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应创造学生参与的机会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o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在不少职校学生不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本文就如何改善这种状况提出了几点想法:尊重、鼓励学生,构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巧设导入,合理提问,激发思维;创造机会,提高参与程度;让学生走上讲台,扮演教师角色;冲破已有观念的束缚。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 数学学习 学生参与 创造机会
  
  当今中学生特别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习上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教师惯性运转,没有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制定学习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复习,对教师上课的内容不了解,有些学生甚至下一堂课应该上哪一门课程都不知道,要等老师进了教室才知道上什么课,才慢慢地拿出课本。上课后忙于记笔记,或呆坐只听,上课不得要领,没听到“门道”。凡此种种,都是学生没有真正参与教学过程,也就是说参与意识差,被动学习。
  新课标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占主体地位。那么如何表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呢?我就数学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谈几点想法。
  一、尊重、鼓励学生,构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尊重学生
  数学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活动中师生进行着知识、情感的交流。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只有学生在不感到压力、在喜爱老师的情况下,才会喜欢学习。所以老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跟他们交朋友,在学习上、生活上多关心他们,从而激起他们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其次,老师在教学时对学生要平等对待,面向全体学生施教,不能偏爱一部分人,而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漠不关心。
  2.鼓励学生
  职业学校的学生底子相对普通中学的学生来说要差一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看到只有少部分学生能积极思考问题。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争取发言,在他们发言后无论对错首先对他们加以肯定,勇气可嘉,然后再对他们所阐述的方法结论加以点评分析。你会发现当他们的某个思路或计算方法被肯定后,从他们的眼神和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曾经看到一部电影,其中有这样的一段情节:一位白人教师在黑人社区任教小学一年级,在第一节数学课中老师伸出了五个手指问其中的一个黑人学生:“这是几个手指?”小孩憋了半天才回答:“三个。”老师没有指责他说错了,而是高兴地大声称赞:“你真棒!还差两个你就数对了。”老师一句赞赏的话缓和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所以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和鼓励为主。
  记得我带第一批学生时,担任班主任兼数学老师,班里有一女生,刚入学的时候数学成绩不理想,其他课程都比较优秀。一个学期下来,她期中考试期末考试,150分的试卷只有60多分。第二个学期我就特别注意了她,上课时经常提问她。她一开始很胆怯,不敢回答,憋了半天才回答了几个字,而且声音很小。我对她所回答的答案没作评价,先鼓励了她,“非常棒!你现在回答问题已经向成功跨出了一大步,你接下来所需要突破的是你的声音。”第二次提问她的时候果真比第一次声音要大很多,至少我可以不用站到她身边才能听到,这次我又表扬了她,然后再对她所回答的问题进行评价:“你回答得非常好,有些地方你已经注意到了,但还需稍加努力,争取下次能够回答得更好,更全面。”我并向她投以肯定的目光。这次我看到她脸上有少许微笑,我知道,她开始慢慢地喜欢数学了。从那以后,我每次上课时总能够看到她目不转睛地看着我,仔细地听我讲课,提问的时候我也能够听到她在下面说着自己的想法、解法。我同样还是回给她肯定的目光,并表扬她,让其他同学要像她学习。第二学期的期中考试,她的成绩提高到了90多分。我找她过来谈话,她说:“老师,谢谢你!谢谢你给我的鼓励,我发现我现在喜欢上了数学,我发现当我自己解答出一道题目时我感到非常开心,有一种成功的喜悦。”以后的考试她的成绩一次比一次好,对此我觉得非常欣慰。
  3.构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新生刚入学时,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制定好目标,让同学之间有“你追我赶”的意识,还可以进行“好差结对”,让成绩好的学生帮助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要求大家一起进步,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学起来更有劲。
  二、巧设导入,合理提问,激发思维
  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它能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和美的享受。而导入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也要讲究艺术。
  导入的目的是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件事情当你热爱它的时候,你便愿意为之付出任何的努力和极大的热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
  案例1:概率
  曾经课后在班级里看到部分学生在玩扑克,所以在概率教学时,我带了一副扑克牌进教室,往桌上一放,并微笑地看着他们。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他们想:今天老师怎么回事?难道要和我们玩扑克?看到他们的注意力都已经集中了过来,我再慢慢地解开谜题。“老师手里有56张牌,请问抽到红桃5的概率是多少?再问抽到5的概率是多少?”学生都踊跃地参与进来。“对,今天开始我们就要来学习概率。”
  用学生熟悉的扑克牌游戏问题,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寓数学于娱乐之中。
  案例2:等差数列前n项和
  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泰姬陵传说在陵寝中有一个三角形图案,以相同大小的圆宝石镶饰而成,共有100层,图案细致令人叫绝。
  问题:你知道这个图案一共花了多少颗宝石吗?即计算1 2 3 …… 100 (可以穿插高斯儿时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图案中,第1层到第20层一共有多少颗宝石?第1层到第30层呢?第1层到第n层呢?
