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婚变,让孩子心灵少受伤

来源 :健康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y8023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门失火,难免殃及池鱼。可是。父母婚变,就该让孩子拿心痛买单吗?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又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更是一个越来越有普遍意义的话题。但愿本文为需要的读者朋友送去一份心灵的援助。
  婚变“将来时”:孩子陷入寒冷的深渊
  心灵倾诉:我是个17岁的中学女孩,我的父母正在闹离婚。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家里就充满了战争,先是“热战”,后是“冷战”。现在,他们之间已经没有任何感情。这一切让我陷入了寒冷的深渊。“家”对我来说只是四堵墙支起一个顶盖,虽然可以让我遮风避雨,可是仍然让我感到寒冷。就是炎热的,我也总是感到从头顶冷到脚底,冷到了心灵的最深处,冷到了心灵的每一个角落。我就在这样的寒冷中慢慢长大。
  现在,我面临毕业,可他们几乎天天都在冷战,让我看着、怕着、哭着,我怕,怕我的家就这样毁掉。他们的冷战对我的伤害也是变本加厉。他们谁也顾不上我,谁不高兴了,对我就没有好颜色。我成了他们的“出气筒”。他们已经去过两次法院了,说是调解不成,过两天法院就要判决了。如果他们真的分手了,我该怎么办?
  心理援助:父母婚变还是“将来时”的时候,孩子的心灵已经受伤。心理咨询中,知道了太多这样的威逼。那么,婚变之前,孩子的心灵怎样救助?
  从父母方面说,应真正地爱护孩子。第一,尽量避免把夫妻冲突暴露在孩子面前,更不该拿孩子当“出气筒”。明智而有远见的父母,要设法不使个人的痛苦影响到孩子。第二。计划婚变时间应避开孩子发展的关键期,比如毕业考试前,以减少对孩子的消极影响。第三,婚变之前应对孩子做理智的安排,商议好保障孩子权益的具体办法,明确各自对孩子应负的具体责任,对大一点的孩子要尊重他们的选择。
  从孩子方面说,年龄大些的孩子也应积极自救。第一,如果父母的感情没有彻底破裂,可以为父母搭一座感情沟通的桥梁。这样可能让父母不计前嫌,握手言和。因为孩子是父母感情的润滑剂。第二,如果父母一定要离婚,就要在父母之间做出选择。这时,要考虑谁对你的成长更有利。向父母及有关的人讲明你的选择。第三,父母已经离婚了,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一是理解善待父母。父母之间的感情问题,远非你这个年龄的人所能理解。已经长大的孩子,应该而且能够站在父母的角度来理解父母,尊重父母重新选择生活的权利。二是积极适应新生活。尢论你选择了跟谁,生活都会发生变化,对此应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勇敢地去适应。三是为自己的未来奠基。不管父母的婚姻如何,他们承担对你的抚养之责,就是他们对你的爱。你不必过多的抱怨,而要努力地完成好学业,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婚变“进行时”:孩子成为牺牲品
  心灵倾诉:孩子爸爸再次提出离婚的时候,我知道他是铁了心。我把儿子叫过来问:“你爸要和妈妈离婚,你跟谁?”儿子一下子就哭了:“我谁都不跟,你们要离婚我就不活了。”我想,就是离婚了也不能便宜了他,我要好好地惩罚他,让他一个人带儿子,他就会知道,没有了我,他会有多么难。就这样。孩子被极不情愿地推给了他爸爸,成了我们俩之间相互争斗的牺牲品。孩于被蒙骗到了奶奶家住了下来。
  离婚后,按照约定每个周末儿子都回到我这里住两天,我每次都尽量多买一些东西来补偿给他,可是我看得出来,儿子心里,无论买什么花多少钱,也不如给他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后来,他爸爸答应我把孩子接来。我先是同意了,忽然又觉得不对劲儿。他们那么痛快地答应我把儿子接回来,还不是娶了老婆想把孩子甩给我,落个清净?不行。我不能这么便宜他,我把负担担过来。他一身轻松了,我呢?抚养一个孩子,不但操心费力,得需要多少钱啊?即使我要儿子我也得跟他提条件,孩子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于是,我跟他讨价还价,互不相让,因此协议也就不可能达成。结果,因为我们的拉锯,儿子喝了药,幸亏抢救及时!我一直把儿子当作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只知道让他服从大人的安排和大人的意思,却从来没有想过他也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我只是想从生活上给他多花些钱,却从来没想过从心理上关心他,理解他。现在想来,我恨孩子的爸爸,更恨我自己……
  心理援助:父母婚变一旦到了“进行时”,对孩子心灵的伤害几乎不可避免。我们应该怎样疤对孩子的这种伤害减少到最小?
