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草地类型和海拔对濒危藏药独一味生长繁殖特征的影响

来源 :广西植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z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探讨高寒草地类型和海拔对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生长与繁殖特征的影响,在玛曲三种草地类型和三个海拔梯度下进行随机样方调查和样品收集,并对独一味的生长和繁殖特征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不同草地类型中,独一味地上部特征表现为高寒沼泽化草甸>高寒山坡草甸>高寒灌丛草甸,地下部特征表现为高寒沼泽化草甸>高寒灌丛草甸>高寒山坡草甸;(2)独一味生长繁殖特征随着海拔的升高而下降;(3)不同草地类型和海拔下,独一味有性繁殖结构的投入与植株大小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而无性繁殖投入与植株大小间不存在相关性;(4)不同草地类型和海拔下,独一味两种繁殖方式间不存在相关性。综上结果表明:独一味资源分配方式受到草地类型影响,是与环境长期适应后的结果;有性繁殖的发生需要植株一定量的营养生长积累,而无性繁殖投入可能是植株固有特性,与植株大小无关;根茎芽无性繁殖可能发生在地上部破坏之后而非主动行为,两种繁殖方式间的无相关性是否会受到除草地类型和海拔以外的其他因素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药用植物,高寒草地类型,海拔,生长与繁殖特征,根茎芽
  中图分类号:Q9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142(2021)08-1346-08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alpine grassland types and altitudes on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traits of Lamiophlomis rotata, random quadrat investigation and sample collection were conducted under three grassland types and three altitude gradients in Maqu, and the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traits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The traits of aboveground parts were alpine swamp meadow > alpine hillside meadow > alpine shrub meadow, and the traits of the underground parts were alpine swamp meadow > alpine shrub meadow > alpine hillside meadow; (2) The traits were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altitude; (3) In different grassland types and altitude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exual reproduction structure and plant size, but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sexual reproduction and plant size; (4) In different grassland types and altitudes,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reproduction modes. All the abov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is affected by grassland types, which is the result of long-term adaptation to the environment; The occurrence of sexual reproduction requires a certain amount of vegetative growth accumulation, while the asexual reproduction may be th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s, independent of plant size; The asexual propagation of rhizome bud may occur after the destruction of the aboveground rather than the active behavior. Whether the un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propagation modes would be affected by other factors needs further study.
  Key words: medicinal plant, alpine grassland types, altitude,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traits, rhizome bud
