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新教师的角色转换

来源 :教书育人·大学频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hw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宇飞(黑龙江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在这个教学改革步伐日益加大的新世纪,刚刚走出校门的新教师面临着一个挑战:双重角色转换。第一重转换是由昔日的学子变为今日的教师,这不仅是一种身份的转换,更是知识技能向教育教学能力的转化;另一重转换是由传统型教师向现代型教师的转换,这是一种深层次的角色转换。在现代教育结构中,教师不应仅仅是知识传授者,而更应是学生学习环境的创造者和学习机会的促进者。
  这种深层角色转换虽然是更高一层的要求,但对新教师来说十分重要。“美国教育学者布什(R·N·Bush)认为:一个教师头几年的教学实践对他今后能够成就的效能水平有重要影响。”[1]大量的研究也表明,教师职业生涯的头几年是决定其一生专业素质的关键时期。所以新教师在登上讲台的那一刻,就应该树立正确的角色观念,完成现代教师的角色转变,这样才能成长为一位优秀的教师,适应时代的要求。
  新教师要顺利完成角色转变,首先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
  
  教师的角色意识,首先是教师对自己职业职责的自觉认识。“在技术型教师观下,教师被看作是依照一定的教学程序进行操作的技术人员,他们只需用别人设计好的课程达到别人设计好的目标即可。也就是说,他们只需关心已给定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在各种可能的完成途径中,确认哪一些具有相对更大的效用,以便在实践中予以选择和运用……与技术型教师不同,反思型教师将注意力转向了教育的目的、教育行为的社会与个人后果、教育的伦理背景以及教育方法与课程的原理基础等更广泛的教育问题;转向了所有这一切与其课堂实践之间的密切关系上。”[2]是做传统的技术型教师还是做现代的反思型教师,这是新教师首先要明确的问题。
  其次是教师对自己职业意义的自觉的认识。必须明确自己所肩负继承的传播人类文化成果和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接班人的神圣使命。这样才能具有职业成就感,才能有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是新教师顺利完成双重角色转换的前提条件。
  
  二、具备过硬的教学能力
  
  这是新教师完成角色转换的关键环节。知识老化速度的加快和在校所学知识与实践需要的差距,使新教师面临重新构建知识结构的任务。但知识结构的完善、知识水平的提高只是提高教学能力的一个前提。新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把所学知识形象生动地讲授出来,如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
  首先,要做好课前的备课工作。教师要融汇贯通,把教材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自身的知识。但仅限于此还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对自己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反应做出预期,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步骤;设计好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具体化和形象化,以学生容易理解和感兴趣的方式传授给他们。只有充分备课才能顺利完成课堂教学。
  其次,要做好课堂管理。教师要根據课堂上出现的各种实际变化,针对学生的反应,对教学内容、程序作出相应的调节和增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但新教师却缺乏相应的课堂驾驭能力,只一味地把自己准备的内容讲出来,采用填鸭式教育,课堂上形不成师生互动,这就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另外,还有的新教师过分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结果失去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课堂上一盘散沙,知识点凌乱,这样也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牢记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在激发他们求知欲和创造欲的同时,一定要进行有效引导。
  最后,要注重课后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反思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近年来教师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反思就是指教师着眼于自己的活动过程,对自己教学的行为、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反省。“波斯(G.J.Posner,1989)提出了一个教师的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3]那么,教师应怎样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呢?“布鲁巴赫(J.W.Brubacher,1994)等人提出课后备课、反思日记、观摩分析、职业发展、行动研究等五种反思的方法和途径。”[4]反思教学实践的目的在于增加教师的理性自主,使教师的成长始终保持一种动态、开放、持续发展的状态。
  
  三、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
  
  “已有研究发现,在与人打交道的工作中,教师的职业压力高于平均水平。”[5]新教师刚从学生时代走过,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发现,实际的教学与他们想像中的大相径庭。现实中的大量例子表明,绝大多数新教师在此阶段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现代型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的伦理背景等更广泛的教育问题,无疑比只需关心给定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的传统型教师承受更多的压力。面对压力,在入职阶段,许多新教师会有严重的挫败感,并最终放弃他们的教学生涯。因此,新教师完成角色转换的关键一环是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
  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要理智地看待一切困难,保持情绪稳定,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拥有自信心。专家型教师之所以成为专家型教师,其原因正在于他们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充满信心,因而他们能冷静地看待一切挫折,能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新教师只有从信念上改变了,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充满信心,才能对教学抱积极的态度,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自己,以积极的方式对待学生,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使之适应学生的需要。
  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有明显的个人特征,它不是一个把现成的某种教育知识或教育理论学会之后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简单过程。如何完成角色转换,是每一位新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而真正能够进行角色转换的也只有教师自己。愿每一位新教师都成长为善教育、精教学、能科研的适应21世纪教育的一流教师。
其他文献
薛亚萍(江南大学师范学院)    一、问题的提出     青少年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生理、心理方面都出现了新的特点,具体而言,其神经系统的发展出现了兴奋强、抑制弱的特点;情绪具有易感性、情绪反应强烈,容易产生激情;与成年人相比,意志力较薄弱,易受暗示,自制力较差。青少年特有的这些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面临困难时更易产生挫折感,并且挫折反应更为强烈,遭遇挫折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紧张、压抑等消极
刘爱章(菏泽学院党委办公室)    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以往高师院校理科教育过分强调教育的功利性和实用性,片面强化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和削弱了理科学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致使高师院校理科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发生了偏差,很难培养出时代需要的、适合中小学素质教育要求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理科教师。因此,加强高师院校理
蒋颀(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4级研究生)    一、开放的信息环境    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和“信息高速路”的建设,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文献信息领域的应用,形成了一个开放的信息环境,使信息的存贮形式、服务形式和利用手段等都发生了彻底的变革。信息化使得资源可共享,交流合作易于实现,学习时空不受限制,具体表现有:  (1) 信息载体多元化。随着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类书刊作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黄艺羡黄庆胜(福建漳州师范学院政法系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且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中华民族有着灿烂而辉煌的文明。在这漫长的历史演进中,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社会环境和电视播出平台,提出2018年纪录片拍摄选题和播出的几个着眼点,认为要关注重大节庆、重大事件,社会需要什么,我们就拍什么;拍什么显示了各媒体及制作机构的“性格”及审美的不同;纪录片是人类生存之镜,应关注民生、对接地气;有关各方应一起做新时代的记录者和传播者。  【关键词】拍什么;移民文化;海派;京味;渝派  纪录片拍什么?怎么拍?以及拍得怎么样?这三句话差不多代表了
周金林(浙江杭州财税会计学校)    在德育工作中落实对学生的全方位保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实施后,对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提出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在不断深化,对青少年教育日益重视,但从我们的实际情况看,对于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学生权利的保护,我们的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落实还不够,具体制度和措施还很不完善,所以在校园内还经常出现对青少年
李永华(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院)    一、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  开展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意义    (一)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面对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严峻挑战和世界高新技术武器的不断发展,部分发达国家限制和控制对我国的高科技出口,这要求高等学校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武器的研制和开发。高等学校应当承担起历史的重任,这就要求高等学校不断为国防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持。但是,由于国家发
冯展极王淑萍(黑龙江大庆师范学院外语系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    对高师英语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评价是《英语教学法》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导向和教育作用,对于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对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评价在评价的目的、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甚至许多项目是空白。如没有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则可能导致评价内容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