生。有个学生在作文《生活甜如蜜》中写道:高中学习不轻松的我到了周末就会疯狂补眠。一个阳光极其灿烂的周六,我从美梦中醒来,才惊觉已是下午三点。妈妈推门进来,你终于起床了!饿不?这里有饺子,赶紧过来吃!我闻到了饺子的香味。还真饿了。妈妈在旁含笑看着狼吞虎咽的我,一脸满足。我停下筷子,久违了,妈妈那含笑的面容,她那满足的幸福神态,让我不由得心痛。而我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忽略她的爱。对不起妈妈!晚风轻轻吹过,带来了花的香味,我深深地吸着,贪婪地吸着,吸到肺里。生活甜如蜜,只因为有她,妈妈……这位同学把妈妈对自己的爱通过一系列生活细节带入作文中,让我们更好地感受了《项脊轩志》中那份浓浓的亲情。
  三、模仿造篇,增加积累
  在学完教材的课文之后,可以让学生就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思想感情、语言或写法特点谈谈自己的感受认识,这也是思想情感积累、写法积累的要求。这里自己的认识及感想应是由文中的人物形象、思想感情引发的,是课文内容的巩固与延伸。而在语言文字上,为了增加学生的积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要求学生运用本课或本单元课文中学到的生字、词语,引用并进而化用文中的佳句,不怕出错,也不怕多,只要敢于运用。例如:在李清照的《一剪梅》中有“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句,学生开始可能会直接引用,慢慢地可能会这样用:从“一种相思”到“两处闲愁”,是情感的深化。在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有“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一句,就是化用《论语·微子》中的句子“凤兮凤兮,何德之哀!往亦不可谏,来之尚可追”。而读钱文忠教授写的有关屈原的文章时,我们常常被作者那渊博的知识、独到的见解深深地折服,然而细细品读其中的语言文字,无不折射出读书积累以及对积累的熟练运用。作家林庚在《说“木叶”》中,分析了“木叶”这个意象受诗人青睐的原因时就说过,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古代诗人尚能如此,而作为正处于学习阶段的中学生更应该谦虚地学习,积极主动地吸收所看到的学到的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以逐渐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逐步丰富自己的写作语言。
  四、课外拓展,信手拈来
  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说的就是作文时没词儿了。如果让学生多读点,多积累些,天长日久,等到自己写话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左右逢源。从温柔敦厚的儒家经典,到大气磅礴的诸子百家散文,再到雄奇瑰丽的唐诗宋词等,都承载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化经典,都是中学生课外积累的好素材。这些国学经典,都以凝练的语言,巧妙的构思,或抒发真挚的情感,表现深邃的哲理;或写人记事,或描写优美的自然景观。学生在诵读这些国学经典时,不仅可以受到审美的熏陶,还可以感受到其中凝练的语言,幽远的意境。当然也有不能马上领悟的道理,但如果坚持下去,这些国学经典与自身文化逐渐融合、渗透,不仅迅速地体会其中的含义,还在加深理解、拓展思维等方面有明显的效果,潜移默化地明白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健全人格,等等。不仅如此,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多阅读其他名家精品,以拓宽思路、充实自我。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盯在一处,所得的非常有限,枯燥了。”在语言积累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广泛阅读、大量积累这些“采蜜”的好习惯,不断开辟语言积累的途径,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使他们采集到更多的原材料,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语言仓库。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必定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升写作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现在农村初中的大部分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经常会感到写作素材缺乏,情感无法表达,以至于虚假作文和作文抄袭现象频频出现,这是因为现在许多写作训练教学活动长期处于低效、无序的状态。针对这一现象,语文教师要把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生命活力的课文作为学生写作的样本与范例,充分凸显这些课文在写作训练中的“例子”作用,挖掘课堂教学中的写作因子,关注写作训练中文章的结构、语言、命题、活动、情境、写法、
在几年的教育教学中,我经常碰到各种各样的学生,有的唯我独尊,有的沉默孤僻,有的懒散傲慢,有的倔强任性,有的做什么都缺乏耐心……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一般来说,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使其“正常化”。何为“正常化”,即指学习出色、听话乖巧的学生。然而,作为学校心理教师,我首先想的是:是什么让学生有了这些行为表现·在与这些学生的多次接触中,我发现影响学生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  父母总是满怀期望又
摘 要: 本文研究了我国大学生网络创业的现状,对大学生网络创业进行了SWOT分析。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创业 SWOT分析  随着中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目前国内网民总数激增。在2012年7月由CNNIC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网络经济也表现出各种形式,并带动着经济的发展,创办网站、网上开店和网上自由职业等网络创业形式正逐渐被大学生所追捧
摘要: 教师专业化已成为国际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影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课题。本文分析了高职园艺专业教师专业化现状,阐述了高职园艺专业教师专业化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高职园艺专业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高职园艺教师专业化 面临困难 发展策略  高职教育作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主渠道,要取得高质量的教育成果,主要取决于高素质的教师。教
摘 要: 班主任是学校班级工作的管理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教学工作的协调者。一个班的学生能否健康地成长和全面发展,班主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责任 爱心 转化  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当了十二年的班主任,也深深品尝了当班主任的酸甜苦辣。尤其是面对学习基础较差、自控能力较差的90后中职生,深深感到班主任不好当,而且是越来越不好当。但是,既然当了班主任就必须全力以赴做好此项工作
摘 要: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把传道授业解惑当做玫瑰送给学生,那么教育过程就会充满芳香。  关键词: 玫瑰教育 芳香之旅 情感交流 生气艺术 表扬策略 感恩情结  自从当了教师,就免不了与学生打交道。教师的工作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所有成功的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与学生关系良好,相互信任。一个不能处理好师生关系的教师,其工作必然是失败的。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摘 要: 陶行知先生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丰富而独具创造的教育改革实践,是中国新世纪教育改革与实践的宝贵精神财富。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与灵魂,它不仅在他所处的时代起过积极作用,对今天的教育和教学也仍然具有借鉴意义。作者从三个方面谈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的心得和体会:一是贴近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有效启迪学生思维;二是感受生活链接历史现实,有效关注学生发展;三是体验生
摘 要: 本文基于湖南省商务英语专业技能抽查标准,通过以“专业技能抽查标准”为导向来进行教学质量研究。在研究中注意学生知识水平结构及职业能力倾向,积极研究与探索专业技能标准与教学质量提高的关系,从而为学校“对接产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推动职业教育链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针及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贡献实践范式。  关键词: 商务英语专业 技能抽查
摘要: 作者以在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中的一节课德育课教学过程为案例,通过对《我国国家结构形式的特色》这一课教学过程中三个精彩片段的描述,重点从课前、课堂、课后三个方面对如何在中职德育课激发学生对教学的主动参与意识,形成情感共鸣进行了教学反思。  关键词: 中职德育教学 教学案例 主动参与意识 情感共鸣  【案例背景】  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德育课老师,通过几年的教学,我发现职业学校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烈的学习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重要的动因。”培养这种愿望的工作,是跟学校的全部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安排紧密联系的,并且首先是在课堂教学中实践的。  在全国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想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我认为首要的问题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培养学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