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耗材评价体系及核心指标研究

来源 :中国医学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g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构建数据运营评价体系评价医院医用耗材运营数据,降低医院医疗成本及风险.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分析及专家访谈等方法,结合医用耗材数据管理重点与建设情况,筛选医用耗材数据运营评价指标,通过对数据运营评价指标初选、适用性评价、筛选调整及信效度分析,构建数据运营评价体系.结果:医用耗材数据运营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包括材料消耗收益弹性系数、卫生材料消耗、医疗服务收入、医疗收入、医院收入结构、门诊患者人均耗材费用和耗材支出7项,卫生材料消耗、医疗服务收入和医疗收入3个指标是该体系的核心指标,各指标信效度评价良好,能够对医疗单位的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进行数据化分析.结论:数据运营评价体系能涵盖医院医用耗材数据运营管理重点,通过运营评价体系评价结果,减少医用耗材使用,降低医院医用耗材支出.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评估宫腔粘连(IUA)患者子宫内膜分型以及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58例IUA且术前和术后均行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已婚患者,根据是否妊娠将其分为妊娠组(109例)和非妊娠组(4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子宫内膜分型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不孕时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05,t=2.929;P<0.05),术后月经量增加、宫腔粘连程度、术前内膜分型以及术后内膜分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2.769,x2=10.97,x2=6.605,x2=73.
目的:探讨基于浏览器与服务器(B/S)架构的医疗设备维修系统应用及信息化管理效果.方法:选取医院临床在用的281台医疗设备维修相关数据,按照医疗设备维修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依据常规方式进行医疗设备维修,研究组采用基于B/S架构的医疗设备维修系统进行维修.比较两组设备维修系统的信息化管理效果、医护人员评分及其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故障出现次数及维修总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维修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49,t=16.817,t=10.008;P<0.05);研究组设备损坏
目的:构建基于SSM(Spring+SpringMVC+MyBatis)框架的互联网+多元监管下的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服务平台,保障设备应用有效和安全.方法:依托互联网+医院内网,采用服务器端和Web端相结合,以数据库为核心,设置医工质量控制人员功能模块和公众及监管部门功能模块,分层级向患者、社会、医院及监管部门开放质量控制服务信息,将上级监管部门、医院质量控制人员和社会公众监督知情等需求融为一体,根据客户端使用者角色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操作.结果: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了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的信息
目的:构建医疗设备临床使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提升医院医疗设备精细化管理水平.方法:调研国内外医疗设备使用管理研究现状,梳理医疗设备使用管理中存在问题,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发布《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办法》的实施,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指标体系,采用专家调研法对指标进行权重设置,应用网络AHP软件(yaanp软件)计算各指标权重.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两家医院(A医院和B医院)的CT及彩超使用管理进行评价分析,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医疗设备临床使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由4项一级指标1
目的:探索直线型切割吻合器和圆形吻合器的临床价值评价关键指标,为相关决策与管理提供支持.方法:通过文献综述总结吻合器相关临床价值评价指标,采用问卷调研法咨询专家意见,运用最大差异测量(MaxDiff)法对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排序,从临床医生角度(评价直线型切割吻合器和圆形吻合器)和管理者角度确立临床价值评价关键指标体系.结果:临床医生角度评价直线型切割吻合器的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状态层)和19个二级指标(变量层),相对重要性最高的3个二级指标分别为术中产品故障率、术中缝钉线渗血率和术中成钉效果;
目的:建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手术室药房,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引进新型智能麻醉药品管理系统,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硬件系统主要由智能药车、补药车、集成电路(IC)身份卡及终端电脑组成;软件系统由智能药车集成系统和药师终端管理系统组成.比较应用该系统的智能化手术室药房与传统药品管理模式存放药品种类及数量、手术用药费用占比、麻精药品处方不合格数等相关数据.结果:智能化手术室药房的药品周转天数由传统药品管理模式的1 d提高为15 d,手术间放置药品种类由15种增加至52种,药品数量由50支增加至8
目的:探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的实施对医用耗材供应管理的影响.方法:分析国家医疗保险支付中按服务项目付费、总额预付制、按服务单元付费、按人头付费和按病种收费5种方式的优缺点,研究DRG实施需综合考虑临床症状、人口统计、资源消耗及疾病严重等级等诸多变量,划分不同群组确定医保支付水平,从专业化采供人员、信息化管理手段、精细化监管机制和健全的采购运行模式4方面对医院耗材供应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结果:DRG实施需从建立医用耗材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开展供应-管理-配送(SPD)托管服务、基于分类管理实现二级库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