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纬拍卖公司成立后的首场拍卖会将于2008年12月6日在北京港澳中心瑞士酒店二层举行,共推出“宫廷艺术品”“中国名家油画”“朔云山房藏珍”三个专场。
此次北纬首拍选择拍品的理念是不求数量,只求质量,宁缺毋滥。近50件宫廷艺术品估价高达2亿元,选择原则是真,精、新、绝,从品种上说比较全,包括织绣、瓷器、书画、金银器、鼻烟壶等,年代上也不限于清三代,力争多视角反映中国宫廷艺术品的风貌。
宫廷艺术品专场最大的亮点是集中亮相的18件清官龙袍,包括顺治、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光绪皇帝的朝服和吉服,均经过故宫博物院权威丝织品专家鉴定。其中,清顺治明黄地缂织金彩云龙纹对襟夹吉服褂,以具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称的缂丝缝制而成,用丝均细,缂工精密、平整,用色浓丽,晕色自然和谐,花纹生动活泼、逼真,宛若天成。据专家考证,此件龙褂可能是顺治皇帝于18岁出家时携带出官的,至今完好如新,为清初的一件传世珍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及收藏价值。清康熙明黄地织五彩云龙纹妆花缎夹朝袍,是康熙皇帝在春、秋两季上朝时所穿的朝袍。其织工细密、平整,用色浓丽,晕色自然天成,花纹灵活生动,具有大自然的神韵与质感,达到了运梭如运笔的地步,是件极为难得的收藏珍品,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和收藏价值。
另一件重量级的拍品是明万历蓝地织五彩云蟒纹妆花缎被面,尺寸260×181厘米。从其织造工艺、花纹和用色来看,具有明万历时期的特点及风格;从其所织的主要花纹来看,应是贝勒、贝子所用的被面,具有皇家气派。花纹洋溢着“富贵”“长寿”“多子多福”的吉祥之意。该被面织工精密,用色浓丽柔和、丰富,润色自然,金彩辉映,雍容华贵。花纹灵活生动,神态逼真,潇洒自如。从其织造工艺及花纹特点来看,应为著名的明清两代的皇家织造江宁织造的产品,属于南京云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具有“寸锦寸金”之誉的妆花缎。这件妆花缎被面虽然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但基本保存完好,是件稀有的收藏珍品。
一幅清中期的盘金栽绒五龙丝织壁毯也甚为罕见。它以手工编织,金线盘地,彩色丝线起绒。毯边一侧织“乾清宫”三字,用料上乘,工艺复杂,构图疏密有致,图案清晰,色彩华美,寓意鲜明,是同时期同类编物中的精品之作。织绣中还有清代陀罗尼经被、嘉庆红锻绣五彩人物寿帐、明黄锻绣五彩金龙纹夹炕褥等,均为保存完好的艺术珍品。
瓷器方面,一套完整的清康熙青花五彩十二月令花卉杯是一大亮点。十二月令花卉杯是康熙朝烧造的官窑瓷中特别名贵的品种。它形如仰钟,壁薄体劲似脱胎,造型规整,釉面细腻。杯体绘十二月代表花卉,并缀以诗句、“赏”字,杯底青花双联圈书写六字双行“大清康熙年制”官窑款识。该套十二月令花卉杯,无论从造型、胎釉、彩料以及纹饰各方面综观,均可称为精品之作。尤其可贵的是,十二只花卉杯无一瑕疵和缺损,实为难得的珍品。另外,创烧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宫廷御用珐琅彩山水纹瓶、明成化孔雀绿珐华彩龙纹高足碗、明永乐青花海水纹如意耳鼎式炉、明宣德青花卷草网纹鱼篓式罐、清乾隆青釉云龙纹灯笼瓶都是古代瓷器中的稀有品种。
清乾隆金累丝嵌宝石如意,长约40厘米,用K金制作,尺寸适中,样式美观,制作精细。如意通体侧面饰以掐金丝回纹,保存完整无一缺失。如意头、尾、中端均采用四周边缘嵌松石,中间部分采用螺丝编制纹饰,然后再嵌以松石、珊瑚及宝石。祥云状如意头部纹饰为道教的散仙,而如意柄则饰以佛教的轮、罗、伞、盖、花、罐、鱼、肠八宝吉祥纹饰。此件金如意无论从工艺上、用材上,都充分显示了乾隆时期内务府造办处的精湛技艺及皇家的奢华风气。
鎏金龙凤纹马鞍,高61厘米、长38.5厘米,木胎,外包鎏金铜錾刻镂空云龙纹。前鞍桥錾刻五龙二凤和云纹图案,中间正龙衔金珠三颗,边缘祥云托嵌东珠三颗;后鞍桥饰二龙三凤,边缘嵌东珠二颗。坐垫金饰件齐全。此马鞍工艺精湛,造型美观独特,用料及雕錾有明显的宫廷工艺特征,为明末清初皇室所用,极具收藏价值。
“中国名家油画”专场汇集了刘海粟、詹建俊、吴冠中、卫天霖、刘亚兰、赵一唐、闰平、朝戈、张祖英、闫振铎、俞晓夫等著名油画家的精品力作,作品来源可靠,高度保真,题材涉及风景、人物、静物,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油画的魅力。
“朔云山房藏珍”专场集中了我国著名铜器收藏家张庆先生数十年收藏的精华,包括佛像、香炉,铜镜、兵器、明代经版、明代木秤等共110件,地方特色鲜明,且货真价实。张先生表示,此场拍卖所得将全部用于山西朔州的基础教育事业。