  獨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为唇形科(Lami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原属糙苏属(Phlomis L.),现已从该属中分离成为独一味属(Lamiophlomis Kudo)的唯一物种。独一味花序高2.5~10 cm,直根系,叶片4~6片,辐状两两相对,贴地而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藏、青海玉树果洛地区、甘肃甘南、四川西部,零星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在国外的尼泊尔、不丹和锡金也有分布(祝聪等,2018)。独一味是一种重要的民族药资源,该药材先后记载于藏医著作《月王药诊》《四部医典》《晶珠本草》中,迄今已有1 200年的历史,独一味药材表面枯黄色或黄褐色,质坚硬、干枯、气腥臭,性甘、苦、平,归肝经;具活血止血、祛风止痛之功效,用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风湿痹痛以及黄水病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目前,全国仅甘肃独一味制药企业对独一味药材的年需求量就达1 000 t以上。市场对独一味巨大的药用需求和其有限的资源现状之间的矛盾,使其在2000 年就已被列为一级濒危藏药品种(李隆云等,2002)。   现有文献表明,独一味因为受到花序结构、花柱型态、花大小、种子休眠的限制,导致有性繁殖成功率很低(Jin et al., 2011;金兰等,2016),学者们通过打破种子休眠(Jin et al., 2011)、促进花粉萌发(金兰等,2012)、控制光照(张亚娟等,2007)等方式提高其有性繁殖成功率,或通过增加幼苗抗性(蔡子平等,2009)和与其他农作物间作(何淑玲等,2012)等方式提高后代成活率。但目前独一味药材主要来源依然是野生品种,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下该物种并没有灭绝,这意味着独一味必然会通过其他途径来弥补有性繁殖的不足。
  尽管有学者认为独一味不存在克隆繁殖现象(刘继梅,2006),但更多研究发现,独一味存在的根茎芽可供翌年发育(孙辉等,2012;金兰,2016),因此,独一味的繁殖体系中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是共同存在的。已有文献表明,独一味根茎芽的出现不是显而易见的现象,因此,根茎芽在什么环境条件下产生、与植株大小间的关联、与有性繁殖间的关系都成为了值得深究的问题。了解独一味对野外环境的适应性和不同繁殖方式与环境间的关系,对今后人工引种栽培具有指导意义。
  本文以野生独一味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随机样方调查和样品取样分析,具体探讨以下问题:(1)草地类型和海拔因素是否对独一味的生长与繁殖特征有影响;(2)草地类型和海拔因素下其繁殖特征与植株大小间的关系如何;(3)草地类型和海拔因素下其两种繁殖特征间的关系如何。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地概况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分布区域广阔,区域气候与人类活动干扰差异较大。该实验地点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102°4′12″ E、33°59′56″ N)附近,该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黄河第一弯。其东南部与四川省比邻,西南部和西部与青海省接壤。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属典型的高寒湿润的高原气候,地表开阔,多风,每年八级以上的大风有50多天;年平均气温为1.2 ℃,年最冷月(一月)平均温度为-10 ℃,极端最低温度为-29.6 ℃,年最热月(七月)平均温度为11 ℃,极端最高温度为23.5 ℃;年均降水量为620 mm;属典型高寒草甸植被类型(吴征镒,1980)。
  1.2 实验方法
  该实验于2019年7月在玛曲县附近对不同草地类型和海拔下生长的独一味进行5 m × 5 m的随机样方调查和样品采集,每个草地类型进行1~3次重复,海拔用手持GPS导航仪测定,另有编号4~6的地点样品购自当地药材收购商处(表1)。样品经兰州大学杜国祯教授鉴定为独一味。统计每个样方内独一味个体数及开花个体数,并随机挖取完整个体带回实验室,对采集样品和收购样品进行株高、根长、根粗、横叶展距、纵叶展距、叶片数、花序数、根茎芽数等指标的测定;样品经过烘箱80 ℃干燥24 h后用1/1 000电子天平测定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由于收购样品为牧民采挖,地下部结构不完整,不能用于评估根茎芽相关指标。在采挖过程中样品根部易断,因而用单位长度根生物量(g·cm-2)表示地下部生物量分配情况。叶展面积(cm2)=横叶展距×纵叶展距,用于估算叶面积情况。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SPSS Inc.,Chicago, IL)进行数据分析,为保证检测数据的方差齐性,在分析前对数据进行对数转换,转换后数据Levene’s test 均为P>0.05。探讨高寒草地类型和海拔对独一味生长与繁殖特征的影响,采用一般线性模型(GLM)的one-way ANOVA,分析高寒草地类型和海拔对独一味的生长与繁殖相关指标的影响。不同因素间的平均值差异利用Tukey’s 检测法。为检测高寒草地类型和海拔对个体大小与无性结构或有性结构之间关系的影响,采用协方差分析(ANCOVA),其中高寒草地類型和海拔作为固定因子,个体大小作为协变量。采用偏相关分析,通过基株大小的控制,检测有性繁殖与克隆繁殖之间的关系。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寒草地类型对独一味生长与繁殖特征的影响
  调查发现,独一味生长群落常由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毛茛(Ranunculus japonicus)、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火绒草(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es)、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黄缨菊(Xanthopappus subacaulis)、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禾本科(Gramineae)植物等组成(表1)。