  我层层设问,步步加难,把学生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引向求知的高度,从而得出等差数列前n项和。
  在让学生回答问题时,前面稍微简单点的我让成绩中下等的学生回答,使后进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让他们也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后面难一点的就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回答,保证全体学生都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教师应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要善于发现学生身边的数学。每一个新知识的开始可以是生活中的例子、有趣的故事、美丽的画面,等等,这些都可以吸引学生,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创造机会,提高参与程度
  1.组织学生讨论
  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参与,把自己的想法有条理地清楚地表达出来。教师要让学生学有所疑,疑则有思。交流的内容可以是自己的新想法,也可以是对别人的不同看法或者补充意见,可以是顺向的,也可以是逆向的。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中来,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在讨论的氛围中寻求正确的结论。
  如:“蚂蚁怎么走最近”
  有一个圆柱体高12厘米,底面半径3厘米,在圆柱体下底面A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与A点相对应的B点处的食物,沿圆柱体侧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如果将圆柱体改为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它想吃到与下底面A点相对应的上底面上B点的食物,沿正方体侧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我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相互讨论,得出结论。有部分学生拿出纸,自己制作圆柱体和正方体,然后探究结果。这非常好,说明学生真正参与到了学习中来,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2.设计组织实验
  数学中的许多概念、定理、公式等都是通过实验发现的,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实验。例如:在讲等比数列求和时,我首先让学生进行纸张折叠实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习椭圆时让学生自己制作道具,一根绳两个图钉,让学生分组画椭圆,并改变两图钉之间的距离和细绳的长度,让学生主动探究椭圆的概念,参与概念的形成。
  3.组织游戏环节
  学生一般上课上到一半后,大脑处于疲劳状态,注意力开始分散。这时候教师可以采取一点措施让学生的注意力再次集中。例如在讲概率时可以讲“闯关游戏”、“投镖游戏”、“猜拳游戏”,等等,这些游戏都是学生比较兴趣的,这样就可以把他们的注意力再次吸引过来。教师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增强学生恋“用数学”的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只有不断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程度,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发展。
  4.板演课堂练习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在讲完一个例题以后可以在黑板上给出两个相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进行板演,及时了解学生存在的情况,让下面的学生来点评,哪里做得比较好,哪里出错了。通过多角度的练习,并对典型错误进行讨论与纠正,学生能巩固所学内容,同时完成对新知识的迁移。
  四、让学生走上讲台,扮演教师角色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非常伟大,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崇拜的对象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走上讲台,扮演教师角色。我现在带的是导游班,导游要面对的是不同层次的社会人员,所以首先要消灭恐惧心理,大胆地、大声地讲话,而且要仪态大方得体,包括眼神,等等。所以在上数学课的时候,我以同样的标准要求他们,一方面锻炼自己的胆量,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做学习的主人。这样做可以调动学生走上讲台,展示自己的积极性。由于每一个教师讲课风格不同,学生会用好奇、欣赏的心态去听,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
  五、冲破已有观念的束缚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不应该是“主演”,而应该是“导演”课堂教学不能总是先学原理,再举例总结运算步骤。虽然一定的运算程式便于学生模仿操作,但没有一点新意学生就没有兴趣去学,学生会感到很乏味,越学越不爱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方式,可以是“自学—讨论—总结”、“情景—活动—评价”等教学过程模式,让学生站到第一线来,打破传统观念,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才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
  
  参考文献:
  [1]孔企平.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林光来.引入新课时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高中数学教与学,2007,(2).
其他文献
以贵州遵义市TM5波段数字图象为例,说明自由度M×N达105数量级时,TM数字图象是正态分布的;但因其在平均灰度值f的±1.3标准偏差估计值σ∧范围内与正态分布符合良好,而当|f-f|>1.3σ∧时,与正态分布差异较
摘 要: 本文从有利于职高生的发展角度,提出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并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就业和发展需要考虑,分析了职高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以及教学内容安排等一些问题。  关键词: 职高数学 学生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满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为目的,由学校采取民主原则和开放手段,由教师按照一定课程编制程序进行的课程开发,是对国家课程、地
会议
较详细地分析了所研制的WSM-100晶体管高频钨极脉冲氩弧焊机的控制方法,并从理论上对系统进行了较详细的动态分析,经理论校正后的系统,具有动态响应快等特点,在小电流(5A)时,极易起弧,系统运动
摘 要: 强化数学应用意识, 是当代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是当前数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的重任,在教学中如何加强数学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这是每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应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数学 应用意识 培养    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对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在高中阶段注重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是当今数学课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与发展和社会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而一方面,职业高中招收的学生学习成绩普遍较差,数学学科成绩更是如此。另一方面,教材的编写不切合职业高中学生的实际,教学观念和模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这种状况,严峻地考验着职业高中的每一位数学教师。作为其中的一分子,我觉得完全有必要对职业高中数学教学进行改革。在此,我谈谈关于职业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些设想,不妥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