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药联合治疗婴儿痉挛前、后动态脑电图分析

来源 :中国妇幼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05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婴儿痉挛经四药联合治疗前、后的动态脑电图变化。方法:对30例经四药(ACTH+强的松、托吡酯、维生素B6、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婴儿痉挛的动态脑电图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婴儿痉挛动态脑电图具有较特征性改变,治疗后EEG高度失律消失率90%(27/30)。结论:动态脑电图变化对婴儿痉挛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dynamic EEG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of infantile spasms by four drug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dynamic electroencephalogram of 30 cases of infantile spasms treated with four drugs (ACTH + prednisone, topiramate, vitamin B6 and gamma globulin). Results: The dynamic EEG of infantile spasm had more characteristic changes. The disappearance rate of EEG after treatment was 90% (27/30). Conclusion: The changes of dynamic electroencephalogram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fantile spasms.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文拉法辛对紧张性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126例紧张性头痛患者,采用分层随机分组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头痛宁的治疗,而观察组接受文拉法辛的治疗,治疗时间为2周,观察患者头痛情况的变化.结果 2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疼痛发作次数、疼痛缓解度和疼痛持续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为92.06%,对照组为71.43%,观察组
期刊
目的:探讨早产儿血清瘦素及胰岛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早产儿体格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收集自2006年2月~2007年2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中心住院的30例无严重疾病
目的:研究胎儿发育不同孕期的形体特征的变化规律,为临床评估胎儿发育状况和指导孕妇科学膳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47例孕12~36周胎儿的体长、坐高、肢体长度、头颅径线和体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与红霉素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疗效.方法 呼吸道支原体感染患儿90例按信封密封法随机分为阿奇霉素序贯组、阿奇霉素静滴组和红霉素静滴组,每组30例.比较三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MP-IgM转阴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阿奇霉素序贯组和阿奇霉素静滴组[83.33% (25/30)、86.67% (25/30)]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红霉素静滴组的56.67%
脊髓损伤(SCI)治疗的关键在于神经传导束的恢复,郎轴突的再生.而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CNS)在损伤后难以自发再生,主要原因包括中枢神经元很弱的再生能力和神经细胞周围
腰硬联合麻醉(CSEA)具有起效快、镇痛与肌松完善的优点,在产科手术中备受推崇.但CSEA易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低血压是其最常见的副作用,其低血压发生率(80%)明显高于硬膜外麻醉(45%)[1].临床上,对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低血压的防治方法多样而不统一,为探讨一种更有效的防治低血压的方法,笔者使用国产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小剂量麻黄碱,在实施麻醉穿刺前开始输注的方法,观察对预防
期刊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脂蛋白(a)[Lp(a)]和纤维蛋白原(Fib)与冠心病的相关性,以提高对冠心病的诊断和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判断,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选择在开化县中医院接受诊断与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9例(冠心病组),其中男52例(47.71%),女57例(52.29%),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58.62 ±5.
期刊
骶骨肿瘤的发病率很低,占脊柱原发肿瘤的1%~7%,其中以原发的恶性肿瘤为主[1].骶骨肿瘤发病隐匿,症状不明显,发现时瘤体往往巨大,且对放化疗敏感者不多.骶骨肿瘤治疗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但由于该部位肿瘤具有位置深、不易暴露、局部血液循环丰富等特点,常因术中出血凶猛致手术视野不清,造成肿瘤切除不完全,易复发,而术前经导管栓塞肿瘤靶血管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
期刊
脊髓损伤(SCI)后的再生修复一直是当前医学的难胚.近年来随着基础研究的发展,许多新方法、新策略已经开始用于脊髓损伤修复,其中组织工程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利用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