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听器:无孔不入的臭虫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yue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2001年“9·11”事件发生数月后,布什总统就签署秘密命令,授权国家安全局对境内人士的国际通信实施窃听,以寻找所谓恐怖活动的证据。3年来,国家安全局在未经法庭许可的情况下,对成百上千名美国境内人士的国际电话和电子邮件进行了监控,甚至包括一些纯属国内的通信,这就是轰动一时的“窃听门”事件。
  
  并非“新生儿”
  
  最早利用窃听器进行窃听的国家是中国。2000多年前,我国便发明了人类历史上最简单、原始的窃听装置。《墨子》中即有“听瓮”的记载,它是用陶制成的,肚大口小,埋于地下,在瓮口上蒙上一层薄薄的皮革,人伏其上可倾听城外方圆数十里的动静;唐代出现了一种“地听”器,它由精瓷烧制而成,形状犹如一个空心的葫芦枕头,人在睡卧休息时,侧头贴耳枕在上面,能清晰地听到30多里外的马蹄声;北宋时出现了一种“箭囊听枕”,使人能听到数里外的人马声。
  现代窃听器主要是在上个世纪兴起的电子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在反间谍影片《雌雄侦探》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一对英国侦探化装成恋人依偎在草地上,在他们中间隐藏着一个形状如长柄小盖的“伞枪窃听器”,它正对着十多米外两个正在窃窃私语的间谍。此时公园里人流如织,嘈杂一片,但从“伞枪”耳机里却清晰地传出了两个间谍的谈话声。“伞枪”实际上是根据声波的迭加原理制成了外形像“伞枪”的窃听器,窃听者只要把“伞枪”的枪口对准被窃听的方向,就能取得较好的窃听效果。这种“伞枪”窃听器在它长长的枪管上开有很多规则排列的小孔,当被窃听声波从正前方传来时,经过小孔进入枪管,就会在枪管尾部的微音器处互相加强;而无关的声波经小孔进入枪管后则互相抵消,这就保证了监听效果。影片展示的正是有线窃听活动中最“经典”的场面——远距离定向麦克风窃听器窃听。
  有线窃听的另一杰作是专线麦克风窃听器窃听,即将窃听器埋设在房间的墙壁内,并用专门铺设的导线引出至窃听据点,与窃听信号放大器及录音设备相连。外国间谍机关常常利用为别国修建或改建大使馆的机会偷偷地埋设这类窃听装置。1985年美驻莫斯科使馆大楼落成时,因从中查出一大堆克格勃安装的窃听器而被闲置不用。美特工部门的专家称,楼内尚存的无法发现和拆除的窃听器,有的将工作到2l世纪。
  
  技术日臻全面
  
  英国人最早把无线电技术运用到间谍窃听中。1914年夏天,在法国北部一座幽静的花园里,停放着一辆并不起眼的马拉“大篷车”,但在车内却安装着当时英国军方最先进的无线电窃听器,它可窃听到邻近的德国军方的无线电联络讯号。
  目前,电话普及率越来越高,日本平均每2人拥有1部电话机,美国平均3人2部电话机,所以电话窃听方式常被利用。最简单的方法是将窃听器的两根接线接到电话线路上,直接截获电话线路里的电流信号。但是电话窃听在法律上是不允许的,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的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可谓是电话窃听的著名案例。
  在海湾战争中,美国人使用了一种能够从行驶的伊军高级将领乘坐的轿车反光镜上截听到车内谈话的窃听技术,完成这一使命的是激光窃听器。它是自70年代开始研制生产的,对于那些不想步“水门事件”后尘的特工来说,它的出现不啻为一个“福音”,因为安装这种窃听器不必潜入房间,这就免去了被 “人赃俱获”的风险。间谍技术专家们在激光发生器产生的两种光中选出不可见的红外激光用来“隐形”。当一束极细的激光悄悄射到被窃听的房间的玻璃上时,激光就会“满载”包含室内声波振动的信息折返回来。窃听者头戴耳机,便可听见经接收器转化而成的声音信号。同激光窃听原理相似的还有微波窃听,苏联最早利用微波窃听,他们在向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赠送的礼物——木雕美国国徽中藏匿了微波反射器。这只异常灵敏的“耳朵”在美国大使馆的墙上整整挂了7年后才被发现。微波窃听方向性不像激光那样强,它的反射波在一定域内都可以收到,这就克服了激光窃听必须选点的局限。
  当代更为先进的窃听器叫做“地面传感窃听”,它由探测器、信号处理电路、发射机和电源组成,可探测到声响、震动、磁性、气味等信息,然后通过其自身的发射机把这些信息传给远处的接收站。越战时,美军使用的“伦姆斯”就是这种“极有灵性”窃听装置的雏形。20世纪80年代末,新型的被称“伦巴斯”的“传感窃听器”问世了,它增加了信号和红外感测等传感功能,能够多渠道地窃听各方面的高度机密。美中央情报局的技术工厂造出一种假树枝,它的表面用真树皮包裹着,里面安装这种窃听器,把假枝接在对方军事基地等被窃听目标附近的树木上即可。
  