  第一,爱护孩子的心灵,不要争夺孩子的感情。婚变前后,有些夫妻常追问孩子要谁,争着为孩子买最好的东西,向孩子表示他是最爱孩子的人。其实,稍稍沉静一下就会知道自己这样做该有多糊涂。孩子既需要父爱,也需要母爱。无论失去哪一方,对孩子都是难以承受的痛苦。何苦再逼孩子做如此痛苦的选择?父母应该关爱孩子的心灵,尊重孩子的感情,诚挚地告诉孩子:离婚只是父母分开住,我们依然爱你。第二,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要以孩子相互要挟。有的夫妻恰恰相反,谁都认为孩子是负担,婚变过程中互相推诿,或者用孩子来要挟报复对方。每一位爱孩子的父母,怎能忍心在孩子心灵作品上再撒一把盐?我们必须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把孩子当成一个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人格的。第三,关心孩子的生活,不要拿孩子撒气。作为现代人,婚变最好是好离好散。即使分手善后的双方难免冲突,无论怎样都不要把怨恨撒在孩子身上。应该关心孩子的生活,对孩子的抚养费等生活作出切实的安排,以实际行动让孩子体会到,虽然父母分手了,但他的生活没有失去父母。
  婚变“过去时”:孩子没有了完整的家
  心灵倾诉:我是一位中学生的母亲,万般无奈之下选择了离异。我不打算再婚了,就为孩子生活了,一心惦着孩子,一心养育孩子,娘俩这样也清静。我一直没有跟孩子提过这事。准知过去快一年了,孩子还是整天心事忡仲,心理好像很压抑,心事挺重的,我心里真不知如何是好。最近,无意间发现孩子在日记中写道:“自从父母离婚,虽然母亲在物质生活等方面对我照顾得无微不至,但我仍常常感到一种孤独和失落。我感到自己和別的同学不一样,不能像其他同学那样,自豪地谈论有关爸爸的事情。因此,我总是感到自己是那么怯懦,是那么没有自信……”看得我心里挺难受的。
  这个周末,我们娘俩做了一次长谈。我跟孩子解释为什么跟他爸爸过不到一起,不是妈妈不体谅他,是实在没有办法,希望他理解妈妈。经过谈话,孩子心里的压力好像减轻了许多,他表示不怪妈妈,要争气当个像样的男子汉。我顺口跟孩子讲,你爸爸怎样不好,怎样没出息,你不用想他,争气长大不做他那样的人……   心理援助:婚变的一种结果是导致单亲家庭。单亲的问题又基本是单身母亲的问题。选择做单身母亲无可非议,问题是应该怎样面对没有了完整的家的孩子?
  第一,让孩子了解父母离婚的事实。隐瞒事实,只能增加孩子的不安。了解父母离异的情况,心中有数,有助于孩子的理解和接受。只要母亲要有耐心,允许孩子在接受的过程中出现情绪反复,孩子就会逐渐认同。第二,不在孩子而前表现负疚感。离婚妈妈对孩子有负疚感是可以理解的,但离婚不是罪过。带着“赎罪”心理对儿女有求必应的母亲,要么培养出一个自私骄横不会体谅別人的冷血孩子,要么给心地善良的孩子增加不必要的“还债”负担。过分的爱可怜是一种沉重的心理包袱,也容易加深孩子对自己“与众不同”之处的关注。因此单身母亲应该坦然面对自己的生活。第三,防止孩子的“仇亲心理”。夫妻之情断了,也不妨父母双方跟孩子都存亲情。所以,在说明离异缘由的时候,不,要把孩子强拉进自己的“感情伺盟”制造孩子对父亲或母亲的敌意,让孩子形成“仇亲心理”应该告诉孩子。不管怎样,父母都是爱他的。第四,防止孩子人格偏离。在孩子人格形成中,父爱与母爱有无法替代的作用。缺少父爱,孩子就会形成“偏阴人格”,也就是容易表现得懦弱、多愁善感、自卑、缺乏毅力、果断陸不强等;缺少母爱,孩子又会形成所谓“偏阳人格”,也就是容易孤僻、冷淡、缺乏爱心和同情心,没有安全感等。因此,单身母亲要特別留意弥补孩子因缺少父爱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多接触一些成熟的负责的成年男子,像孩子的叔叔、舅舅、男老师等。第五,注意充实孩子的生活弥补亲情不足。鼓励他们多参加群体活动,和伙伴们在一起游玩,以转移注意力,排遣掉内心忧伤的情绪,精神生活充实了,就会从消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第六,保持各自的独立生活。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单身母亲很容易和孩子形成感情依赖,心理距离过于紧密,这容易引发两人的心理冲突。所以,母亲要有自己的生活,要把支点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一时含辛茹苦,把生活的希望全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要学着处理自己的生活,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孩子的责任心足完全可以培养的,关键在于母亲有正确的认识,理直气壮培养孩子,而不认为是委屈丁孩子。如此,才能和孩子一起建立起健康幸福的单亲家庭。
  婚变“过去时”:孩子面对一个新妈妈
