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疼痛护理对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效果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ingz4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强化疼痛护理对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急诊创伤骨科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强化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以及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后,两组VAS评分及PSQI评分均比护理前显著降低(JD<0.01),且研究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结论:对急诊创伤骨科患者实施强化疼痛护理效果更佳,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有效改善其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强化疼痛护理;急诊;创伤骨科;疼痛程度;睡眠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 2018) 03-106-02
  创伤骨科患者绝大多数都是急诊就医,且多为肌肉、骨骼受损,病情危急,病因复杂,强烈的疼痛感易提升患者心率及血压,改变其血流动力学,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死亡率,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极大威胁【1】。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对策以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尤为重要。本文为探讨强化疼痛护理对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效果,对我院收治的52例急诊创伤骨科患者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2例急诊创伤骨科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6例。其中研究组男14例,女12例,年龄20~68岁,平均(33.45±6.37)岁;对照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22—65岁,平均(34.18±6.5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对比分析无明显差异,P> 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视患者疼痛程度遵医嘱给予相应的用药护理。研究组实施强化疼痛护理,具体为:①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疼痛产生及镇痛相关知识,使其准确掌握疼痛知识,并正确表达出自身疼痛感受,便于医护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治疗;②在处理患者创口、创面时需注意操作力度,且动作需稳定,尽可能做到无痛或低痛;③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多关心、安慰及鼓励患者,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列举成功康复案例,提高其治疗自信心;④整个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并利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减轻患者疼痛应激反应,如播放舒缓的音乐、观看或收听轻松、搞笑、愉快的节目等;⑤为患者提供舒适、静谧、良好的休息环境,控制好病房的温湿度,勤通风,保持其温度恒定;⑥根据患者实际疼痛情况及部位,遵医嘱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并向患者讲解镇痛药物的副作用,严格遵守镇痛药物用药原则。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以及睡眠质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总分0-10分,得分越高疼痛程度越严重;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评价患者睡眠质量,总分0-21分,得分越高说明睡眠质量越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用率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若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
  护理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 0.05;护理后,两组VAS评分均比护理前显著降低(P<0.01),且研究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 0.01,见表1。
  2.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睡眠质量
  护理前,两组患者PSQI评分无明显差异,P> 0.05;护理后,两组PSQI评分均比护理前显著降低(P<0.01),且研究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 0.01,见表2。
  3、讨论
  疼痛是创伤骨科比较常见的一种主要临床症状,患者在受伤、手术治疗及恢复过程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疼痛感,持久而剧烈的疼痛对患者产生极大影响,一方面,不但会引发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症状,而且也会导致患者出现心理波动,产生焦虑、烦躁、抑郁抵抗治疗等负性情绪及心理,更有甚者因难以忍受疼痛而轻生,不利于患者治疗及术后恢复;另一方面,疼痛会影响患者睡眠质量,对于合并慢性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患者而言,睡眠质量差易引起严重并发症,影响预后效果。所以,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策对降低患者疼痛感受、改善其睡眠质量、提高治疗及预后效果都有着重要意义。常规护理方法主要是对患者进行伤口包扎、观察患者各项指标、对于疼痛难忍者给予药物止痛等,虽然能够缓解患者疼痛感,但依靠药物止痛会使其产生依赖性,护理效果并不理想。强化疼痛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主要是通过心理护理緩解患者负面情绪,降低其恐惧感,并给予其心理支持;通过健康宣教提升患者对疼痛知识的认知,减轻疼痛程度,提高治疗效果;处理伤口时尽可能做到无痛或低痛,并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降低患者疼痛应激反应,遵医嘱合理使用止痛药物以达到最佳镇痛效果;与此同时,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利于其恢复【2-3】。
  本研究中,护理后,两组VAS评分及PSQI评分均比护理前显著降低(P< 0.01),且研究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 0.01。由此可见,研究组护理效果更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急诊创伤骨科患者实施强化疼痛护理效果更佳,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其护理满意度,有效改善其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高爱桃强化疼痛护理对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疼痛程度和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2):1704-1705.
  【2】罗风强化疼痛护理对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疼痛程度和满意度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6,6(29):225-226.
  【3】竺静,赵劲松,励莲.强化疼痛护理对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08):990-991.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抓好南岸区服务业企业申报入统工作,全面真实反映全区服务业发展规模,南岸局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对来自现代服务业办公室及相关部门的人员进行了服务业入统工作业务培训,为
传统工艺美术行业从业人员存在学历水平普遍偏低的特殊性,这使得对其继续教育尤为紧迫和重要.高等美术院校有着人才和学术优势,可承担行业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任务.文章主要从理
目的:评价目标治疗呼对儿科吸道感染患儿的疗效影响,为小儿呼吸道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儿科2017年5月-2018年10月治疗的12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综合治疗方法将小儿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小儿营养不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门诊部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接收的84例小儿营养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给予观察组健康教育路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6.2%,与观察组的95.2%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
《课程标准》对机械效率的要求落实在“理解”的水平.这是因为机械效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效率的概念已广泛地应用于生活、社会和科技问题中,有必要让学生去探究、理解,要通过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整体护理对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的临床意义及应用。方法:选取自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180例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9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护理,护理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总有效为78.89%,两组数据
摘要:目的:探究在肺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CNP)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01月-2017年12月间我院接收的肺癌患者共57例,采取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n=29例)和对照组(n=2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CNP,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率是3.45%明显较对照组的21.43%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是96.55%明显较对照组的82.14%高,差异显著,
【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的循证护理干预及意义。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6月-2017年2月90例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患者分组,对照组进行简单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循证护理。比较两组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疼痛持续天数、术后住院总时间、开始活动时间;护理前后患者切口疼痛程度;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
变质核杂岩体是区域性伸展构造的主要类型之一。安徽怀宁即是这种构造在大陆板块内部发育并得到保存的典型地区。通过区域大比例尺构造解析认为:怀宁古变质核杂岩体自下而上
目的讨论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中脑梗死的患者 100 例,根据抓阄的方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中使用常规的护理,在实验组中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