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干休所医疗保健。方法 选取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干休所医务人员对其进行健康饮食、烟酒控制、运动锻炼、规律作息、情绪疏通等医疗保健干预,并对效果统计分析。结果 全100例患者在干休所护理干预后生活方式明显改变,生活质量显著提升(P<0.05)。结论 干休所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具有重要意义,可降低该病高危因素,且患者容易接受、便于开展、效果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干休所护理 生活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4-0254-01
高血压是现代医学常见临床慢性疾病,能增加患者心、肾、血管的发病风险[1],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有一定几率引起患者死亡。临床证明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涵盖:遗传原因、高盐饮食、烟酒行为、缺少运动、情绪不安等。通过干休所医疗保健改变老年患者生活方式,有一定的病情抑制、改善之效,本文选取老年高血压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①对象选取:随机选取我部3个干休所2010年9月~2011年10月于174医院诊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②年龄分布:100例患者58~88岁不等,中位年龄80岁。③性别分布:男性患62例,女性患者38例。④病史情况:病程≤5年者12例;5年<病程<10年者32例;病程≥15年者56例。⑤全100例患者在年龄、性别、职业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研究价值。
2 干休所医疗保健
2.1 饮食指导
患者血压的升降与其饮食情况密切相关:①低盐饮食,限制患者的钠摄入,每日不得高于6g;②清淡饮食,保持患者日常饮食的清淡,以杂粮、粗粮等素食为主,辅以降压的木耳、芹菜、海带等,可适当摄入维生素C食品以促进机体代谢功能。③饮食规律,指导健康饮食规律,按时进食,不食辛辣,少量多餐。④以上指导由干休所医护人员及家属开展监督。
2.2 烟酒控制
吸烟可加速动脉硬化,提升高血压风险;饮酒与血压线性关联,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子。本组100例对象中,吸烟者16例,饮酒者22例全部实行烟酒控制教育:①普及烟酒摄入与高血压的内在关联,加强禁烟禁酒重要性认识。②对于长期嗜烟嗜酒者,为避免情绪波动,可缓慢减量,直至戒除。③以上指导教育由干休所医护人员及家属开展监督。
2.3 运动指导
运动与血压水平存在关联,合适的运动可提高患者心肺功能,消解不安情绪,调节患者免疫力。在本组对象中:①加强患者机体运动的重要性认知;②根据不同患者生理情况,确定合理的运动项目预计运动量。③运动循序渐进,且持之以恒。④对运动过呈中的血压密切监测,及时调整。⑤以上指导教育由干休所医护人员及家属监督。
2.4 规律作息
劳逸结合,充足的休息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使机体保持健康活力的必要条件,也是稳定血压的重要举措之一。本组100例患者中,44例存在作息时间不规律情况,28例存在严重睡眠不足情况,皆采取以下干预:①医护人员向其讲解合理作息的重要性。②合理安排工作、娱乐和休息时间,改善熬夜甚至通宵恶习。③以上指导教育由干休所医护人员及家属进行持续监督。
2.5 心理疏导
心理与情志调节在血压控制中意义重大:①加强患者对情绪控制的重要性认知;②讲解高血压及并发症的特点原理、治疗方法以及成功案例,让患者树立信心。③适当安排参与社区活动,保持平稳心态,避免激动情绪发生。④以上指导教育由医护人员及家属定期参与并监督指导。
2.6 统计学方法
在本研究中,数据均采用SPSS 13.0数据包进行分析,计数以率(%)表示,健康指导前后比较用x2检验,以P<0.05差异为存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患者生活方式的社区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在疾病知识、饮食情况、烟酒控制、身体锻炼、规律作息、情绪疏通等方面皆有显着改善,对高血压病情控制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明显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表1.
表1:100例高血壓患者社区护理干预前后生活方式情况报告(n,%)
4 讨论
血压与患者日常生活习惯息息相关,由于部分患者健康生活意识不高,一些长久生活积习难以改变,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高血压的诱发因素[2]。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干休所护理干预方式,在干休所医护、家属有机指导和监督后,患者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得到改善,血压升高的高危诱发因素得到控制。通过膳食指导、烟酒控制、运动锻炼、规律作息、情绪疏导等护理,患者的血压控制平稳,整体生活水平有显著提升,因此,干休所护理干预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控制与改善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陈希萍.高血压病病人社区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2,(22):1224.
