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此岸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t_al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教育也是如此,人们只关注成功的彼岸,而那些透着辛酸、懊悔的“此岸”,往往更加令人深省……
  ——题记
  我的眼泪
  那是一个令我难忘的日子,是我从教二十年来,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当着孩子们的面哭泣。
  那天,我刚出差回来,顾不上休息就回到学校,一些眼尖的孩子早看到我了,快乐地飞到我身边,问长问短。见孩子们这么懂事地关心我,我心里真是高兴。哪知孩子们开始告起状来。
  “老师,乐这几天的作业一点也没有做!”课代表抢先说。“还有云、燕、越也没有做好……”几个小组长紧跟着七嘴八舌说起来。我一听真是气不打一处来:最担心的却偏偏发生了。在平时,这几个孩子就喜欢拖拉或不做作业,临行前,我还为此特地叮嘱几个班干部做好监督,没想到结果还是让我失望了。
  回到教室,我打开作业本,发现云、燕、越总算是写了一些,但乐却是 “白茫茫”一片。“乐,你为什么又没有写?”我几乎是声嘶力竭地喊道。乐低着头,站在那里,一声不吭。也许,他对我的“河东狮吼”早已是习以为常了。
  乐其实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上课时踊跃作答,且经常妙语连珠,数学常能考高分。但就因为懒,经常不做作业,导致语文成绩稳居倒数之列。看到他无动于衷的样子,我一气之下把他的东西全扔到了地上。他惊恐地看着我,既而哭了起来。看到他哭,我突然也鼻子一酸,眼里涌出泪来,而且一发不可收,最后趴在讲桌上呜咽起来。
  孩子们被我突如其来的举动震住了,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只有我们两人的哭泣声在此起彼伏地响着。过了好一会儿,才听到一个孩子喊:“乐,快向老师道歉,都是你的错!”这一喊如同平静的水面投入一块大石,同学们纷纷把矛头指向乐,要他向我道歉。其中的大力士海东还试图拉他起来,他拼命抓住课桌,就是不肯起来向我道歉,只是一个劲地哭着……一张纸巾塞到我手中,又是一张纸巾塞到我手中,可我的眼泪就是止不住地往下流。
  之后的几天时间里,我们彼此回避着目光。日子就这样平静地过去,一直到他毕业……
  听说,乐读初中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学习上有很大进步,还成了班级骨干!
  我不知道,多年以后,他是否还记得曾经有个老师为了他而流泪,但那次的泪水将成为我成长中的一段难忘记忆。它告诉我,教育不是万能的,教师也有无奈的时候。泪水虽然是教师内心感到失败的宣泄,然而,有的时候,勇敢地面对这样的教育真实,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的真诚,这种真诚也许当时不会有什么效果,但教育是一项需要耐心等待的事业。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教育的真诚,有时比千万遍的说教效果还好。
  给教育一个深呼吸
  一天,一个好事的小家伙屁颠屁颠地跑过来向我告状说:“王老师,小俊刚才又发脾气了,把桌子都敲坏了!”“哦,谁又惹他了呀?”我赶忙问。这个小俊呀,脾气总是那么火爆,还一点不能吃亏,动不动就打人,真是三天两头出状况。“是小杰!他们不知怎么就吵起来了!”“那有没有告诉苏老师呢?”这个学期因工作需要,我不再担任他们的班主任了,虽然已习惯了第一时间去处理问题,但我没忘记自己现在的角色。“苏老师已经知道了,正在和小俊谈话呢。”我那颗冲出去的“心”又收了回来,既然班主任已经在处理了,那我还是不要插手好。
  不一会儿,苏老师领着小俊回到办公室,说:“王老师,不好意思,我现在要去看看同学们的自修,小俊让他在你这里冷静一下吧,一会我再和他谈。行吗?”苏老师请求道。“行呀行呀,我也正好想找他谈谈呢。”我一口答应。“来,小俊,坐到老师身边来,和我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让小俊坐下来,拍着他的肩膀,轻声问道。
  小俊开始时还一脸愤怒,看到我这个样子,脸上的表情渐渐缓和下来。“他先打了我,所以我才生气打他的,没想到打到桌上了……”“那你们为什么打了起来呢?”我追问道。他低下了头:“开始就是吵着玩,后来变成真吵了……”瞧呢,这些孩子就是这样,原本什么事情都没有的,玩玩闹闹,结果就弄出事情来了,我在心里叹息着。“原来是这样呀!那你先说说吧,自己有没有什么错呀?”我总是希望孩子们做了错事后能通过自我反省来认识到错误。
  沉默了很久后,他终于抬起头说:“是我错了,不该闹着玩却动气了。”我点了点头,又问:“那你现在打算怎么办呢?”“我去向他道歉,桌子弄坏了我赔!”小俊说着,看上去是一脸的坚决。我很欣慰,看来他是真的知道错了。看看差几分钟就下课了,我便让他坐在旁边等苏老师回来。
  下课后,苏老师领着他离开了办公室。没一会儿,我听到小俊父亲愤怒的责骂,中间还夹杂着拖拉拍打的声音,而且声音之大让整个楼道的人都听到了。原来,苏老师把他父亲请来了——接着就听到了小俊的哭声……
  孩子的哭声让我反思:当孩子犯错后,是否必须马上处理?事实上,孩子犯错后,他们的内心是慌乱、害怕的,这个时候老师除了让他们认识到错误外,还应安抚他们,不让这样的错误给他们的心灵留下阴影。而立即邀请家长协助教育也要慎重,因为家长的到来势必让学生本该平复的心灵又掀起波澜。面对盛怒的父母,孩子只有拼命招架的份,哪还能去好好反思呢?
