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煤矿安全性能是煤矿企业和煤矿管理部门最为关注的问题知识,但是由于我国大多数地方煤矿的发展时间较短、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再加上机电职能部门的不作为,使得大多数地方煤矿企业都存在设备不到位、管理不到位、技术手段落后、施工人员素质不高和机电培训形式化等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就地方煤矿机电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煤矿机电;管理体制;问题;对策
一、地方煤矿机电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机电管理部门职能失效。
谈到机电管理部门,可能在任何一个地方煤矿,都会设置机电管理部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机电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任务是生产,所以管理监督的职能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再加上一些企业,为了减少投入,对于机电管理部门进行最大程度的人员压缩,导致很多煤矿机电管理部门成为形式,在实际安全生产中很难发挥作用,另外,领导的不重视也导致管理作用的形式化。
(2)机电标准化作业的重视程度不够。
机电标准化作业本身应该有专职的工作人员来完成,但是在许多地方企业,为了加快工作人员的工作速度和盲目的扩大生产,导致专业人员人数严重不足,所以不具有上岗资格的人员从事相关的作业的现象较为普遍,这样在实际工作中疏忽和遗漏的现象就经常发生,对于安全而言埋下了众多隐患。
(3)监督管理不到位。
对于煤矿企业而言,安全性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但是很多地方煤矿企业从各种机电设备的采购、设备的相互搭配选择、设备的验收、设备的安装、设备的使用、设备的维护、设备的维修保养及设备的报废等整个过程理应有完整的管理措施,但是往往这些现有的规章制度都变成了一纸空文,比如说不合格的设备也能验收通过、设备安装调试缺乏必要的检查以及维护的不定期等现象还较为普遍,甚至一些地方还出现报废设备继续使用等危险现象。
(4)人员素质相对较低。
对于很多地方企业而言,机电管理人员素质相对较低,所以这些技术管理人员因为自身对于企业生产的环节和相关知识都掌握不清楚,更谈不上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去指导生产,所以自身对于机电管理的不清楚导致一些人员在施工和管理中,喜欢走捷径。
(5)技术力量教薄弱。
对于煤矿企业而言,拥有一批业务能力较强,技术精湛的施工人员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一些地方煤矿企业,由于施工技术人员的严重不足和缺乏,所以在人员选配上,基本上没有可以选择的余地,这就导致了在施工中,技术指导变成了空话,很多情况下都是技术工作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来参与和指导年轻工人的,这种经验虽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员工素质的提升,但是依然无法解决一些必须依靠紧密测算才能完成的具有科学依据的测试和勘探。
(6)设备的陈旧和更新不及时。
设备是煤矿企业施工必不可少的,很多地方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所以对于一些可以有替代产品的设备都采取拖延购买或者租借的方式,甚至采取回避的态度,这种做法势必会影响施工作业的进展,所以为了不延期,工作的加班就成为了家常便饭,在没有很好的保障体制和激励机制下,一些经验丰富和技术娴熟的人员就会选择离开,这进一步削弱了一些企业的施工能力。
(7)资金匮乏也是制约煤矿机电管理的重要因素。
很多地方煤矿因为收到资金的困扰,往往在设备使用和购买上都很为难,往往只能购买和使用最低标准的设备数目,再加上施工场所的变动相对比较频繁,所以设备的耗损相对比较厉害,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维护的费用和数量。
2.对策研究
(1)重视和加强管理是提高机电管理水平的第一步。
对于煤矿领导而言,只有高度重视机电管理,才能从整个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机电管理成为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而不仅仅是一个摆设,在管理中,我们提倡地方煤矿企业应该积极的与周边先进的煤矿企业进行定期的挫伤和学习交流,学习其他企业在机电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从而提升自身企业的管理水平。
(2)建立和规范标准化作业管理。
对于机电管理部门而言,应该对于机电人员的技术指导能力和标准化作业能力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对于技术匮乏和标准不达标的人员应该积极的进行培训,对于技术娴熟的人员应该积极的进行奖励,这样才能把标准化工作在整个企业迅速展开。
(3)建立和健全规章管理制度。
在提倡人性化管理体制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注重制度的实施和执行情况,对于机电管理部门而言,应该对于设备的使用、设备的维护、设备的管理、设备的操作、人员的责任制、事故的处理等等方面的问题指定合理有效的规章管理制度,让每一个环节都能做到有制度可依。
(4)建立技术人员定期培训制度,把提高人员技术素质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做。
对于机电管理技术人员,企业在要求人员责任和义务承担的同时,还应该把人员的继续深造和培训作为企业发展的必须过程,只有通过各种定期培训,让技术人员掌握最新的技术和理念,才能促使企业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对技术人员的分工也应该更加的明确,这样一方面可以提升人员的责任心,另外一方面还可以对人员的分工更加的明确,利于管理。
即使有再先进的设备,也必须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来操作,所以帮助每一个人员掌握这些技术就成为煤矿企业基础工作内容之一,也是机电管理部门应该注重的一项工作,对于培训人员而言,通过音响设备、多媒体技术把新的理论知识传授给每一个人员,再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实践,这样才能在工作中活学活用,达到培训的目的,而不仅仅是一个过程。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方煤矿机电管理必须从根本抓起,始终把安全作为作为生产的中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机电管理中努力做好每一步,才能真正的实现安全和高效。
参考文献
[1]董晓钧.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 促进矿井安全生产[J].装备制造技术.2008年05期
