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ng的错译及其原因

来源 :世界哲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iba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What it is”译为“它作为什么而存在”,这是错误的翻译。这样的错译是显然的,原因却比较复杂。它涉及being一词的用法,涉及其名词和动词的对应性问题,也与将being译为“存在”这种长期形成的错误认识相关。应该认识到,being一词有不同形式,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名词和动词。它当作讨论对象时表现为名词,它被举例说明时表现为动词,尽管形式不同,却是同一个词的两种不同形式,因而其名词和动词是对应的,意思是一样的。“存在”一词的翻译破坏了这种对应性,因而造成错译,并给理解西方哲学带来问题。应该纠正错译,揭示错译的原因,应该更好地理解西方哲学。
其他文献
主要给出了一个结论“n阶矩阵A为m幂等矩阵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的三种证明方法,即利用矩阵的等价标准形,矩阵的满秩分解以及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法,分别证明了该结论,研究结果是对已有证明方法的补充,为进一步研究m幂等矩阵秩的性质提供了新思路.
通过构建2000、2010、2017年稀土资源型产品、功能材料和最终产品的国际贸易网络,解析了稀土产业链关键产品的全球贸易流动特征和主要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关系,发现稀土关键产品的贸易网络结构趋向复杂化,而各国的贸易关系、地位及其分工呈现异质性,体现在:(1)网络中存在少数关键国家掌握了绝大多数的贸易关系和贸易量,关键国家的贸易变动可能导致全球性的稀土供应中断;(2)中国、美国和日本等太平洋沿岸国
计算机技术与传感器技术飞速进步的时代,教育也呈现出新的风貌。在数字化技术的推动下,教学的核心要求也因此转变为对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物理观念、科学态度的培养上。将数字化技术用于中学物理实验,可以有效的提高中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合作能力,将传统实验教育向着探究性实验教育发展,同时也能完善传统实验,使传统仪器难以完成的实验得以实现。论文基于计算机技术与传感器技术,设计实现了可开展声、光、力、电、磁等不同类型
目的:探讨孕激素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临床效果及复发情况。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97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手术,术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联合孕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Hb)水平、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情况及
创新材料价格风险控制模式是提高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科学有效性与项目施工有序性的重要措施,也是建筑企业增加经济效益与落实成本优先战略的主要途径,更对建筑行业发展模式的创新及建筑市场秩序的规范等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简要分析当前建筑工程材料价格风险控制模式的弊端,提出一些具体合理的新措施来实现其材料价格风险控制目标。
幂等矩阵是高等(线性)代数中的一类重要的特殊矩阵,它具有良好的性质,在高等(线性)代数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利用矩阵的值域、矩阵的秩、矩阵相似关系及线性空间理论,讨论了幂等矩阵基本性质及等价刻画,给出了幂等矩阵的和、差、积仍为幂等矩阵的充分必要条件,旨在促进学生提高学习高等(线性)代数的能力.
当前,绿色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确立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随后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并且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理念与美丽中国建设需求相契合,如何平衡好经济增长与绿色发展,是一个亟待探讨的课题。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波特提出了关于环境规制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双赢
脑电信号解码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解决这一困难问题的途径之一是对脑电信号进行降维处理。脑电信号的多类别和非线性的特点使得降维过程较为困难。本文采取了两种方案实现对于脑电信号的降维处理。第一种方案利用核多分类支持向量机提取多类别非线性的特征,实现对脑电信号的降维;第二种方案利用了脑电信号协防方差矩阵可以映射为黎曼流形上数据点的特性,在黎曼流形上实现对脑电信号的降维。主要研究内容为:(1)针对脑电信号
脑电图包含有大量而丰富的大脑活动信息,通过对头皮脑电信号的检测与研究,可以深入认识大脑正常和疾病条件下的活动规律。脑电图高频振荡信号是频率大于80 Hz的脑电节律,在临床癫痫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现有的脑电图设备多专注于频率在70 Hz以下传统脑电信号采集,在脑电高频振荡信号测量中存在着成本高、带宽窄、不够便携、操作复杂、不适合居家监测等不足。本文研究了头皮脑电图高频振荡信号可穿戴式测量方法,
能源安全与能源合作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领域与核心内容,理清沿线能源贸易结构演化特征对明晰“能源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方向与路径具有一定意义。论文基于2000—2018年沿线国家化石能源贸易数据及其对外经贸属性,借助贸易互补模型、复杂网络方法、GIS空间技术等手段,揭示了沿线能源贸易的产品结构、网络结构及空间格局演化特征,探讨了海上丝绸之路在中国能源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变动及互补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