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探讨知识的兴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在我校统一实施"以立体学案为载体,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要想成功的学到知识,就需要我们老师为他们设计好学习的线路图--立体学案。即我们常说的"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环节"。我们应该把学案的设计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
一、如何备好立体学案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就像登山前必须选一双好的鞋子一样重要。然而在我们以前的实际教学中,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现象一:漫不经心选鞋子--备课较随意,可能适合学生,也可能不适合学生。
现象二:穿别人的鞋子--把别人备过的课复制过来,不考虑自己及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
现象三:精心选择鞋子--但备课组的其他成员并不认真地研究鞋子的材料及各部分的重要作用,没有发挥它的优势。
所以在备课时要做到:
1、主备人认真研究教材的意图、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材的历史背景,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老师备课一定要思路清晰,做到备学生、备课标、备教材。
2、备课时要有整体观念,不能把一节课从教材中割裂开来备,要注意知识的连贯性与系统性,既要用旧知识做铺垫,又要突出新知识,还要为后面要讲的知识设置悬念,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
3、三人行,必有我师。个人主备完的课,只是一块璞玉,要想流光溢彩,就必须的经过打磨,经过备课组的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后再修改定稿。
4、注重第二次备课。人不可能第二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所以在集体备课后,每个老师都要根据自己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使自己的课堂有自己别与他人的风格与魅力,让自己和学生、课堂融为一体。
二、如何设计好立体学案
1、学习目标要明确。老师和学生都要知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就像老师领着学生坐进了出租车,不能只是老师知道目的地,而是让学生也知道我们这节课要达到哪些学习目标,而不是盲目的前进与探究。
2、立体学案的编制要起到"引桥"的作用。设计的问题、设计的环节,要体现出引导学生自己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索新知识的意图,让学生自己在"桥"上去发现、探索新的风景与其中的奥妙,千万不要把每个问题和环节设计的都十分到位,学生不用思考即可得到的知识是不牢固的,要留给学生思考的问题与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去感悟、去理解、去体验过程的无穷魅力。
3、学案要体现整体构建知识框架的意识。学生和老师好比是在共同构建一座楼房,当学生从老师手里接过一块块砖头的时候,要知道把这些转头垒到什么地方去,并且心里有整个楼房的样子,用思维来把握它,不时地站得远一点来看看,把这个建筑物看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而不是看成一块块的砖头或只看见前面的一座墙。让学生体验到亲自参与探究知识的乐趣,乃是唤起学生特有的对知识兴趣的重要条件。
4、反馈练习的设计要有层次性,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做出不同的要求,一定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完全独立的完成作业,这就要留出学生思考的时间来,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的动脑、动手来思考,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自己的基础上不断进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如何运用好立体学案
1、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心理学告诉我们: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是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好学上进,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根据这一特点,我们的学案在千篇一律的外形下,应有各自独特的风格和内涵,并且最好能时常变动变动,别让它们太古板,以迎合学生们的心理特点,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1) 在千篇一律的外形格式下,增添一些小巧醒目的设计,给他们新奇有趣、贴心上进的感觉,让他们的目光能在这份学案上停留更长时间。如:No pains,no gains.
