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iuscao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介绍了无为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对策;无为市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20-0016-02
  无为市地处皖中,临江滨湖,承东启西,全市总面积2022km2,现辖20个镇、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全市总人口121.4万,其中农村人口74.86万人,农村劳动力人数53.32万人,耕地总面积9.42万hm2。无为市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优质水稻、蔬菜、肉禽、水产品、水果等主要农产品均列入全国和全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带。
  1 无为市2020年农业发展情况
  1.1 农业优势产业稳产增效 2020年,无为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06.6亿元,同比增长5.5%;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210亿元,同比增长16.7%;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全市粮食总产52.96万t;蔬菜总产47.17万t,同比增长4.7%;油料产量3.11万t;畜禽肉类总产4.77万t,同比增长3.75%;禽蛋产量2.3万t,增长0.5%;水产品总量6.7万t,同比增长3.9%。
  1.2 农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 2020年无为市粮食种植总面积达8.355万hm2,同比增加0.56%;其中水稻种植面积5.687万hm2(稻虾综合种养1.013万hm2)、小麦1.902万hm2、玉米0.447万hm2、豆类0.204万hm2、薯类(折粮)0.115万hm2。经济作物种植面积3.228万hm2,同比增长2.8%,其中:油菜1.041万hm2、水果0.159万hm2(蓝莓0.04万hm2)、蔬菜1.868万hm2(荸荠0.2667万hm2、莲藕0.1333万hm2)、茶叶0.16万hm2。生猪出栏16.5万头,较上年增长1.1%,家禽出栏794万只、增长1.25%;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5387万hm2,其中河蟹、龟鳖、黄鳝等特种水产养殖面积1.12万hm2,占总养殖水产总面积的72.8%。初步建成了优质水稻、标准化蔬菜、生态畜禽、特种水产、特色水果、花卉苗木等六大主导产业基地。
  1.3 农业经营主体增量提档 无为市近年来不断壮大农业经营主体队伍,提升企业层次水平,引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截至目前,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5.9533万hm2,其中耕地流转面积5.484万hm2,占全市耕地面积的58.3%,经营3.33hm2以上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4277家,农村土地向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大户集中趋势明显。全市已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0家,其中省级14家,芜湖市级115家;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35家,其中省级12家,芜湖市级1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496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社10家,芜湖市级示范社23家,无为市级示范社34家;家庭农场2912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4个,芜湖市级示范家庭农场30个,无为市级示范家庭农场67个。
  1.4 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2020年度,开城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成功转型为开城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无为经济开发区食品产业园再创新高,产值提升至65.8亿元,同比增长39.2%,无为羽毛羽绒产业园稳步发展,完成产值50.63亿元;红庙、泉塘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建设稳步推进;安徽根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城农业服务中心等6个农业主体获评省级农业物联网示范点;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成体系”的总体思路,指导各镇建立镇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同时引导加工型龙头企业向现代农业产业园集中。截至目前,全市已建设完成5个基础设施配套完备、主导产业高效、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其余各镇也在加紧建设中。预计2021年底,可认定第一批无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1.5 品牌农业市场营销不断拓宽 积极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参加全国、省、市各级农产品交易会,承办年货嘉年华、农民丰收节等活动,为特色农产品搭建展销平台,重点打造“无”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让品牌成为无为特色农产品和特色产业的符号,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以市乡投公司为主体,整合本地农产品资源,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对“无为有味”公用品牌产品进行宣传、销售。截至目前,全市已培育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个(无为螃蟹),打造“无为板鸭”“无为有味”等区域公用品牌2个,认定“无为螃蟹”“无为草龟”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无为科前生态农场、安徽赵老五油脂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20余种产品于去年正式入驻“无为有味”品牌。
  1.6 农技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新型农民培训等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有效促进了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建设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畜牧兽医体系的基础条件,加快公益性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共同发展。全市新建和改扩建20个镇农业服务中心办公服务设施,大大改善了服务手段和条件。全市191名农技人员参与农业科技入户活动,培育955名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1.91万个农户;水稻等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5%以上,畜禽、水产良种率90%以上。
  1.7 农机装备水平大幅提升 大力扶持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发展,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力推广水稻机插秧、油菜机栽机收、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2020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74.35万kW,拥有各类拖拉机1.71万台,其中农田作业大中型拖拉机2440台;拥有联合收割机1763台;谷物烘干机799台。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7%。举办各类培训班18期,培训人数1760人。农机服务社会化、市场化、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稳步提升。
  1.8 农业招商成果显著 2020年度,无为羽毛羽绒产业园波司登工業园项目顺利落地,总投资约为8亿元;无为市“一镇一园”“一镇一项目”计划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全市已谋划农旅融合招商项目24个,总投资约为12.67亿元,其中,严桥花间小路项目、红庙海舜观光园项目、开城九华生态农业旅游园项目、十里墩镇休闲农业示范园项目、牛埠镇翔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园项目已开工建设,总投资约为2.855亿元。   2 存在的问题
  一是现代农业发展和产业化建设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业防范市场风险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业项目管理需要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足。二是螃蟹、小龙虾、蓝莓、莲藕、荸荠等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创建仍处于初始期,品牌效应不强。三是无为市农业工作工作量大、任务重,现有专业技术人员明显不足,特别是年青后备技术力量不足。
  3 发展对策
