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动中轻松愉快地学数学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gglankejia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保持在人身上的内在而永恒的原动力。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设计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兴趣盎然的数学活动中,轻松愉快地获得数学知识。
  
  一、借数学活动引入新知
  
  数学知识比较枯燥,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模拟生活的数学活动引入新知。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
  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设计了一个“高高兴兴过中秋”的教学活动:请学生用准备好的月饼图片,按要求分月饼。为了处理“一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三个小朋友”这个问题,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愿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如:在教学“什么是周长”时,我设计了“装扮教室迎国庆”活动,让学生用各种彩条或花边,设计各种学过的图形。此时,平面图形周长的学习,成了学生迫切的欲望,学生很快就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来。
  
  二、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新知
  
  数学是抽象性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性为主。为了使学生能比较轻松的掌握新的数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数学活动。再现生活情景,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中来。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比如教学相遇问题时,存在着三种类型的题目:相向而行(或相对而行)、相背而行和同向而行。为了让学生能够弄清三者之间解题规律的联系和区别,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小小的表演活动:同桌两人为一组,将相遇问题中的三种情况在教室前后作表演,之后集中交流表演情况。学生们兴致勃勃,积极参与,自然加深了对相遇问题三种情况的理解。另外,对于一些教材中实践性较强的数学知识,我尽力设计一些生活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社会生活的舞台。比如,学习小数时,我提前让学生在空闲时间和家长到商店去了解各类商品的价格,观察商品的标签。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样的教学活动,融了解、领会、掌握、应用于一体,学生学得既高兴,又扎实。
  
  三、在数学活动中巩固新知
  
  学到的知识需要及时巩固,学生才能牢固掌握和应用。在教学中,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对学到的数学知识进行练习或实践。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结束后,我创设了一个“小小营业员”的情景,设计了购买物品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了对人民币元、角、分的认识。课后还布置了一个实践活动:和妈妈一起去市场买菜,去超市购物,帮妈妈付钱,第二天交流买东西的情况。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消化理解与吸收,又能开阔眼界。
  
  四、在实践中应用新知
  
  学生的数学能力不在于他们掌握数学知识的多少,也不在于他们能解决多少数学难题,而是看他们能否把所学的数学知识、思维方式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形成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是加强数学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良好途径。为此,教师不仅要注意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加学生活动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地应用数学知识。
  如教学“第几”后,我利用学校组织周末学生看电影的机会,让每个学生根据电影票来对号入座,教师做检票员,不时提出问题:“某某小朋友在第几排第几座?”“第几排第几号是哪位小朋友的?”虽然有不少学生找错了位置,但学生对自然数的序数应用,感受深刻。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发挥主体性作用,让学生能从自己的生活中学习更多的东西,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设计学生乐于参与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数学活动中,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感受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科学观察活动有很多内容,如蚕的一生的观察,蝌蚪变青蛙的观察,月相的观察……我们选择“植物的生长周期观察”作为一个研究点,是因为相对于动物的观察,植物周期更长,变化不明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出现了新问题、新情况。对此,传统的学生管理理念已经很难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此,需要创新学生管理理念,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
在一次赛课活动中,两位年轻教师分别执教了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找规律”一课。他们都能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
[摘要]文章通过构建基于创新实践水平的大学生创业信号博弈模型,分析了毕业生创业与市场行为选择的具体策略和行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丰富大学生的实践活动等建议。  [关键词]信号博弈 创新实践水平 创业能力  [作者简介]刘一华(1972- ),男,河南西华人,重庆交通大学双幅校区管委会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重庆 400074)  
目的研究二巯基丁二酸修饰的Fe3O4纳米颗粒(dimercaptosuccinic acid-magnetite nanoparticles,DMSA-Fe3O4)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