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子崖遗址虚拟博物馆开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9501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情况并不樂观,城子崖遗址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保护问题迫在眉睫。本文从城子崖遗址的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出发,引出文化遗址保护传承的新方法探寻;接着对城子崖遗址虚拟博物馆开发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了具体阐述;最后总结了城子崖遗址虚拟博物馆的开发从理论和实践具有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子崖遗址;虚拟博物馆;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引言
  山东省拥有以齐鲁文化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城子崖龙山文化便是其中之一。城子崖遗址的发掘和龙山文化的确认,证明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辉煌,有力的推翻了西方学者“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谬论;城子崖遗址中出土的众多文化遗物对于认识和研究中国早期文明提供了重要证据;另外,我国考古学者们在城子崖遗址的发掘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田野考古的工作方法,给予中国后来考古学的发展以深远的影响。
  (一)城子崖遗址的保护措施
  由于城子崖遗址所具备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对其的保护工作刻不容缓。自发掘以来,有关部门陆续对城子崖遗址展开了一系列的保护对策。包括竖立标志牌、请专业学者进行保护指导、出台保护文件和建设龙山文化博物馆等。
  (二)城子崖遗址保护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
  虽然有关部门对城子崖遗址保护做了许多工作和措施,但效果却差强人意,遗址的情况仍然不容乐观。目前城子崖遗址保护与传承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未发掘遗址区域的自然风化、已发掘遗址的保护力度不足、遗址保护的宣传不力,存在人为破坏、相关政策不够健全以及遗址的宣传展示缺乏创新性等。
  城子崖遗址作为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年代久远,并且面积庞大,保护起来困难重重。目前展示城子崖遗址的只有一座博物馆,形式单一,因此寻找遗址保护与传承新方法迫在眉睫。
  二、虚拟博物馆开发的必要性
  城子崖古国遗址的发掘,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对于认识和研究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对大众认识了解历史有巨大的教育意义。根据其保护与传承的现状,设计与开发“城子崖古国”遗迹虚拟博物馆展示系统有很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首先,城子崖遗址发掘区域与未发掘区域,保存现状不容乐观,如果不及时加以保护,历史遗迹的传承将受到很大阻碍,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可能无法看到城子崖遗址,只能通过图片、文字等历史资料来了解。
  其次,“城子崖古国”遗迹作为发掘的最重要的成果,其历史原貌在对上古历史的研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同时,也给人带来震撼的效果。但是遗址面积庞大,根本无法完全发掘,为了保护遗址不完全被破坏,也不能完全挖掘,所以遗址无法完全的展现在世人面前。虽然博物馆内请专家学者根据历史风貌,做了沙盘场景复原,但根本无法给人视觉上的冲击,无法让人体会到当时建筑的磅礴气派。因此需要另辟蹊径,将遗址原貌用另一种方式展示给参观学习者。
  三、虚拟博物馆开发的可行性
  “城子崖古国”遗迹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已经遭到风化和破坏,利用现代先进技术对其历史场景进行数字化,对破损的遗迹进行复原设计,可以很好的保护现有遗址的完整性,也能为参观者带来不一样的观感体验。
  (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为城子崖遗址的保护提供了契机
  通过3D建模虚拟漫游的操作,开发“城子崖古国”虚拟博物馆漫游展示系统,展示受实地和技术限制不能完全发掘的城垣遗址。使用虚拟数字技术向参观学习者展示古老城垣建筑,以及文明先祖们居住、生活、生产等场景。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在虚拟的场景中自己漫步,打破时间限制,更加全面细致、设身处地的感受当时建筑的磅礴,更加深切的体会历史的文明和精髓。
  (二)现代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为人们提供快捷方便的游览新体验
  之前人们如果要浏览相关文物和遗迹,只能去实体博物馆参观,极大的限制的参观的人数和时间。虚拟博物馆漫游展示系统的开发,可以使人们足不出户浏览历史文化,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提升人们生活文明水平的同时,极大的增加了历史文物和遗迹的宣传力度,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进一步推动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
  四、结语
  城子崖遗址虚拟博物馆的开发从理论和实践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更好保存龙山文化遗产
  龙山文化的保存状况不佳,如果将龙山文化的资料通过高清晰度扫描、数字化摄影灯手段将其信息和图片存储,建立数字化馆藏。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将这些地方文献永久保存下来。
  (二)更好地传播龙山文化知识
  龙山文化对中国文明起源时间、方式、途径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无论在时间和空间上数字博物馆更具优势,能改变传统数字博物馆信息资源使用和传播的方法。通过网络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并以新颖的体验和传播形式吸引更多观众,尤其是青少年更加多的人了解和学习龙山文化。
  (三)增强参观学习者的体验效果
  虚拟现实展示系统,通过其高品质的呈现形式,高交互的操作体验,激发了人们参观、体验真实场景的兴趣和愿望。在展示系统中可以将声音、图片、动画等多媒体信息同时展现给用户,拓展观众的想象空间,更容易形成用户的沉浸感和对展品相关文化的构思。
  参考文献:
  [1]张万春,何德亮.城子崖遗址与龙山文化[J].史前研究 ,2004(00).
  [2]曲轶莉.虚拟博物馆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J].北方文物,2014(3):103-105.
  作者简介:
  赵春燕(1992.01—),女,汉族,河北省邢台市,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在读硕士,教育技术学。
其他文献
在《推拿学》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对比,采用教学质量评价表和考试成绩的形式对比分析,探讨PBL案例教学法在《推拿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结果:PBL案例教学法在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本质上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演化与发展,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研究的理论基础应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人的本质理论、社会发展合力理论和教育系统理论。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凝练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本质上来说是马
本文首先分析了结构延性在抗震设计中的作用,然后详细的阐述了影响结构延性的主要因素以及结构延性的抗震设计。结构抗震的本质就是延性,提高延性可以增加结构抗震潜力,增强结构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样式,在其水平接受过程中有着独特的美学特征.接受对象具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接受对象的“第二文本”是对话与交流的体现;接受主体具有高
将游戏教学法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课堂,能够使英语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寓教于乐,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接受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本文就游
微处理器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微处理器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快来听外福来给大家介绍吧!像人的大脑一样外福来把微处理器比作人的大脑:人的大脑可以发出指令,指挥人体进
期刊
那是1974年9月,我刚升入小学五年级.开学时,我们班换了一位男班主任--伍老师.从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我们所有的任课教师都是女性,第一次有男老师给我们上课,我的心既有些紧张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剪力墙技术应运而生。在我国建筑工程中,剪力墙结构具有刚度大、用钢量小等优点广泛的运用于我国建筑结构设计
文章以目前核工业某研究院所产品采购控制的特点及现状为例,通过对产品采购过程的现状进行剖析,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总结了从事采购管理工作的经验并提出解决方法。 Taking
日常生活中,有一些人也许与你交往不多,甚至连面都没有见过,但是,你会被他影响一辈子,感动一辈子.对于我来说,杨小彦就是这样一个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