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个退休的内科医生,今年85岁,20年前被确诊糖尿病、肥胖、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还发生过两次心肌梗死,一次肺癌左下肺叶切除,报过多次病危,但我积极调整膳食结构,坚持减肥运动,大部分慢性病都得到了控制。
其中最难控制的慢性病是高血压。自从1991年,我发现患有高血压等疾病,依据当时的医疗条件服用了一些降压药物,我常去保健室监测血压,通常是135/70毫米汞柱。我本以为血压控制不错,可是要命的疾病接踵而至,我先后两次发生心肌梗死。1998年10月,我因第二次心梗入院治療,我建议护士每天量两次血压,早晨我躺在床上时,血压为162/78毫米汞柱,起床后血压将为正常值,我以为护士量错了,午睡醒来,我躺在床上再量,血压又变为143/69毫米汞柱。出院后,我改用腕式电子血压计每天测量6次,发现无论清晨还是中午,躺着时候血压高,坐起来量血压就正常。
我的情况和一般所说的晨起高血压不同,只要起床后身体转为坐姿或者站姿,血压很快下降为正常值,如果今天不午睡,下午血压就不会增高。后来,我通过多种方法监测血压,发现我在站着时候血压最低,躺着时候血压最高。尤其是冬天的早晨我睡醒了却眷恋被窝的温暖不起床,起床后回到正常血压值的时间也比不赖床的时候长。
我把这种高血压称为“仰位高血压”,因为它多出现在仰卧在床上的时候,不知道它在我身上隐藏了多久,但是这就是我发生心梗、腔隙性脑梗塞和肾损害的“元凶”。可惜我不能像马一样站着睡觉,要不然我的血压一定能全天维持正常值。我曾试着把背部垫高睡了一个来月,血压有所降低,但是窝着脖子睡觉太不舒服,只能作罢。
最初,我除了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还把希望寄托在药物治疗上,分作两次服用降压药,白天服药时间是上午11时,针对午睡时出现的血压增高情况,晚上服药时间是23点,针对第二天早晨起床前出现的高血压。
这些治疗最初几年是有效的,但是后来我的这种高血压缓慢发展,躺着时候收缩压常在160毫米汞柱,甚至高达180毫米汞柱,而起床后血压也恢复不到正常值。降压药已经不能平稳地调节血压了。
2006年冬天,我换了一张双摇床,将床头摇高了30厘米,我这样睡了一年多,同时持续观察和检测血压。我发现这样睡觉比一般仰卧睡眠时期血压的确降低,收缩压大多数都处于140毫米汞柱左右。
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我在躺的时候血压正常时,坐着的时候就会出现血压偏低的情况,舒张压甚至低于50毫米汞柱。
众所周知,舒张压低于70毫米汞柱,心脑血管并发症就越多,脑卒中的危险就越高。因为我服用的降压药都是长效降压,我突然想到是不是头天晚上服用降压药到第二天还在发挥作用,和第二天11时服的药作用叠加。于是我将白天服药时间改为午饭后13:30分,夜间服药时间不变。此后数周再监测血压,坐姿、站姿的舒张压没有低于50毫米汞柱的。
为了“平稳”血压,我苦苦奋斗了十多年,虽说没有任何一种药物和疗法能把我的血压调节到医学杂志上的达标标准,但是相对于我的家族病史来说,我多年奋斗还是有成果的。
(责编:孙展)
其中最难控制的慢性病是高血压。自从1991年,我发现患有高血压等疾病,依据当时的医疗条件服用了一些降压药物,我常去保健室监测血压,通常是135/70毫米汞柱。我本以为血压控制不错,可是要命的疾病接踵而至,我先后两次发生心肌梗死。1998年10月,我因第二次心梗入院治療,我建议护士每天量两次血压,早晨我躺在床上时,血压为162/78毫米汞柱,起床后血压将为正常值,我以为护士量错了,午睡醒来,我躺在床上再量,血压又变为143/69毫米汞柱。出院后,我改用腕式电子血压计每天测量6次,发现无论清晨还是中午,躺着时候血压高,坐起来量血压就正常。
我的情况和一般所说的晨起高血压不同,只要起床后身体转为坐姿或者站姿,血压很快下降为正常值,如果今天不午睡,下午血压就不会增高。后来,我通过多种方法监测血压,发现我在站着时候血压最低,躺着时候血压最高。尤其是冬天的早晨我睡醒了却眷恋被窝的温暖不起床,起床后回到正常血压值的时间也比不赖床的时候长。
我把这种高血压称为“仰位高血压”,因为它多出现在仰卧在床上的时候,不知道它在我身上隐藏了多久,但是这就是我发生心梗、腔隙性脑梗塞和肾损害的“元凶”。可惜我不能像马一样站着睡觉,要不然我的血压一定能全天维持正常值。我曾试着把背部垫高睡了一个来月,血压有所降低,但是窝着脖子睡觉太不舒服,只能作罢。
最初,我除了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还把希望寄托在药物治疗上,分作两次服用降压药,白天服药时间是上午11时,针对午睡时出现的血压增高情况,晚上服药时间是23点,针对第二天早晨起床前出现的高血压。
这些治疗最初几年是有效的,但是后来我的这种高血压缓慢发展,躺着时候收缩压常在160毫米汞柱,甚至高达180毫米汞柱,而起床后血压也恢复不到正常值。降压药已经不能平稳地调节血压了。
2006年冬天,我换了一张双摇床,将床头摇高了30厘米,我这样睡了一年多,同时持续观察和检测血压。我发现这样睡觉比一般仰卧睡眠时期血压的确降低,收缩压大多数都处于140毫米汞柱左右。
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我在躺的时候血压正常时,坐着的时候就会出现血压偏低的情况,舒张压甚至低于50毫米汞柱。
众所周知,舒张压低于70毫米汞柱,心脑血管并发症就越多,脑卒中的危险就越高。因为我服用的降压药都是长效降压,我突然想到是不是头天晚上服用降压药到第二天还在发挥作用,和第二天11时服的药作用叠加。于是我将白天服药时间改为午饭后13:30分,夜间服药时间不变。此后数周再监测血压,坐姿、站姿的舒张压没有低于50毫米汞柱的。
为了“平稳”血压,我苦苦奋斗了十多年,虽说没有任何一种药物和疗法能把我的血压调节到医学杂志上的达标标准,但是相对于我的家族病史来说,我多年奋斗还是有成果的。
(责编:孙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