(2) 在学案设计的理念上,突出生动、直观的生活体验情境设计。
2、设计吸引学生的课堂教学情境
学习是学习者在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之上进行的主动构建的过程,是学习者内在的思维活动与外部学习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固而在学案设计上不仅要体现出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而且更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揣摩学生感兴趣的点,突出贴近学生生活的生动、直观的生活体验情境。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的问题。通过立体学案的引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合作,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等方式,获得直接的经验和体验,养成科学的态度、掌握科学的方法,凸显新课程倡导的课程理念。有兴趣的学习会事半功倍。由此,我做了以下尝试:因为英语教学内容都来源于我们日常生活,学生也比较熟悉的,所以在处理教材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体验,生活常识以及心理特点等,尽量把教材与生活相联系。如在学习询问方向和指示方向时,课前我简单布置了教室,桌、椅之间横竖有序的过道充当街道、小巷,并以我们所居住城市的一些街道来命名。这就为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了一个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然后将各种表示不同地点的纸条和图片贴在黑板及四周的墙上。这些布置使学生一上课就进入一种亢奋、新奇状态。接下来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之间合作交流。
总之,在"立体学案,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改革中,老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设计好符合教学要求的立体学案,在课堂上用好立体学案,充分調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努力营造出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习环境,借助立体学案,为学生实施合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合作意识的形成,从而让自己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一、如何备好立体学案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就像登山前必须选一双好的鞋子一样重要。然而在我们以前的实际教学中,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现象一:漫不经心选鞋子--备课较随意,可能适合学生,也可能不适合学生。
现象二:穿别人的鞋子--把别人备过的课复制过来,不考虑自己及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
现象三:精心选择鞋子--但备课组的其他成员并不认真地研究鞋子的材料及各部分的重要作用,没有发挥它的优势。
所以在备课时要做到:
1、主备人认真研究教材的意图、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材的历史背景,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老师备课一定要思路清晰,做到备学生、备课标、备教材。
2、备课时要有整体观念,不能把一节课从教材中割裂开来备,要注意知识的连贯性与系统性,既要用旧知识做铺垫,又要突出新知识,还要为后面要讲的知识设置悬念,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
3、三人行,必有我师。个人主备完的课,只是一块璞玉,要想流光溢彩,就必须的经过打磨,经过备课组的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后再修改定稿。
4、注重第二次备课。人不可能第二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所以在集体备课后,每个老师都要根据自己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使自己的课堂有自己别与他人的风格与魅力,让自己和学生、课堂融为一体。
二、如何设计好立体学案
1、学习目标要明确。老师和学生都要知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就像老师领着学生坐进了出租车,不能只是老师知道目的地,而是让学生也知道我们这节课要达到哪些学习目标,而不是盲目的前进与探究。
2、立体学案的编制要起到"引桥"的作用。设计的问题、设计的环节,要体现出引导学生自己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索新知识的意图,让学生自己在"桥"上去发现、探索新的风景与其中的奥妙,千万不要把每个问题和环节设计的都十分到位,学生不用思考即可得到的知识是不牢固的,要留给学生思考的问题与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去感悟、去理解、去体验过程的无穷魅力。
3、学案要体现整体构建知识框架的意识。学生和老师好比是在共同构建一座楼房,当学生从老师手里接过一块块砖头的时候,要知道把这些转头垒到什么地方去,并且心里有整个楼房的样子,用思维来把握它,不时地站得远一点来看看,把这个建筑物看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而不是看成一块块的砖头或只看见前面的一座墙。让学生体验到亲自参与探究知识的乐趣,乃是唤起学生特有的对知识兴趣的重要条件。
4、反馈练习的设计要有层次性,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做出不同的要求,一定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完全独立的完成作业,这就要留出学生思考的时间来,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的动脑、动手来思考,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自己的基础上不断进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如何运用好立体学案
1、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心理学告诉我们: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是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好学上进,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根据这一特点,我们的学案在千篇一律的外形下,应有各自独特的风格和内涵,并且最好能时常变动变动,别让它们太古板,以迎合学生们的心理特点,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1) 在千篇一律的外形格式下,增添一些小巧醒目的设计,给他们新奇有趣、贴心上进的感觉,让他们的目光能在这份学案上停留更长时间。如:No pains,no gains.
(2) 在学案设计的理念上,突出生动、直观的生活体验情境设计。
2、设计吸引学生的课堂教学情境
学习是学习者在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之上进行的主动构建的过程,是学习者内在的思维活动与外部学习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固而在学案设计上不仅要体现出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而且更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揣摩学生感兴趣的点,突出贴近学生生活的生动、直观的生活体验情境。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的问题。通过立体学案的引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合作,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等方式,获得直接的经验和体验,养成科学的态度、掌握科学的方法,凸显新课程倡导的课程理念。有兴趣的学习会事半功倍。由此,我做了以下尝试:因为英语教学内容都来源于我们日常生活,学生也比较熟悉的,所以在处理教材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体验,生活常识以及心理特点等,尽量把教材与生活相联系。如在学习询问方向和指示方向时,课前我简单布置了教室,桌、椅之间横竖有序的过道充当街道、小巷,并以我们所居住城市的一些街道来命名。这就为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了一个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然后将各种表示不同地点的纸条和图片贴在黑板及四周的墙上。这些布置使学生一上课就进入一种亢奋、新奇状态。接下来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之间合作交流。
总之,在"立体学案,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改革中,老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设计好符合教学要求的立体学案,在课堂上用好立体学案,充分調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努力营造出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习环境,借助立体学案,为学生实施合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合作意识的形成,从而让自己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