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建中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59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ss_ea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JP+2]观察黄芪建中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胃溃疡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四联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黄芪建中汤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复发率及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效果较好,可快速缓解患者症状,减少复发,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 胃溃疡;黄芪建中汤;四联疗法
  【中图分类号】R656.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8)10-0080-03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flavored Huangqi Jianzhong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quartet therapy treating 59 cases gastric ulcer patients. Methods 118 cases of gastric ulcers selecte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each 59 patients.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quartet therapy, and patients in research group were given flavored Huangqi Jianzhong decoction based o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wo courses, efficacy, adverse reactions, recurrence rates, presentations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research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presentations scores and recurrence rates of research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ve statistical sens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revalence of adverse effects between two groups.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flavored Huangqi Jianzhong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quartet therapy treating gastric ulcer was remarkable, and it can relieve the symptoms, reduce recurrence, and have good safety.
  Keywords: Gastric Ulcer; Huangqi Jianzhong Decoction; Quartet Therapy
  胃潰疡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发病率不断上升。临床表现主要为上腹部疼痛,还伴有反酸、乏力、恶心、呕吐等,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影响其生活质量[1]。该病病因复杂,与情绪、压力、饮食等均有关,且容易复发[2]。西医常使用抗生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进行治疗,但不良反应多,且复发率高[3],无法满足患者需求。中医治疗胃部疾病历史悠久,效果较好。本研究探讨中药黄芪建中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均经胃镜确诊,患者表现为反酸、胃脘部疼痛、神疲乏力、恶心、呕吐,符合《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4]中胃溃疡诊断标准,为活动期,中医分型为脾胃虚寒型[5],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胃溃疡出血、穿孔、胃肿瘤、合并十二指肠溃疡、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或神经系统病变,胃病手术史及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9例。其中对照组男41例,女18例;年龄25~67岁,平均(45.2±5.8)岁;病程1~8年,平均(4.8±1.2)年;溃疡直径0.4~2.0 cm,平均(1.1±0.3)cm;幽门螺杆菌阳性43例,幽门螺杆菌阴性16例。研究组男38例,女21例;年龄22~69岁,平均(46.4±5.5)岁;病程1~7年,平均(4.7±1.1)年;溃疡直径0.3~2.2c m,平均(1.2±0.4)cm;幽门螺杆阳性40例,幽门螺杆阴性19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四联疗法:泮托拉唑钠、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枸橼酸铋钾,其中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生产厂家: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032,规格:40 mg/粒),口服40 mg/次,1次/d;阿莫西林胶囊(生产厂家: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44021518,规格:0.25g/粒),口服1.0g/次,2次/d,克拉霉素分散片(生产厂家:四川省旺林堂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127,规格:0.25g/片),口服0.25g/次,2次/d,枸橼酸铋钾胶囊(生产厂家: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H10920098,规格:0.3g/粒),口服0.6g/次,2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联合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组方如下:黄芪、饴糖各30g,白芍、延胡索各15g,桂枝、高良姜、香附各10g,大黄8g,吴茱萸、炙甘草各6g。上述药物加水煎至200mL,每日1剂,早晚分服。两组均在14d后停用抗生素,以28d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期间嘱患者保持乐观情绪、生活规律、避免精神过度紧张,避免食用过冷、过热及刺激食物。   1.3 观察指标 ①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②治疗前后,评价症状评分变化,反酸、胃脘部疼痛、神疲乏力、恶心、呕吐,每个症状评分均为0~6分,分值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③停药后,对治愈、显效及有效患者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复发率。
  1.4 疗效判定[5] 治愈:反酸、胃脘部疼痛等症状消失,胃镜显示溃疡愈合≥90%,幽门螺杆菌阴性;显效:反酸、胃脘部疼痛等症状明显改善,胃镜显示80%≤溃疡愈合<90%,幽门螺杆菌阴性;有效:反酸、胃脘部疼痛等症状有所改善,胃镜显示60%≤溃疡愈合<80%,幽门螺杆菌阴性或阳性;无效:症状无改善,胃镜显示溃疡愈合<60%,幽门螺杆菌阴性或阳性。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TX-*3]±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比较 随访6个月,研究组复发3例(5.1%),对照组复发10例(16.9%),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6.8%),其中恶心呕吐2例,头痛、眩晕各1例;研究组出现不良反应7例(11.9%),其中恶心呕吐3例,头痛、眩晕各2例。症状均较轻微,停药后消失,不影响治疗。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胃溃疡的发病人群中,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原因与幽门螺杆菌密切相关,此外与非甾体类抗炎药、吸烟、饮酒、应激反应等均有关[6]。治疗目的主要是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防止复发。四联疗法是两种抗生素联合一种质子泵抑制剂以及铋剂进行治疗[7],本文中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属于抗生素,阿莫西林杀菌作用强,口服后内酰胺基水解成肽键,与菌体内的转肽酶结合,使之失活,阻断细胞壁的合成,从而起到杀菌效果[8]。克拉霉素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阻碍细胞核蛋白50S亚基的联结,抑制蛋白合成而產生抑菌作用[9]。泮托拉唑钠属于质子泵抑制剂,可抑制H+-K+-ATP系统活性抑制胃酸分泌[10]。枸橼酸铋钾是胃粘膜保护剂,在胃酸条件下形成弥散性的保护层覆盖于溃疡面上,阻止胃酸、酶及食物对溃疡的侵袭,促进溃疡粘膜再生和溃疡愈合;还具有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增加粘蛋白分泌、促进粘膜释放PGE2等作用,从而保护胃粘膜。另外对幽门螺杆菌有杀灭作用[11]。
