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果杨NAC128基因在次生壁形成中的功能

来源 :林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rer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克隆并鉴定与毛果杨次生壁形成相关的NAC(NAM,ATAF1/2,CUC2)转录因子,在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过量表达分析转基因植株表型及下游调控网路,解析该基因调控杨树次生壁组分生物合成的作用机制,为利用该基因进行林木种质创新奠定基础.[方法]基于前期转录组数据,克隆到1个在毛果杨茎中高表达的NAC转录因子PtrNAlC128.利用qRT-PCR技术分析PtrNAC128在毛果杨根、茎、叶中的相对表达量.构建35S::PtrNAC128-GFP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毛白杨;利用基因枪法将PtrNAC128-GFP融合蛋白在烟草叶片中进行瞬时表达,而后对PtrNAC128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对毛白杨转基因植株和野生型植株的横切面切片染色观察,并通过qRT-PCR检测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及调控次生壁各组分生物合成的NAC、MYB转录因子的表达差异,解析过表达PtrNAC128对杨树次生壁各组分的影响.[结果]毛果杨PtrNAC128与拟南芥ANAC075聚在一支,具有典型NAC结构域和完整的C端激活区.qRT-PCR结果表明rnPtrNAC128在毛果杨根、茎、叶中均有表达;在老茎中表达最高,是嫩叶中的23.49倍;在嫩茎中也有较高表达,是嫩叶的11.44倍.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PtrNAC128定位于细胞核内.PtrNAC128过表达毛白杨转基因株系,次生木质部显著增厚,达到野生型的1.42~1.51倍;木质部细胞层数增加,约为野生型的1.22~1.31倍;转基因株系Klason木质素含量较野生型植株增加12%~22%,纤维素含量较野生型植株增加7.4%~13.1%,但半纤维素含量无显著差异;qRT-PCR检测结果表明,PtrNAC128显著提高木质素和纤维素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以及部分次生壁相关NAC、MYB转录因子的表达.[结论]毛果杨PtrNAC128通过激活木质素和纤维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基因及转录因子调控次生壁组分合成.
其他文献
【目的】在土壤母质和气候相似背景下,探讨天然次生林内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活性有机碳氮含量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以加深对天然次生林更新过程中土壤有机碳氮储量及其活性组分含量变化的认识。【方法】在川西米亚罗镇夹壁沟林区,选择3种20世纪60年代采伐后经自然更新形成的天然次生林(青榨槭+糙皮桦+红桦阔叶林,ABB;红桦+青榨槭+岷江冷杉针阔混交林,BAA;岷江冷杉林,AFF),采用相邻样地比较法探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