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云南西双版纳的大花哥纳香(Goniothalamus griffithii Hook.f.et Thoms)茎皮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用IR,UV,MS,1HNMR,13CNMR光谱鉴定化合物.结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云南西双版纳的大花哥纳香(Goniothalamus griffithii Hook.f.et Thoms)茎皮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用IR,UV,MS,1HNMR,13CNMR光谱鉴定化合物.结果:得到2个化合物,分析鉴定为:10-氨基-4-羟基-3,8-二甲氧基菲-1-羧酸内酰胺(Ⅰ),命名为大花哥纳香碱Ⅰ;3,4,5-三甲氧基苯-1-O-β-D-葡吡喃糖苷(Ⅱ).结论:Ⅰ为新化合物,Ⅱ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其他文献
血清学试验中,抗体放散试验是较常用的方法.由于抗原抗体的结合可由物理或化学方法解离,因此常规应用热放散或乙醚放散等方法,但这些方法或时间较长、或步骤繁琐.笔者用微波
为观察大块冷冻同种异体骨移植后免疫功能的改变及预后,对13例恶性骨肿瘤瘤段切除后的骨缺损10.8~19.4cm(平均为14.6cm),分别采用冻冷异体松质骨段移植的髋关节加压融合术(6例
目的 比较切皮前硬膜外小剂量氯胺酮与芬太尼的超前镇痛效应。方法 48例择期下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且,每组16例,分别在切皮前硬膜外注入芬太尼25μ(Ⅰ组),氯胺酮30mg(Ⅱ组)0.9%生理盐水0.5ml(Ⅲ组)。术后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合理剂量。方法 :2 10例有用药指征的孕妇随机分为 3组 ,均采用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 2 5μg组 :2 5μg ,q 4h ;50 μg
目的 探讨免疫耐受在移植领域的应用前景,建立猪节段性小肠移植免疫耐受模型.方法 12只幼猪为受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另选体重相近的异性猪为供者,实验组用供者骨髓细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不应刻意追求外在的表现形式,矫揉造作而成,而需本色的演绎创设本色课堂,还数学生命颜色,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具有“数学味”.
为了探讨喉鳞癌中 p5 3基因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应用 PCR- SS-CP银染系统检测 6 0例喉鳞癌新鲜组织中抑癌基因 p5 3基因第 7外显子的突变情况
通过对 2 6例小肠原发性肿瘤的临床资料、X线征象的分析 ,提出其主要X线表现及诊断要点 :①充盈缺损 ;②肠腔狭窄 ;③肠壁僵硬、粘膜破坏 ;④肿瘤性肠套、肠梗阻 ;⑤肠腔蠕动
目的讨论前颅窝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经CT检查和手术治疗的26例患者,根据CT分为3种类型.手术采用急诊减压、颅底重建、硬脑膜修补、视神经管减压等方式.结果仅1例术
脑卒中患者除了一侧肢体功能障碍外,还往往出现认知、言语、心理、社会等障碍。导致患者的ADL能力、家庭生活能力、学习、工作及娱乐活动能力下降。OT强调将患者视为一个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