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食管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风险

来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d36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估瓣膜手术中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预测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出现新发心房颤动(房颤)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96例因主动脉瓣狭窄接受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患者(术前左室射血分数≥50%),于术中切皮前(T1时刻)和关闭胸骨后(T2时刻)接受经食管超声检查,评估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监测患者术后住院期间新发房颤情况.结果 术后新发房颤率为36.5% (35/96).合并房颤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延长,出现低心排综合征及肺部并发症的风险显著增加.单因素分析发现E/e '值、左房容积指数、GLST2和术中GLS变化率(△GLS%)是术后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多元回归分析发现GLST2(OR:1.19,95% CI:1.09-1.35,P =0.02)和△GLS% (OR:2.66;95% CI:1.65-6.79,P<0.001)是预测术后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而GLST2≥-10.50%和△GLS%≥18.75%是最佳预测界限值.结论 术中GLS显著降低是预测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患者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为高危患者采取预防性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应用盆底三维超声评估产后女性肛提肌的收缩功能,为产后女性肛提肌收缩功能的变化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 选取75例产后女性(阴道自然分娩55例、选择性剖宫产20例)及40例未育女性进行盆底三维超声检查,采集静息期和收缩期图像.在二维图像上测量矢状位肛提肌裂孔长度(L),在三维图像上测量盆膈裂孔的面积(A)和周长(C).计算静息期和收缩期差值得到△L、△A和△C,比较不同组之间△L、△A、△C的差异
肿瘤超声分子成像及治疗是近年来超声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通过构筑靶向微泡,实现病变区域的特异性分子显像,同时超声介导的生物学效应促进药物在肿瘤组织内释放或实现有效靶向基因转染,从而提高肿瘤疗效.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虽然乳腺癌的诊断及治疗已取得很大进展,但仍然存在诸多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认识的不断深入,超声分子影像技术有望成为一种更安全有效的
期刊
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结构众多,膝关节活动量大,创伤机会多,尤其是滑囊的损伤.高频超声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可以清晰地显示滑囊的形态和毗邻关系,在诊断滑囊疾病中具有明显优势.本研究应用高频超声对参加3个月集训的2 089例青年男性的双侧腘窝滑囊进行定期观察和统计学分析,以探讨腘窝滑囊积液量与运动量的关系.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应用高频超声观察了2 089例青年男性双侧
期刊
患者女,46岁.因反复胸闷、咳嗽6年,多次就诊,按“支气管炎”对症治疗后稍有好转,近来加重伴全身浮肿人院.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无家庭遗传史,无外伤史等.查体:于胸骨旁第2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机械样杂音,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脏超声检查:主动脉弓右侧可见范围79 mm×68 mm囊性扩张的静脉,头臂干与该扩张静脉之间可见一宽约6.6 mm瘘管(图1),静脉端测及高速动静脉
期刊
目的 探讨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弹性成像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6例单病灶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术前应用传统超声和弹性成像硬度评分法评价病灶.比较不同弹性成像评分组手术标本的浸润病灶大小、肿瘤类型、组织学分级、脉管侵犯状态、淋巴结状态、Ki67和Her-2表达等组织学指标.Mann-WhitneyU检验和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和病理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弹性成像评分组的弹性成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2D-STI)技术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再同步化治疗(CRT)前后右室功能的变化,探讨CRT治疗对CHF患者右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CHF组患者46例,根据CRT术后6个月左室收缩末容积降低≥10%的标准将CRT患者分为CRT有反应组(26例)和CRT无反应组(16例).所有患者均于CRT术前1~3 d、术后6个月接受超声检查.组织多普勒显像(TDI)测量左室12节
纵隔子宫是先天性子宫畸形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34%[1].临床上常无症状,常因不孕、反复自然流产等原因就诊而被发现.既往研究多倾向于三维超声诊断纵隔子宫的准确性,而对纵隔子宫的量化分析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术前正确的诊断和确定纵隔子宫类型及纵隔宽度与长度,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期刊
患者男,76岁.因急性下壁、后壁心肌梗死16 h急诊入院.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心肌梗死图形.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示:冠脉多支病变,右冠状动脉(RCA)自中段完全闭塞.遂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血流TIMI 3级,ST段回落.入院后第3d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内径34 mm,左室内径47 mm,左室射血分数52.94%,左室壁增厚,二、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主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左室节段性
期刊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造影(RT-3D-CEUS)评估肾透明细胞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35例,在术前接受常规超声(US)、二维超声造影(2D-CEUS)及RT-3D-CEUS检查,术后获得明确病理诊断.采用3分评分法(1分为最佳)对所有受试者的病灶可辨度、病灶立体感及肿瘤血管空间结构进行评价,将三种检查方式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RT-3D-CEUS评价肾透明细胞癌病灶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术后复发性肝癌的疗效和临床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1998年4月至2010年12月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患者102例,术后复发选择经皮微波消融,分析微波消融术后患者生存预后及影响因素.结果 微波消融治疗后患者1、3、5、7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3.5%、53.5%、40.5%、17.7%;手术后≤1年(早期)及>1年(晚期)复发组微波消融后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