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面法优化紫贻贝免疫活性肽的制备工艺

来源 :中国海洋药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dy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紫贻贝免疫活性肽的酶解制备工艺.方法 本研究以紫贻贝(Mytilus edulis)为原料,选用5种不同的蛋白酶对其进行酶解,以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的相对增殖率和酶解液中活性肽的浓度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制备紫贻贝免疫活性肽(Mytilus edulis immunomodulatory peptides,MIP),同时采用CCK-8和中性红吞噬实验对其免疫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 实验数据表明,胰蛋白酶为最适蛋白酶,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43.7 ℃,pH 8.9,时间3.2 h,加酶量3000 U/g.在此条件下,100 μg/mL MIP对RAW264.7巨噬细胞的相对增殖率为92.4%.CCK-8结果显示,MIP对RAW264.7细胞无毒性作用且能显著促进细胞增殖.当MIP浓度为100 μg/mL时,中性红吞噬指数可提高至1.22.同时,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MIP可以刺激细胞分化形成伪足,细胞形态以不规则多边形为主.结论 MIP对RAW264.7细胞具有较好的免疫调节活性.
其他文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以持续存在呼吸系统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2020年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第三位[1],我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40岁及以上人群中本病的患病率高达13.7%[2],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慢阻肺的治疗目标在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发生频次,延缓病情进展.当前临床上主要治疗药物有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物及其复合制剂等,吸入疗法作为慢阻肺治疗的首选给药方式[1].
期刊
患者进入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通常是由于两方面原因,一是需要机械通气,二是需要相比于普通病房更严密的监测和照护.机械通气作为一种重要的生命支持手段,为危重症患者原发疾病的治疗创造了条件和争取了时间,它不仅保证了患者充分的通气和氧合,而且对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以及改善内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机械通气本身、机械通气过程中镇静剂或肌松剂的应用以及患者卧床和制动等常引起一些并发症[1-2],特别是对需要长时间机械通气的患者.
期刊
目的 探讨波长595 nm脉冲染料激光联合他扎罗汀乳膏和百癣夏塔热片对寻常痤疮患者皮脂分泌状况、血清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及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雌二醇(Estradiol 2,E2)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寻常痤疮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患者各40例,其中A组仅采用脉冲染料激光治疗;B组采用脉冲染料激光联合他扎罗汀乳膏治疗;C组采用脉冲染料激
目的 观察不同能量激光对兔肺组织间热消融效果,以及活体和死亡状态对兔肺组织消融效果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7只,以存活状态下兔的左侧肺作为活体消融组,以处死后兔的右侧肺作为死亡消融组.活体消融组,在CT引导下,采用激光功率3.5 w/能量800 J、激光功率3.5W/能量1200 J对左侧肺行双针双点激光消融;死亡消融组,采用相同光剂量对右侧肺组织行激光消融,观察消融后即刻肺组织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成功消融6只实验兔,22个消融灶.活体消融组:能量800 J组的消融灶平均体积(179.9±25.0)
目的:调查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护者的知觉压力情况,为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康复预防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0年1月1日至2月29日,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北京市、四川省、福建省、吉林省的5个调查点的2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护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知觉压力量表(PSS-10)对照护者知觉压力进行横断面调查,对结果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并对不同类别间人口学变量的分布差异进行检验,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照护者知觉压力的影响因素.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护者可分为C1“低压力-低能力型”(
目的 评估核素磷32联合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增生性瘢痕免疫应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增生性瘢痕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7例.观察组采用核素磷32联合PDT治疗,光敏剂为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光照能量密度128 J/cm2,光照距离15 cm,每次照射时间20 min,每10d进行一次治疗,四次为一个疗程;核素磷32贴2次,每次维持1个月.对照组仅行PDT治疗
随着医疗器械的不断发展和手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多数腹部手术患者恢复后,均可顺利拔出留置的胃管.腹部外科手术的患者,在术前或术中留置胃管,术后通过持续胃肠减压,可避免胃肠道胀气,减少胃液对吻合口的刺激,从而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和促进患者消化道功能的恢复.绝大部分患者,在胃肠道功能恢复后,均可顺利拔出胃管,仅有极少数患者,存在胃管滞留无法拔出的情况,虽然发生率低,但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存在着二次手术的可能.目前,临床上因胃管滞留拔出困难的报道较少[1],而针对胃管滞留拔出的微创治疗尚缺乏报道.为寻找一种微创
期刊
目的 观察超脉冲CO2激光联合自拟祛白汤治疗外阴白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0月,外阴白斑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激光组、中药组和传统组,每组患者各40例.激光组采用超脉冲CO2激光治疗联合内服自拟祛白汤,激光治疗能量密度45~55 mJ/个脉冲,每月1次;祛白汤每日一剂,早晚分服,连续治疗3个月;中药组采用维生素E软膏和2%丙酸睾丸酮鱼肝油软膏涂抹,外加内服自拟祛白汤治疗3个月;传统组仅采用维生素E软膏和2%丙酸睾丸酮鱼肝油软膏涂抹治疗3个月.三组治疗后1个月,判定各
目的 通过开放视光教学实验室进行眼视光实践技能评价与反馈,探索构建具有视光特色的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眼视光学专业本科生48人,按照入学年份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23人,2018级学生,使用开放视光教学实验室;对照组25人,2017级学生,未使用开放视光教学实验室.比较两组学生阶段性实践技能考核结果,并向实验组学生进行满意度调查,评估构建开放性视光教学体系的效果.结果 (1)实践技能考核评价情况,两组验光学实践操作成绩分别为实验组(82.6±5.3)分、对照组(78.9±3.6)分;
目的 观察波长640 nm红光用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康复诊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1年1月,阑尾炎患者8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照组患者42例,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45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应用波长640 nm的红光治疗,治疗功率12W,照射时间20 min,功率密度80 mW/em2.比较两组术后2和4d炎症指标改变和康复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炎症指标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C-反应蛋白(C-re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