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返城的心理动因探析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jie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世纪70年代末知青“返城风”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兴起的一股潮流,也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尾声。城乡二元体制的差异导致知青与农民矛盾不断孳生,加之先期知青陆续回城现象的刺激,致使广大知青产生复杂的社会心理变化。本文将通过探究知青心理变化透视其回城的动因所在,并揭示上山下乡运动终结的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知青;返城;心理动因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持续时间长达27年,牵扯人数多达2000万。然而在这场运动的背后却始终隐藏着一股不曾间断的“返城”逆流。70年代末,随着国家对知青回城政策的逐步落实,全国掀起了一股强大的“返城风”。
  一、城乡二元体制的巨大差异冲击了广大知青扎根农村的心理
  (一)经济环境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国广大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化体制,“干多干少,一样吃饱”等观念在农民意识形态中渐渐形成,然而1958年底粮食紧张、农业生产停滞等问题接踵而至。人民公社化体制的实行严重削弱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恶化了农村生态环境,滞后了农村经济发展;处于偏僻边疆地带的兵团和农场,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甚至生存权有时也会受到严峻挑战。相比之下,城市的发展状况较好,国家对城市定期分配口粮、副食等,交通十分便利,医疗卫生等各方面条件都达到标准。农村、兵团和农场作为知青下乡集中地,环境恶劣导致下乡知青对农村产生畏惧心理,他们担心温饱问题不能解决、农村艰苦条件不能适应。作为满怀理想的一代人在“一大二公”的生产体制下通过简单的体力劳动将自己束缚在土地上,他们深受束缚,得不到大展身手的机会,他们的梦想被现实打败,对生活的热情渐渐冷却。在农场和兵团半军事化的集体生活中,每个知青都难以逃脱别人无处不在的触及灵魂的思想监督和审查,处处谨小慎微,诚惶诚恐。面对艰苦且束缚的生活,知青们开始反抗,他们渴望回城,渴望一种美好的生存环境和生活姿态。
  (二)资源配置
  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教育水平低,农民文化程度不高,而在城市接受较好教育的知青下达至农村后,在与农民思想文化交流方面遇到了诸多难题,从心里感到某种文化的冲击,同时对农村文化产生歧视和排斥心理;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导致卫生标准较低,例如在农村某些卫生用品处于完全缺乏或者不堪使用的境地,治疗病症的大都是赤脚医生,医疗条件滞后。而城市有标准的卫生室或者医院,医疗条件较为先进。因此长期生活在农村的知青不免产生排斥心理。
  二、陆续回城现象刺激了知青的不平衡心理并使其产生回城欲望
  20世纪60年代初已经有部分知青陆续回城,70年代末知青“返城风”出现前奏,主要以病退、困退等方式为由。从知青自身心理角度看,当得知一同下乡的某位朋友回城,对自己而言“扎根农村”的信念便会瞬间倒塌,自身心理的平衡很难保持,他们会重新审视当前的生活,并产生对城市生活的强烈向往。知青陆续回城的现象刺激了未能回城知青的不平衡心理并使其产生回城欲望。然而在返城过程中形成的“走后门”的不良社会风气强烈地刺激了知青“扎根农村”的理想信念,也刺激了他们不平衡的心理。当时有一个顺口溜在广大知青中流传,“高级干部送上门,中级干部开后门,一般干部人托人,老百姓盼望开大门。”)当时通过“走后门”的方式返城的知青平均不超过10%,虽然所占比例较小,但严重影响了知青队伍的稳定性。加之国家对通过“走后门”的回城现象没有给予有力的打击,使得广大知青感到自己成为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牺牲品,没有为社会做贡献的价值可言。
  三、地方性歧视和排他主义使知青产生“畏农”心理
  农民和知青的矛盾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农民对下乡知青的歧视和排外情绪。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小学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返回农村务农,致使农村劳动力增加,而在“一大二公”生产体制下农村对新劳动力的需求几乎不存在,下乡知青的到来导致农民认为知青会抢他们的工分和粮食,出于对切身利益的考虑,农民对下乡知青产生盲目排斥情绪和地方性歧视,知青自然产生“畏农”心理。另一方面是部分知青在农村大抓阶级斗争引起农民的排斥。例如在延安插队的北京知青吕青子1970年的日记中所反映的,他把當地农民外出贩卖一点棉花、柿子,有一小片自留地看成是资本主义自发势力。吕青子把这些斥为歪门邪道,当作两条路线斗争来抓。下乡知青的这种行为严重伤害了农民的利益。农民的地方性歧视和盲目排外情绪使下乡知青与农民之间的矛盾不断增加,动摇了他们留在农村的决心,使其产生返城念头。
  20世纪70年代末知青“返城风”的兴起不是偶然的,而是多种因素掺杂柔和的结果,是社会矛盾积存的一次大爆发。返城中知青的心理变化是对这场运动认识的觉醒,他们重新把握和追求自身命运。
  参考文献:
  [1]李巧宁.命运的抗争——知识青年回城心态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2).
