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糖代谢及不同体质量指数(BMI)人群空腹血浆内毒素(endotoxin,ET)水平的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鲎试剂终点显色法测定初诊的2型糖尿病(T2DM)、糖调节受损(IGR)和正常糖耐量(NGT)人群空腹ET水平。常规方法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计算BMI、腰臀比(WHR)。将每组分为肥胖(BMI≥25kg/m2)和非肥胖(BMI<25kg/m2)亚组。检测空腹及餐后2h血糖(FBG、2hPG)和空腹及餐后胰岛素(FINS、P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游离脂肪酸及肝功能,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进行血浆ET与上述因素的相关分析。结果①T2DM组(n=37)ET高于NGT组(n=37)〔7.1(3.7~11.8)EU/mL vs.4.5(2.2~6.3)EU/mL,P<0.05〕;IGR组(n=23)ET〔5.0(2.4~10.3)EU/mL〕介于T2DM组和NGT组之间,分别与T2DM及NGT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T2DM肥胖亚组血浆ET水平较T2DM非肥胖亚组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3(3.8~13.3)EU/mL vs.7.0(3.6~10.4)EU/mL,P>0.05〕,IGR及NGT肥胖亚组血浆ET高于同组非肥胖亚组〔6.8(2.9~13.2)EU/mL vs.2.7(1.6~5.5)EU/mL及6.2(3.4~12.7)EU/mL vs.2.8(1.8~4.9)EU/mL,P均<0.05〕;③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ET不是影响FBG、2hPG的因素;BMI、FBG是影响血浆ET的重要因素,2hPG、WHR不是影响ET的因素。结论随着糖代谢异常及肥胖程度的加重,血浆ET水平逐渐升高;ET不是影响FBG、2hPG的因素;BMI、FBG是影响血浆ET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