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背景磁场下分子泵磁屏蔽体的设计与研究

来源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_007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目前正在研制一台230 MeV超导回旋加速器,该回旋加速器未来是安装于医院应用于质子治疗,采用了非常紧凑型的超导磁体结构设计.其分子泵所安装位置有非常大的漏磁场,其漏磁场强度达到1000 Gs,是分子泵安全运行阈值(50 Gs)的20倍,导致分子泵不能正常工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进行了分子泵磁屏蔽体的结构设计,以及3D有限元仿真分析计算,然后开展对不同分子泵磁屏蔽体内的磁场进行详细测量,结果表明磁屏蔽体内部的剩磁场均小于50 Gs,且分子泵实际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监测分子泵运行参数电流、轴承温度、转子温度、加速时间均与无磁场时运行参数一致.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实时心率对Revolution CT单个心动周期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形态学的可诊断性及有效辐射剂量(ED).方法 收集经Revolution CT冠状动脉成像检出左前降支MB-MCA受检者154例,记录即时心率分为Ⅰ~Ⅳ组,Ⅰ组43例(90 bpm).评价各组间MB-MCA的形态学及可诊断性,并分析ED的差异.结果 Ⅰ~Ⅳ组间MB-MCA的形态学主观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D分别为(2.04±0.75)mSv、(3.42±1.57)mSv、(2.67±1.00
碳纳米管(CNTs)优异的场致电子发射性能在开发冷阴极X射线管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研究表明,通过控制电子发射方式和提高CNTs阴极发射电流的密度和稳定性可显著提升X射线源的时空分辨能力,且能大幅降低射线管的尺寸和功耗,在高端生物医疗、无损检测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具有巨大潜在应用价值;但技术实现上仍存在CNTs阴极的可靠性、工作寿命和电流发射密度等瓶颈问题.因此,本文将从X射线产生原理出发,对比热阴极和冷阴极的电子发射原理,详细阐述CNTs冷阴极X射线管的技术优势;重点评述CNTs冷阴极电子发射性能与调控方法,
在柔性产业的引领下,柔性超高阻隔膜由于可以使器件免受水汽侵蚀,延长使用寿命,广泛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柔性面板、量子点显示、柔性光伏等行业.原子层沉积(ALD)技术是一种原子尺度的薄膜制备技术,沉积的薄膜均匀性好、纯度高、而且厚度精确可控,是超高阻隔膜的理想制备方法.本文总结了ALD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和沉积条件等.重点阐述了ALD技术制备单层、多层无机阻隔薄膜,以及有机/无机叠层阻隔薄膜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阻隔机理.同时提出有机/无机叠层结构是实现阻隔膜超低水汽透过率的有效手段.最后指出了原子层
本文结合复合镀膜设备及镀膜工艺特点,详细分析了复合镀膜设备镀膜工艺流程以及过程中容易产生能耗和污染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设备真空系统、工装和水冷系统、控制系统以及设备各个源的协同作用进行了系统设计,通过PLC和LabVIEW软件协同设计和实现了智能复合镀膜设备自动控制系统,以保证镀膜设备和工艺生产的稳定性及可靠性,从而提高镀膜产品的质量,节约能源,减少对大自然的污染物排放量.节能对比试验表明,与普通设备相比,智能复合镀膜设备一次抽真空过程就节约了电能约25kW·h,该智能复合镀膜设备控制系统能够很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