  [2]刘小萌.中国知青史——大潮(1966—1980)[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贾卓娅(1993—),女,汉,山西临汾人,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以内蒙古地方党史为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简要评述了《英语产出能力与课程优化设计研究》一书。该书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两轮教学实验为个案,从语言输出的视角探讨了我国大学英语专业学生语言产出能力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基于课程设计的视角有效的英语教学途径;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如何从教学大纲、教学目的、教学环境和要素分析、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课程优化设计,从而促进学习者的语言产出并实现全面的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该书对丰富和发展二语习得理
摘 要:近些年来,共享单车逐渐步入我们的生活。由一家公司一款车型(戴威于2014年创建的ofo小黄车)到多家公司(官方,摩拜,小鸣,blue,ofo)多款车型,共享单车的发展可以说是十分迅速。虽然共享单车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它也为我们造成了诸多困扰:乱停乱放、无人保修、影响市容等等。基于此,笔者在多方咨询及查阅资料后,在文中对共享单车的发展现状、出现的问题以及关于问题的思考进行了阐述。  关键
中日两国文化源远流长,相似之处很多。这直接导致我国日语学习者在使用日语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误用。因此,本文以此为入手点,分析日语汉字サ变动词的误用原因。  一、日语サ变动词的具体误用表现  (一)因意思差异而衍生出的误用表现  1.日本料理的做法非常讲究  日本料理の作り方はとても講究します。[凝っています]  汉语中“讲究”的意思为“考究,指力求精美完善。也指精美完善”,译成日语即为「精巧で美しい
摘 要: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角度,关注人的主观的积极体验,幸福感不单是一种个人的内在感受,更是一种可以学习的能力。分析农村教师职业幸福力提升的途径,帮助教师通过不懈努力,达到自身的和谐发展和对职业生涯的满足。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幸福力;农村教师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研究以主观幸福感为核心的情绪体验,它关注个人主观的积极体验,包括主观幸福感、对过去的满足感、乐观主义、快乐等。早在20世纪9
摘 要:随着科技的创新,时代的进步,信息化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快,在高职院校教育方面也不单单只局限于书本的知识,而慕课教学正在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这种趋势正好可以推动我们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慕课;高职院校;体育教学  现代科技发展越来越迅猛,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由于网络的发展,教育的形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体育教学作为一门对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课程,也要随着科技时代的改革作出相
摘 要:高校后勤农民工,是我国农民工群体中相对特殊的一个群体。随着全国城乡统筹发展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各高校后勤部门聘用的农民工数量越来越多,已俨然成为我国高校后勤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高校建设、发展和稳定的重要保障力量。文章从L大学后勤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入手,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方法,分析他们的基本情况如经济状况、工作状况、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生存现状。本文旨在通过对L大学后勤
摘 要:新课程要求学生学英语要掌握四种基本技能:听、说、读、写。听的能力排在第一位,可见听力能力是多么重要。最基本的,上英语课要听得懂老师的指令。如果连老师的指令都听不懂,那上英语课不就像听天书一样吗?只有上课听得懂老师讲课,学生才有信心上英语课,才谈得上把英语学好这个话题。而听力测试更是在中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本人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总结了以下几点提高英语听力的方法。  关键词:听力;对话;短文理
[摘 要:现代的教学一改过去那种“灌输式”传统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师生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伙伴。教师要在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教学知识技能、教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我在教学《扇形统计图》这一节课中,主要是从如下几个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向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社会、企业转变了他们对人才的要求,他们不仅仅需要高学历的人才,更需要具备实践操作能力的人才。在此背景下,我国本科院校要转变教学模式,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其教学目标。文章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計算机审计课程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几点改革教学策略。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计算机审计课程;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传统的教学
摘 要:本研究结合具体实践和体悟,认为要想进一步提升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需要紧抓教学重点,精炼提缩教学内容,制作微课视频;课堂教学中,创设符合适切情景,形成多元互动;教师要强化自身微课应用等方面培训,增强此方面技能;学校要善于借助成立专项小组等方式搭建桥梁,积极研发微课平台。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微课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教学形式,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在近期成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