  3.1 稳定粮食和生猪生产 全面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压实粮食生产责任,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谋划加大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力度,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确保无为市稻谷、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稳定在8.67萬hm2左右、总产56万t以上。加快生猪产能恢复,对现有规模养殖场进行升级改造,加强生物安全防护;引进大型养猪龙头企业,确保猪肉市场供应。
  3.2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要守住底线、健全政策,坚决不发生规模性返贫。重点从产业、机制、政策、人才队伍等方面做好衔接工作,推动脱贫攻坚政策平稳转型支持乡村振兴。
  3.3 大力推进乡村产业发展 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和“158”行动计划,推动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科技化、示范化发展,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加强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孵化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国家级特色农业产业强镇建设,争创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等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3.4 推进农业绿色循环发展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做好秸秆、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工作,促进农业资源永续利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5 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严格按照项目建设要求,做好项目申报、实施等工作。确保按时完成2021年度1.2万hm2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保障农民农业生产安全。
  3.6 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广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职业劳动技能、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培训,提升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夯实基层党组织,继续实施乡村振兴“领头雁”工程,壮大农村致富“领头人”队伍。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平台,引进农村专业技术人才,通过招商引进规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留住人才。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肝胆经经络推拿治疗卵泡黄素化不破裂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120例卵泡黄素化不破裂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肝胆经经络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性激素水平、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卵泡发育情况、排卵率与妊娠率
摘 要: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以其高效、灵敏、准确、快速的特点在食品行业真伪辨别中备受欢迎。该文主要介绍了燕窝检测中的聚合酶链式反应、实时荧光PCR、分子指纹、基因芯片、基因测序等基因检测技术研究现状,为后续燕窝真伪鉴别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燕窝;分子生物;真伪鉴别  中图分类号 TS2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20-0018-04  Research Pro
摘 要: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要求,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对辽阳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改革现状进行了调研。该文介绍了辽阳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改革的初步成效及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综合执法改革;现状;问题;对策;辽阳市  中图分类号 S8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20-0012-03  St
孙思邈其所著《备急千金要方》中续命汤及小续命汤、大续命汤、大续命散、续命煮散、西州续命汤等续命汤类方,诸方皆以“辛味治风”为特色.辛味药具有行散润养、升阳开窍之效,总结其在治疗中风的续命汤及其类方中发挥作用的理论基础为:辛者,发汗散风,以辛之走散开窍,开鬼门以散风邪;通达表里,标本兼顾,走表发汗以散邪治标,入里以破癥坚积聚顾里;散邪荡瘀,益气养血,以辛之行散,行气散瘀,荡涤瘀滞,润养气血,扶助正气.续命汤及其类方中诸辛味药合用,既辛散宣通、涤荡瘀滞,又益气养血、活血化瘀,对中风之表里、寒热、虚实之证皆适用
摘 要:绿色生产技术不仅可以在生产中将外部环境污染内部化,缓解或者消除矛盾,而且可以有效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稳定发展,是解决“经济-环境”发展难题的有力工具。市场激励型规制对绿色生产技术起着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该文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农户是否愿意接受绿色生产技术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由此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以期为使广大农户更好地接受绿色生产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户;绿色生产技术;多元回
摘 要:村民在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只有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才能推动生活垃圾的长效治理,创造生态宜居的乡村人居环境,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长久实施。该文分析了村民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必要性以及当前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据现实情况提出了推动村民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村民;生活垃圾治理;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hon-okiol (HNK) on bladder cancer cells and its synergis-tic anticancer effect with hydroxycamptothecin(HCPT).METHODS:Control,HNK,HCPT,and HNK plus HCPT groups were established.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摘 要:该文介绍了潜山市农业绿色发展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业绿色发展;现状;建议;潜山市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20-0015-0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步入快车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注重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潜山市按照农业绿色发
摘 要:基于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从6个维度选取23个指标构建了安徽省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综合评价安徽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然后借助障碍度模型,研究了1999—2018年20年间安徽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制约因素,结果表明:安徽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农业生态环境现代化、农业生产力现代化、农村发展现代化和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等4个维度是制约安徽省农业现代化发
摘 要:该文介绍了牧草种质资源、育种现状及育种技术,分析了牧草育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化解决途径,旨在健全牧草育种体系,提升牧草产量与质量,满足高质量肉蛋奶生产的需求。  关键词:牧草;种质资源;育种;质量  中图分类号 S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20-0026-02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高品质的肉、蛋、奶等高蛋白食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