  心灵倾诉:我养育了两个女儿,大女儿今年12岁,小女儿今年11岁。最近两年来,家里没有了平静。小女儿总是说我和他父亲偏向姐姐,为此经常和我们生气,对找们成见很深,很不满。她说我们都对她不好,说每当姐妹之间有了矛盾的时候,总是怪她,总是批评她,什么错事部是她的,什么好事都是姐姐的。为了孩子的学习我们去年暂时搬了家,当时就搬来一个写丰台。她怪我们一个写字台就给虮姐用,不让她用。她质问我:您自私解释?都是女儿,为什么这样对我?就这样,最近以来,她情绪一点不稳,有点事情就大吵大闹。而且,我感觉大女儿也和过去不一样了,心情也不好,对我有了一种说不清的隔膜,好像对我的爱也有点不买账了。
  是这样的,我们是再婚家庭。再婚的时候,丈夫和前妻的女儿不到两岁。都说继母难当,我没有什么特別的感觉。我心想一定好好疼爱孩子,不让孩子受委屈,真的比自己尊重的还疼,许多事都是先照顾好大女儿。不久又生了小女儿。觉得两个孩子还小,这一切也就一直没和两个孩厂说。没想到现在闹成这样……
  心理援助:婚变的另一种结果是导致再婚家庭。山于再婚家庭的特殊情况,即使上面这位很好的母亲,依然遇到了困惑。孩子面对一个新妈妈,继母应该怎样当?为了方便,我们侧重继母的角度来谈,当然也适用于继父、
  第一,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在进入再婚家庭之前,应充分估计到孩子接纳自己的困准,不能把在丈夫心中拥有的那份优越感带到孩子面前。要坦率地承认自己是继母这一事实,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来包容和理解孩子。第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作为继母,最好不急于扮演家长的角色,不要让孩子感到你是一个“入侵”的“管教者”,不妨从建立友情做起,先以朋友或普通长辈姿态与孩子相处,待孩子认可后,友情自然升华为亲情。孩子的父亲,应该与孩子进行适当的沟通,引导孩子尊重继母,对孩子多履行一些日常管教的职责。第三,适时明确自己的继母身份。孩子懂事之后,应以适当方式让孩子了解实情。如果孩子已经从別的渠道知道了,既不要紧张也不要掩盖,应该坦然地把实情告诉给孩子。只要有真爱,孩子知道了实情后,即使心理暂时受到冲击,也会逐步回到正常的亲子关系上来,更有助于孩子理解继母。第四,不要矫枉过正。比如,孩子做错事惹麻烦时,父母批评教育甚至打骂,本是入之常情。但是,尊重父母教训打骂孩子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可以公开表现其心态;而继母则不然,往往怕教训打骂孩子会引起別人非议。一直是,即使孩子确实需要管教,继母也不敢,反而过分溺爱放纵,以表示自己并非不爱孩子。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反向作用”。继母如此耗费了许多精力“矫枉过正”的结果,对孩子的成长反而有害。更麻烦的是,孩子一旦体会到继母的內心,还会怀疑你的“爱”。这就有点弄巧成拙了。所以,不如以真诚的心来待孩子,以情換情,以心换心。日久天长,孩子亲身感受到继母的爱,会从心里把你当成最亲近的人,孩子的心灵也就重新洒进一片阳光。
其他文献
摘 要: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她获得英国布克奖提名的小说《书店》讲述女主人公弗萝伦丝经营书店引发的一系列故事,展示了女性的生存抗争之艰辛。结合作家笔下英国广阔社会图景,本文通过分析弗萝伦丝抗争的加玛特夫人的权力网络以及社会转型和人性等因素,总结小说女主人公的悲剧之源,试图揭示作家对于女性生存的独特思考。  关键词: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书店》;女性;抗争  [中图分类号]I
通过对α-Armendariz环的讨论,得到一个双射,并推广了关于Armendafiz环的部分结论.
提高《经贸文章选读》课程教学水平,首先应结合时代需求对本课程教学目的进行重新定位,并据此开设特色专题,将国际商务活动一手材料引入课堂,利用"personal benefits(个人利益)"
2012年1月5日上午,在革命老区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周集镇信用社营业大厅里,一位56岁的矮个子男人和一名妇女将一蛇皮袋整整30万元现金交到了信贷员周强手中,“老弟,俺大哥走了但人死账不烂,今天我们还上30万,剩下的10万保证今年一定还完,给您添麻烦了!”周强一脸的激动惊讶:“实在太意外了,我早以为这笔款子肯定成了坏账,真没想到你们兄妹这么守信用,会拿着自己的血汗钱替哥哥还贷。从法理上讲,你们张家兄
摘 要: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而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科学。英语教学一直受到诸如结构法、意念法、功能法、交际法等的推动,这些方法也确实使得英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这只是对欧式化的教学法作了适应性改革的结果,那汉语言和汉文化对于中国人教英语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本文从语义、语音、词汇、句法、语法等方面陈述了汉语对于英语教学的影响,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