  高寒草地类型对独一味的株高(F2,50=3.739,P=0.034)、根粗(F2,50=22.731,P<0.000 1)、单位长度根生物量(F2,50=6.194,P=0.004)、根茎芽数(F2,50=3.403,P=0.042)、叶展面积(F2,50=3.344,P=0.044)、叶片生物量(F2,50=8.417,P=0.001)、花序数(F2,50=4.252,P=0.020)、花序生物量(F2,50=4.295,P=0.023)、地上部生物量(F2,50=8.641,P=0.001)均有显著影响,仅对叶片数(F2,50=2.120,P>0.05)无显著影响。独一味的株高、叶展面积、叶生物量、花序数、花序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均表现为高寒沼泽化草甸>高寒山坡草甸>高寒灌丛草甸;根粗、单位长度根生物量、根茎芽数表现为高寒沼泽化草甸>高寒灌丛草甸>高寒山坡草甸(表2)。
其他文献
摘 要:生長素输出载体在植物发育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生长素输出载体蛋白PIN1在农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的根和胚中的亚细胞定位尚不清楚。该研究首先分析了OsPIN1b和它的同源物的氨基酸序列特征,发现小麦(TaPIN1)、玉米(ZmPIN1b)和大豆 (GmPIN1b)中的PIN1序列与水稻的OsPIN1b序列分别具有61.5%、62.5%、61.9%的相似性。然后根据水稻‘日本晴’(‘
两性花植物花序内不同位置的性分配和繁殖成功一般存在差异,通常认为资源竞争、结构效应和交配环境是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为了研究雄性和雌性繁殖资源在花序内不同位置间的最优分配问题,该文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典型高山植物毛翠雀花为材料,通过比较花序内不同位置的花部特征和种子性状,对其花序内的性分配模式和雌性繁殖成功进行研究,并通过观察传粉者运动特点以及人工去花和补授花粉实验,探讨花序内资源竞争和交配环境对
摘 要:为更好地指导盆栽小菊的引种和栽培,筛选适宜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化生产应用的优良品种,该文以荷兰引进的30个盆栽小菊品种为研究对象,从观赏性和适应性两个方面选取22个评价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一套盆栽小菊园林应用综合评价体系。结果表明:(1)花色、花径、冠幅和观花期等4个评价指标权重值居前,是影响盆栽小菊观赏价值的关键因子。(2)利用该评价体系对30个盆栽小菊品种进行综合评价,将其
摘 要:厚樸为著名的传统药用植物,归于木兰科、木兰属,于我国广泛种植,其树皮、根皮、枝皮、叶片、花、果实均能入药或食用。为获取厚朴全基因组序列信息,该文以厚朴叶片DNA为材料,采用Pacbio Sequel第三代测序技术构建厚朴全基因组数据库,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获得的核苷酸序列进行组装、功能注释以及进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原始测序数据过滤后获得140.91 Gb三代数据,Read N50
目的探究老年结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老年结肠癌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POCD分为POCD组(62例)和非POCD组(238例)。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及手术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结肠癌患者腹腔镜POCD危险因素。结果POCD组年龄、术前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率均高于非POCD组,受教育年限低于非POCD组(P<0.
摘 要:外來入侵植物分泌的化感物质能够影响本地植物的生长生理特性,养分水平对入侵植物的化感潜力有重要影响。该文通过将番茄植株分别与同种番茄、南美蟛蜞菊、蟛蜞菊植株相邻原位种植,以15%、25%、50%、75%的Hoagland培养液模拟不同养分水平开展温室控制实验,探究在不同养分水平下入侵植物南美蟛蜞菊及其亲缘植物蟛蜞菊的化感作用对本地植物番茄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番茄在7
There are numerous valley farmlands o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CLP),where suffers from low soil quality and high risk of soil salinization due to the shallow groundwater table and poor drainage system.Currently,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processes and me
摘 要:為探究八仙山保护区不同类型森林群落的更新潜力、多样性程度以及稳定性水平,阐明三者间的关系,该文以保护区内油松林、蒙古栎林和油松-栓皮栎混交林(松栎混交林)3种不同类型天然次生林为对象,调查建群种径级结构和更新潜力,计算不同层次群落多样性,测定M. Godron稳定性,并采用主成分法建立评价模型。结果表明:(1)油松种群径级结构近似正态分布,处于成熟期,但幼苗较少;栓皮栎、蒙古栎以及阔叶杂木
基于Mie散射研究了带电粒子的散射特性,给出散射系数与表面电导率的关系,计算了不同面电导率粒子与非带电粒子的散射角,计算表明:对金属类粒子,带电后的散射影响不大;但带电介质类粒子如水球、冰球粒子,面电荷使面电导率达到一定量级时,对散射特性有明显的影响。与水球相比,冰球的散射系数振荡现象处于粒子尺度参数更大值,振幅更强,而当面电导率很大时,即携带更多电荷量时,两者散射效率近似相等,与同大小的金属球形粒子的散射效率接近。随着面电导率的增加,散射系数发生较大变化,但当电导率达到一定值时,散射系数趋于恒定。相对非
摘 要:大花鐵线莲是我国东北地区兼具优良观赏性状及药用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为了研究野生大花铁线莲在引种地的开花进程和传粉规律,探讨引种环境对其开花特性的影响,该文于2017—2018年间对大花铁线莲在个体、群体水平的开花物候和传粉特性进行了连续两年的观测和统计。结果表明:(1)大花铁线莲的群体花期在5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两年个体开花进程基本相似,均呈单峰曲线;群体始花期和末花期时间较短,而盛花期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