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条件下对中学语文情境创设的研究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inli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够结合课本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情境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本文结合了一些案例,分析、阐述了信息技术条件下中学语文情境创设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中学语文 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8-00-01
  1 根据文章历史背景创设情境
  通常一篇文章必定有其核心思想,即作者的内心感受、情感体验及个人见解。那么这些感受、这些体验、这些见解又是从何而来呢?许多文章都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带领学生探索文章的历史背景,有利于学生对作者的思想情感、写作目的的正确把握。例如,教师在教授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首词时,如果仅仅从字面上向学生讲解,学生恐怕难以体会诗人当时傲视天下的雄心壮志与伟大抱负。但是,若教师在上课之前,为学生播放一段影视资料,说明抗日战争前期毛泽东在我国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以及我国革命的大好形势,让学生感受毛泽东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登高远眺,最后忍不住诗兴大发的情景;再由影视中的历史背景,引出需要讲解的内容。然后,教师趁机让学生自己去推测、分析作者的创作目的、写作心境;再让学生用作者当时的情感去朗诵这首诗,不仅培养了语感,而且加强了记忆;最后,教师再针对诗歌内容以及学生的见解、表现加以提炼总结。让学生在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究能力,而且能让教师的课堂教学变得轻松一些、有效一些。
  然而并非所有的文章都可以根据历史背景来创设情境,有些文章内容与历史背景联系并不紧密,所以,对根据文章历史背景创设情境的方式,教师需谨慎选择。
  2 根据文章内容鼓励学生进行情景再现
  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教师津津乐道地讲,学生全神贯注地倾听。这一方式往往让学生失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动性,还会让课堂气氛十分沉闷,不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鼓励学生进行情景再现。对于一些故事情节较为丰富的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其改为话剧,然后进行表演;一些情感较为鲜明的文章,教师可以为学生配乐,让他们朗诵。借助这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可以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
  例如,学习《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文章改为简短的话剧,进行角色表演。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配乐,渲染环境。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文章内容印象深刻,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丰富多彩。再如,在教授高尔基的《海燕》这一课时,教师可搜寻文章的配乐朗读,并鼓励学生进行模仿。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海燕不畏困难的拼搏精神。多媒体鲜活的画面、动人的乐曲,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地去学习,还可以让学生在欣赏中提升对文学的审美能力,做到真正的素质教育。最后,让学生对视频进行简单的评价,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教师若是能利用情景再现创设情境,恰当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那么必定能助推语文教学的课堂改革,让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现代信息技术设置的情境下主动探索求知。教师也不再会抱怨学生缺乏生气与表现力了。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帮助他们提升自信心,让他们自然而然地踊跃展现自我。
  3 模拟外界环境来创设情境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描绘的都是我们身边的环境和现象,通过对这些环境和现象的描绘,分析得出一些科普知识或哲理。这些文章一般偏向说理,就难免显得枯燥、抽象。教师如果单单地通过阐述文章内容来分析文章结构、思路,又有多少学生愿意认真倾听呢。没有学生的参与,教师的教学激情自然会大打折扣,长期下来,就会造成恶性循环。但是,若教师能借助多媒体鲜活的画面去模拟外界的环境,让学生去观察、感知,那么便可将知识化抽象为具体,便于学生的理解。相信这样开放式的教学一定会受到学生的喜爱,学生也会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例如,在教授七年级《看云识天气》一课时,教师可以找一段展示云的形态、位置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分析。教师在带领学生分析了这部分内容后,还可以把学生带出教室,走向户外,对照着课本自己观察云的形态变化、位置高低,并由此推断接下来的天气情况。这一方式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文章内容,还能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当然,这一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教师自身素质要求也较高。
  4 结语
  笔者结合案例,介绍了信息技术条件下中学语文情境创设的三种方式,一是由文章历史背景创设情境,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对文章思想情感的把握;二是鼓励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情景再现,这一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表现力;三是借助多媒体模拟外界环境,为学生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较为抽象的说理文章。这三种方式都能提高中学语文课的教学效率,教师应学会这些方式为自己所用。
  (阆中市朱镇乡中心学校,四川 阆中637400)
  参考文献:
  [1]何婷.中学语文教育的思考[J].职业教育,2013(5).
  [2]杨晓燕.如何利用多媒体带动学生学习[J].职业教育,2014(2).
  [3]王艳萍.有关户外教学实践[J].教师手册,2012(8).
  [4]田丁.信息化时代为语文教学带来的改革[J].湖北十堰教育学报,2013(6).
  [5]关强.如何提升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J].六安一中教师学报,2014(1).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顶岗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就顶岗实习管理模式进行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了现场管理的方法。对实习指导老师如何处理好现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采取何种有效的管理途径
"用一生去备课"、"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些无一不体现了作为一名专业教师,要想成功上好一堂课,"用心"是关键。教师要做信息技术教学的有心人,敏于思考,让备课如影随行;勤于积
多媒体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但也存在很多问题,降低了教学质量。本文对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