[2]宋衛军.煤矿机电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浅析[J].硅谷.2008年16期
[3]周多慧.冯德清.煤矿机电管理与安全生产[J].科技信息.2009年19期
关键词:煤矿机电;管理体制;问题;对策
一、地方煤矿机电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机电管理部门职能失效。
谈到机电管理部门,可能在任何一个地方煤矿,都会设置机电管理部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机电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任务是生产,所以管理监督的职能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再加上一些企业,为了减少投入,对于机电管理部门进行最大程度的人员压缩,导致很多煤矿机电管理部门成为形式,在实际安全生产中很难发挥作用,另外,领导的不重视也导致管理作用的形式化。
(2)机电标准化作业的重视程度不够。
机电标准化作业本身应该有专职的工作人员来完成,但是在许多地方企业,为了加快工作人员的工作速度和盲目的扩大生产,导致专业人员人数严重不足,所以不具有上岗资格的人员从事相关的作业的现象较为普遍,这样在实际工作中疏忽和遗漏的现象就经常发生,对于安全而言埋下了众多隐患。
(3)监督管理不到位。
对于煤矿企业而言,安全性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但是很多地方煤矿企业从各种机电设备的采购、设备的相互搭配选择、设备的验收、设备的安装、设备的使用、设备的维护、设备的维修保养及设备的报废等整个过程理应有完整的管理措施,但是往往这些现有的规章制度都变成了一纸空文,比如说不合格的设备也能验收通过、设备安装调试缺乏必要的检查以及维护的不定期等现象还较为普遍,甚至一些地方还出现报废设备继续使用等危险现象。
(4)人员素质相对较低。
对于很多地方企业而言,机电管理人员素质相对较低,所以这些技术管理人员因为自身对于企业生产的环节和相关知识都掌握不清楚,更谈不上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去指导生产,所以自身对于机电管理的不清楚导致一些人员在施工和管理中,喜欢走捷径。
(5)技术力量教薄弱。
对于煤矿企业而言,拥有一批业务能力较强,技术精湛的施工人员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一些地方煤矿企业,由于施工技术人员的严重不足和缺乏,所以在人员选配上,基本上没有可以选择的余地,这就导致了在施工中,技术指导变成了空话,很多情况下都是技术工作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来参与和指导年轻工人的,这种经验虽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员工素质的提升,但是依然无法解决一些必须依靠紧密测算才能完成的具有科学依据的测试和勘探。
(6)设备的陈旧和更新不及时。
设备是煤矿企业施工必不可少的,很多地方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所以对于一些可以有替代产品的设备都采取拖延购买或者租借的方式,甚至采取回避的态度,这种做法势必会影响施工作业的进展,所以为了不延期,工作的加班就成为了家常便饭,在没有很好的保障体制和激励机制下,一些经验丰富和技术娴熟的人员就会选择离开,这进一步削弱了一些企业的施工能力。
(7)资金匮乏也是制约煤矿机电管理的重要因素。
很多地方煤矿因为收到资金的困扰,往往在设备使用和购买上都很为难,往往只能购买和使用最低标准的设备数目,再加上施工场所的变动相对比较频繁,所以设备的耗损相对比较厉害,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维护的费用和数量。
2.对策研究
(1)重视和加强管理是提高机电管理水平的第一步。
对于煤矿领导而言,只有高度重视机电管理,才能从整个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机电管理成为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而不仅仅是一个摆设,在管理中,我们提倡地方煤矿企业应该积极的与周边先进的煤矿企业进行定期的挫伤和学习交流,学习其他企业在机电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从而提升自身企业的管理水平。
(2)建立和规范标准化作业管理。
对于机电管理部门而言,应该对于机电人员的技术指导能力和标准化作业能力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对于技术匮乏和标准不达标的人员应该积极的进行培训,对于技术娴熟的人员应该积极的进行奖励,这样才能把标准化工作在整个企业迅速展开。
(3)建立和健全规章管理制度。
在提倡人性化管理体制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注重制度的实施和执行情况,对于机电管理部门而言,应该对于设备的使用、设备的维护、设备的管理、设备的操作、人员的责任制、事故的处理等等方面的问题指定合理有效的规章管理制度,让每一个环节都能做到有制度可依。
(4)建立技术人员定期培训制度,把提高人员技术素质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做。
对于机电管理技术人员,企业在要求人员责任和义务承担的同时,还应该把人员的继续深造和培训作为企业发展的必须过程,只有通过各种定期培训,让技术人员掌握最新的技术和理念,才能促使企业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对技术人员的分工也应该更加的明确,这样一方面可以提升人员的责任心,另外一方面还可以对人员的分工更加的明确,利于管理。
即使有再先进的设备,也必须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来操作,所以帮助每一个人员掌握这些技术就成为煤矿企业基础工作内容之一,也是机电管理部门应该注重的一项工作,对于培训人员而言,通过音响设备、多媒体技术把新的理论知识传授给每一个人员,再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实践,这样才能在工作中活学活用,达到培训的目的,而不仅仅是一个过程。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方煤矿机电管理必须从根本抓起,始终把安全作为作为生产的中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机电管理中努力做好每一步,才能真正的实现安全和高效。
参考文献
[1]董晓钧.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 促进矿井安全生产[J].装备制造技术.2008年05期
[2]宋衛军.煤矿机电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浅析[J].硅谷.2008年16期
[3]周多慧.冯德清.煤矿机电管理与安全生产[J].科技信息.2009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