此次北纬首拍选择拍品的理念是不求数量,只求质量,宁缺毋滥。近50件宫廷艺术品估价高达2亿元,选择原则是真,精、新、绝,从品种上说比较全,包括织绣、瓷器、书画、金银器、鼻烟壶等,年代上也不限于清三代,力争多视角反映中国宫廷艺术品的风貌。
宫廷艺术品专场最大的亮点是集中亮相的18件清官龙袍,包括顺治、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光绪皇帝的朝服和吉服,均经过故宫博物院权威丝织品专家鉴定。其中,清顺治明黄地缂织金彩云龙纹对襟夹吉服褂,以具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称的缂丝缝制而成,用丝均细,缂工精密、平整,用色浓丽,晕色自然和谐,花纹生动活泼、逼真,宛若天成。据专家考证,此件龙褂可能是顺治皇帝于18岁出家时携带出官的,至今完好如新,为清初的一件传世珍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及收藏价值。清康熙明黄地织五彩云龙纹妆花缎夹朝袍,是康熙皇帝在春、秋两季上朝时所穿的朝袍。其织工细密、平整,用色浓丽,晕色自然天成,花纹灵活生动,具有大自然的神韵与质感,达到了运梭如运笔的地步,是件极为难得的收藏珍品,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和收藏价值。
另一件重量级的拍品是明万历蓝地织五彩云蟒纹妆花缎被面,尺寸260×181厘米。从其织造工艺、花纹和用色来看,具有明万历时期的特点及风格;从其所织的主要花纹来看,应是贝勒、贝子所用的被面,具有皇家气派。花纹洋溢着“富贵”“长寿”“多子多福”的吉祥之意。该被面织工精密,用色浓丽柔和、丰富,润色自然,金彩辉映,雍容华贵。花纹灵活生动,神态逼真,潇洒自如。从其织造工艺及花纹特点来看,应为著名的明清两代的皇家织造江宁织造的产品,属于南京云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具有“寸锦寸金”之誉的妆花缎。这件妆花缎被面虽然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但基本保存完好,是件稀有的收藏珍品。
一幅清中期的盘金栽绒五龙丝织壁毯也甚为罕见。它以手工编织,金线盘地,彩色丝线起绒。毯边一侧织“乾清宫”三字,用料上乘,工艺复杂,构图疏密有致,图案清晰,色彩华美,寓意鲜明,是同时期同类编物中的精品之作。织绣中还有清代陀罗尼经被、嘉庆红锻绣五彩人物寿帐、明黄锻绣五彩金龙纹夹炕褥等,均为保存完好的艺术珍品。
瓷器方面,一套完整的清康熙青花五彩十二月令花卉杯是一大亮点。十二月令花卉杯是康熙朝烧造的官窑瓷中特别名贵的品种。它形如仰钟,壁薄体劲似脱胎,造型规整,釉面细腻。杯体绘十二月代表花卉,并缀以诗句、“赏”字,杯底青花双联圈书写六字双行“大清康熙年制”官窑款识。该套十二月令花卉杯,无论从造型、胎釉、彩料以及纹饰各方面综观,均可称为精品之作。尤其可贵的是,十二只花卉杯无一瑕疵和缺损,实为难得的珍品。另外,创烧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宫廷御用珐琅彩山水纹瓶、明成化孔雀绿珐华彩龙纹高足碗、明永乐青花海水纹如意耳鼎式炉、明宣德青花卷草网纹鱼篓式罐、清乾隆青釉云龙纹灯笼瓶都是古代瓷器中的稀有品种。
清乾隆金累丝嵌宝石如意,长约40厘米,用K金制作,尺寸适中,样式美观,制作精细。如意通体侧面饰以掐金丝回纹,保存完整无一缺失。如意头、尾、中端均采用四周边缘嵌松石,中间部分采用螺丝编制纹饰,然后再嵌以松石、珊瑚及宝石。祥云状如意头部纹饰为道教的散仙,而如意柄则饰以佛教的轮、罗、伞、盖、花、罐、鱼、肠八宝吉祥纹饰。此件金如意无论从工艺上、用材上,都充分显示了乾隆时期内务府造办处的精湛技艺及皇家的奢华风气。
鎏金龙凤纹马鞍,高61厘米、长38.5厘米,木胎,外包鎏金铜錾刻镂空云龙纹。前鞍桥錾刻五龙二凤和云纹图案,中间正龙衔金珠三颗,边缘祥云托嵌东珠三颗;后鞍桥饰二龙三凤,边缘嵌东珠二颗。坐垫金饰件齐全。此马鞍工艺精湛,造型美观独特,用料及雕錾有明显的宫廷工艺特征,为明末清初皇室所用,极具收藏价值。
“中国名家油画”专场汇集了刘海粟、詹建俊、吴冠中、卫天霖、刘亚兰、赵一唐、闰平、朝戈、张祖英、闫振铎、俞晓夫等著名油画家的精品力作,作品来源可靠,高度保真,题材涉及风景、人物、静物,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油画的魅力。
“朔云山房藏珍”专场集中了我国著名铜器收藏家张庆先生数十年收藏的精华,包括佛像、香炉,铜镜、兵器、明代经版、明代木秤等共110件,地方特色鲜明,且货真价实。张先生表示,此场拍卖所得将全部用于山西朔州的基础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