  所以,当孩子们又一次让我们紧皱双眉,让我们“义愤填膺”,让我们“痛心疾首”时,老师们,让我们一起来做深呼吸,再深呼吸!让我们给孩子一个反思的缓冲期,也给我们自己一个心情平复的缓冲期。要知道,教育不是一件能当机立断的事情,等待有时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请学会给教育一个深呼吸吧!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碧波实验小学江苏苏州 215128)
  责任编辑 余志权
其他文献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工作。中国德育是不是一种独立的德育范式,是否具有自己的德育理论体系,是否具有自己的核心德育假设?这些问题一直都是中国学术界亟待回答的重要问题,也是德育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基于这种学术思考,重庆师范大学冉亚辉教授撰写了《中国德育基本理论体系研究》一书。该书探索性地建构了中国德育的基本理论体系,并从历史和比较的视野深入分析了中国德育的实践逻辑。中
摘 要  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是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提出的首条具体建议。“科学立法”活动型教学的整体设计,强调整体架构总议题,通过序列化设计和结构化重组设计子议题及任务,依托优化的法治案例,创设综合性情境,走进新时代法治生活,应用法治知识解决问题,培育法治意识。  关 键 词  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教学;整体性设计;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漫步西湖,处处皆景。  脚下残荷,依稀飘散着当年临安城的酒香;身后栖霞,尽情铺排着岳武穆的壮怀激烈;眼前的苏堤,点缀得空 的西子如此迷人;更远处的夕照山,荡气回肠的爱情大戏正在上演……  寒风中的西湖,游人稀少。一个人安静地伫立湖边,历史上那脍炙人口的一幕幕,便在眼前飘动、翻腾,如梦如幻。  在我看来,不管是寻常酒坊老板还是抗金名人岳飞,不管是现实中的文人苏轼还是神话传说中的白娘子,他们都是追梦人
近日,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發布《关于大力加强新时代学生团员、少先队员劳动教育的工作指引》指出,各级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要充实教育载体,聚焦育人功能,通过广泛开展队内团内宣传教育、劳动主题教育、劳动榜样教育,着力引导队员、团员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要丰富实践载体,首先把队员、团员组织起来,把参与劳动实践作为体现队员、团员光荣感、彰显团员先进性的重要方面,坚持分层分类,针对不同阶段队员、团员年龄特点,合理
近日,教育部对《关于停止小学老师用手机微信和QQ对学生及家长布置和提交作业的提案》做出回复。回复表示,批改作业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应有之义,相关法律法规对此做了明确规定。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应当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明
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与“养成”,自当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只有明晰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素养的构成与能力要求,我们的培训、教研,乃至教师的自主学习才能“有的放矢”,真正实现其“有效性”;相应地,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已有“养成路径”存在的问题,并不断作出调整和改进,才能真正涵养与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因此,继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素养“内涵解读”这一“本源”话题的探讨之后,本期杂志进而探寻其“养成路
以“先学后教” 为基本程序的教学模式, 近年来广受中小学追捧,这股课改的东风也吹进了我们小学品德课堂。甚至有老师云:如果孩子们不带着课前准备的资料走进课堂,这课就没法上了。其实,这只是“先学”的一种形态,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预习;另一种“先学”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学生先学老师再教。本文探究的是前者。孩子们课前预习的成效真的如此巨大吗?带着3个问题,我走进了品德课堂。  【课堂回放】  师:我们学校正在举
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局教研员张健认为,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中小学职业启蒙逐步兴起,但在实施中也存在一些认识误区。比如有的将职业启蒙仅作为准备分流到职业学校学生的预备教育,有的将之等同于劳技教育,有的将之局限于学校范围进行,有的则缺乏系统化设计。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厘清方向,使职业启蒙迈入科学实施的轨道。  首先,职业启蒙要面向全体学生。积极的职业行为和职业追求得益于在中小学阶段实施的职业启蒙,并延伸向
摘 要辨析栏是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一大特色,具有贴近儿童生活,启发儿童思考等特点。教师在使用辨析栏时,要引导学生在“回望”中激活已有生活经验,学会明辨是非;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自主选择判断,从而领悟道德意义;在反思中向身边的榜样学习,引领道德认同,从而实现道德的自主建构。  道德与法治;辨析栏;榜样学习;道德理性  关 键 词  中图分类号  文献编码G41 A  文章编号2095-1
为完善课程体系,教育部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20个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日前,教育部公布了最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普通高中应在原来科目基础上开设劳动课程,共6个学分,为必修学分。其中,志愿服务2学分,在课外时间进行,三年不少于40小时;其余4学分内容与通用技术的选择性必修内容以及校本课程内容统筹。艺术可与音乐、美术两科相互替代,具体开设科目学校可自行确定。体育与健康的必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