[2]李荣.高血压病病人社区护理模式探讨[J].现代护理.2013,(20):2063.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干休所护理 生活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4-0254-01
高血压是现代医学常见临床慢性疾病,能增加患者心、肾、血管的发病风险[1],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有一定几率引起患者死亡。临床证明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涵盖:遗传原因、高盐饮食、烟酒行为、缺少运动、情绪不安等。通过干休所医疗保健改变老年患者生活方式,有一定的病情抑制、改善之效,本文选取老年高血压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①对象选取:随机选取我部3个干休所2010年9月~2011年10月于174医院诊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②年龄分布:100例患者58~88岁不等,中位年龄80岁。③性别分布:男性患62例,女性患者38例。④病史情况:病程≤5年者12例;5年<病程<10年者32例;病程≥15年者56例。⑤全100例患者在年龄、性别、职业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研究价值。
2 干休所医疗保健
2.1 饮食指导
患者血压的升降与其饮食情况密切相关:①低盐饮食,限制患者的钠摄入,每日不得高于6g;②清淡饮食,保持患者日常饮食的清淡,以杂粮、粗粮等素食为主,辅以降压的木耳、芹菜、海带等,可适当摄入维生素C食品以促进机体代谢功能。③饮食规律,指导健康饮食规律,按时进食,不食辛辣,少量多餐。④以上指导由干休所医护人员及家属开展监督。
2.2 烟酒控制
吸烟可加速动脉硬化,提升高血压风险;饮酒与血压线性关联,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子。本组100例对象中,吸烟者16例,饮酒者22例全部实行烟酒控制教育:①普及烟酒摄入与高血压的内在关联,加强禁烟禁酒重要性认识。②对于长期嗜烟嗜酒者,为避免情绪波动,可缓慢减量,直至戒除。③以上指导教育由干休所医护人员及家属开展监督。
2.3 运动指导
运动与血压水平存在关联,合适的运动可提高患者心肺功能,消解不安情绪,调节患者免疫力。在本组对象中:①加强患者机体运动的重要性认知;②根据不同患者生理情况,确定合理的运动项目预计运动量。③运动循序渐进,且持之以恒。④对运动过呈中的血压密切监测,及时调整。⑤以上指导教育由干休所医护人员及家属监督。
2.4 规律作息
劳逸结合,充足的休息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使机体保持健康活力的必要条件,也是稳定血压的重要举措之一。本组100例患者中,44例存在作息时间不规律情况,28例存在严重睡眠不足情况,皆采取以下干预:①医护人员向其讲解合理作息的重要性。②合理安排工作、娱乐和休息时间,改善熬夜甚至通宵恶习。③以上指导教育由干休所医护人员及家属进行持续监督。
2.5 心理疏导
心理与情志调节在血压控制中意义重大:①加强患者对情绪控制的重要性认知;②讲解高血压及并发症的特点原理、治疗方法以及成功案例,让患者树立信心。③适当安排参与社区活动,保持平稳心态,避免激动情绪发生。④以上指导教育由医护人员及家属定期参与并监督指导。
2.6 统计学方法
在本研究中,数据均采用SPSS 13.0数据包进行分析,计数以率(%)表示,健康指导前后比较用x2检验,以P<0.05差异为存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患者生活方式的社区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在疾病知识、饮食情况、烟酒控制、身体锻炼、规律作息、情绪疏通等方面皆有显着改善,对高血压病情控制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明显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表1.
表1:100例高血壓患者社区护理干预前后生活方式情况报告(n,%)
4 讨论
血压与患者日常生活习惯息息相关,由于部分患者健康生活意识不高,一些长久生活积习难以改变,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高血压的诱发因素[2]。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干休所护理干预方式,在干休所医护、家属有机指导和监督后,患者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得到改善,血压升高的高危诱发因素得到控制。通过膳食指导、烟酒控制、运动锻炼、规律作息、情绪疏导等护理,患者的血压控制平稳,整体生活水平有显著提升,因此,干休所护理干预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控制与改善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陈希萍.高血压病病人社区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2,(22):1224.
[2]李荣.高血压病病人社区护理模式探讨[J].现代护理.2013,(20):2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