  灾难眨眼降临
  
  日益普及的手机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的信息安全带来了隐患。窃听移动电话的活动不仅流行,而且容易得多。由于蜂窝式移动电话能发出很强的无线电信号,故只要架设接收天线,就能窃听到上百公里外的移动电话。在特定条件下,移动电话本身也是方便实用的窃听器。1996年4月22日,俄罗斯空军一架A—50预警机,截获了杜达耶夫与居住在莫斯科的战争调节人——俄罗斯国家杜马前议长哈兹布拉托夫之间的手机通信,并准确地测出了杜达耶夫所在位置的坐标。几分钟之后,俄罗斯空军“苏—25”飞机发射了两枚“DAB—1200”反辐射导弹,导弹循着电磁波方向击中了杜达耶夫正在通话的小楼。结果杜达耶夫和四个贴身保镖被炸得血肉横飞,命丧黄泉。
  无独有偶,2005年3月,“基地”组织的二号人物阿布·祖巴耶达赫也是因为使用手机暴露了藏身之地而落网。2005年9月中旬,“基地”组织的一个重要人物,本·拉登的代理人拉姆齐,在对“半岛”电视台发表讲话72小时后,中央情报局通过他打出的卫星电话在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将其逮捕。
  
  活动日益猖獗
  
  “窃听器”一词的英文与“臭虫”单词“bug”拼写相同,现代窃听活动无孔不入,真好像夏天的臭虫一样遍地都是。
  当代,世界各国对使用窃听器都有严格的法律规定,但非法窃听却到处泛滥。如美国国家安全局建立的“梯队系统”。整个系统动用了120颗卫星,在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设置了数十个大型地面接收站,在美国和英国设有两个数据中心,功能强大令人吃惊。据说,全世界95%的通信信息都要经过这一系统的“过滤”,在同一时间,可记录数以百万个电话通信信息。无怪乎美国联邦传播委员会最近要求每台无线电话机都必须标明警语:“使用此话机,无法保障通话隐私!”在西方国家,政府也指示机要部门在电话机上注明:“此电话不安全,不得谈论机密!”
  最近披露的一件事情充分说明了美国窃听机构活动之猖獗。1991年苏联发生令世人震惊的“八·一九事件”。夺权者声称戈尔巴乔夫突然“病倒”。说他已到克里米亚的别墅中休息去了。全世界都屏住了呼吸,密切地关注着这个超级大国的政局演变。美国总统布什发表了第一个态度含糊的讲话,在讲话中他没有谴责那些夺权者。因为国家安全局刚刚给他看了美国间谍卫星拍来的照片,照片表明戈氏确实已经被囚禁在他自己的家中,新政权很可能迅速建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布什也许就只得抛弃他的朋友了。
  但在数小时后,美国的调门就来了个大转弯:布什强烈谴责这场军事政变,表示不承认那些夺权者。原来,在这两次讲话之间,国家安全局给他看了一个新的绝密报告:安全局截获并破译了苏联政变首脑之间的所有电话联系,发现他们之间意见分歧很大,更为严重的是,苏联军队的地方司令没有跟着他们干。所以,布什总统比任何人都更早地知道这次政变很可能不会成功。这样,他就可以大胆地谴责那些政变者而不会冒多大风险,而且还可以以“自由世界”中的一位可靠而勇敢的领导人自我标榜了。
  【责任编辑】林京
其他文献
教改的深入,使我们的教学也越来越回归本真。庖丁解牛般的“解剖课”不见了,囫囵吞枣般的“蒸整猪”也不见了。其实讲“双基”训练也好,讲人文养成也罢,这都有个度。整体入手
有一首歌里唱道:“哪个爸爸不骂人,哪个孩子不挨骂”。这里说的骂,其实更多的是指批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离不开家长的批评的,但是怎样批评却是各家有各家的高招。我的
笔者通过对寿陵残碑龙纹残片的整理筛选,建立了便捷的纹样分类检索体系;构拟出了残碑纹样的标准复原图系;创建了“残片纹样同类图素比照定位系统”“残片纹样多位图素综合排
2007年12月19日0时的耒阳火车站,月黑风高,暴雨倾盆。站南头的宜达燃料有限公司内一片静寂,只有关门闭户的职工宿舍内传出轻微的鼾声。突然,四个手持匕首、砍刀的黑影猫一样
新课程确立了“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新型教学关系,呼唤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开放性课程模式和教学活动。就小学体育而言,教师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积极开展开放性教学活动,不仅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二十年过去了,20年后的我是怎么样的呢?我思索万千,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到了20年后的世界。那时的天、那时的地、那时的我一定变得更美好……弹指一
“和弹琴的节奏差不多。”一位教师在教学“循环小数”时,为孕育“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一循环的概念,创设了一个“鼓掌”的导入场景:师: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来到贵校,给我们
批阅完作文,我甚感欣慰。这次以“亲情”为话题的作文,从整体情况来看,无论是题材的选取,还是语言的表达,绝大部分学生都有明显的进步,尤其是习作《记忆中的奶奶》更是让我怦
华南理工大学研制、广东云浮市粤西新技术发展实业有限公司协助开发生产的新型轻质墙体材料——氯氧镁发泡轻质建材板,通过了广东省组织的技术鉴定。该板材是一种低能耗、利
在宋代,书法与苏东坡、米芾、蔡襄齐名的黄庭坚,还是一位研究名砚颇深的专家学者。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人(今江西修水)。他是北宋著名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