  胃溃疡属于中医的“胃脘痛”范畴,病机为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外邪入侵,或胃病久治不愈,久病体虚,导致脾胃受损,气滞血瘀,气血失常[12]。中医证型以脾胃虚寒证为主。黄芪建中汤有温补脾阳、缓急止痛的作用[13]。其中黄芪补气升阳,饴糖补脾益气、缓急止痛,白芍补血、止痛,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桂枝散寒解表、温通血脉,高良姜温胃止呕、散寒止痛,香附可理气、止痛,大黄逐瘀,吴茱萸散寒止痛、降逆止呕,炙甘草和中缓急、补气血。上述药物合用,共同起温中散寒、健脾养胃、缓急止痛的作用。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四联疗法可标本兼治,快速缓解症状,减少复发。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黄芪建中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效果较好,可快速缓解患者症状,减少复发,不良反应少。
  参考文献
  [1]孙玉鹤,张春凤. 胃溃疡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1):46-49.
  [2]晁宏军. 胃溃疡的病因及防治概述[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9):147.
  [3]储呈海. 西医单独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比较[J]. 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4):35.
  [4]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1年天津)[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6):733-737.
  [5]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241.
  [6]柏友霞. 胃溃疡复发原因及预防措施探讨[J]. 右江医学,2012,40(1):40-41.
  [7]任萌,叶晓芬,谭涛. 标准四联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的疗效比较[J]. 现代实用医学,2016,28(12):1623-1625.
  [8]杨琴. 对比奥美拉唑与阿莫西林对于胃溃疡治疗的临床效果[J]. 当代医学,2017,23(33):36-38.
  [9]吴坚. 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与雷贝拉唑联用对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 抗感染药学,2017,14(1):214-216.
  [10]邹会. 泮托拉唑联合枸橼酸铋钾在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3):146-148.
  [11]赵航,刘哲,刘毅君,等. 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2):57-59.
  [12]邵蕊,王莹,晋志高. 中医治疗胃溃疡的研究进展[J]. 中医研究,2016,29(12):61-64.
  [13]彭志华. 黄芪建中汤加减合西药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38例[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26(10):98-99.
  (收稿日期:2018-03-21 编辑:刘 斌)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观察骨伤复原丸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胫腓骨骨折120例患者,以简单随机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60例,常规组采取单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联用骨伤复原丸治疗。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16岁,均为新鲜骨折,X线可明确诊断并确定骨折分类和移位情况,患者临床表现为骨折处局部肿胀、畸形、压痛感明显,肢体功能丧失,存在异常活动,可闻骨擦音;②排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患者120例,按照住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均予常规降压,对照
下颌角肥大是由于双侧下颌角过于后突或外翻而導致下面部宽大的一种特殊面型,有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咬肌肥大。下颌角整形术在临床上有口外、口内和口内外联合入路等3种术式。口内入路治疗下颌角肥大是目前颅颌面外科最常见的方法,手术优点是切口瘢痕隐蔽,颌面不遗留皮肤瘢痕,患者乐于接受。缺点是手术在口内进行,常被认为是在感染敞开的“大门”下进行的手术,另外由于术后早期患者张口受限,不能正常咀嚼,口腔失去自洁能力,食
【摘 要】 目的:观察颈椎矫正联合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1例,对照组采取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颈椎矫正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关节复位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77%,对照组总有效率85.19%,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节复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摘 要】 目的:观察豁痰降逆方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给予甲巯咪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豁痰降逆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治疗后甲状腺激素指标水平均不同程度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
【摘 要】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结合心理干预治疗产后抑郁症(PPD)的效果。方法:选择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20分的产妇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6例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研究组46例采用穴位埋线结合心理干预治疗,治疗前后采用HAMD评分,以减分率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抑郁程度均较治疗前减轻,观察组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摘 要】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60例,按就诊顺序随即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在基础治疗上口服阿司匹林(100mg/d),试验组3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味免煎颗粒(每日1剂)。疗程均为8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U-TP)、血小板(PLT)、血浆白蛋白(ALB)、纤维蛋白原 (FI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