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给老王钱是“侮辱”吗?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yueshen19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绛《老王》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生活陷入困顿、一身疲病的三轮车夫老王,不知从哪里得到一瓶香油和几十个鸡蛋,送给杨绛。后面这样写: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和学生在分析这一段时,常常把杨绛送给老王钱看作一种“侮辱”——别人好心好意给你送来东西,怎么能用钱来偿还呢?人心岂能是用金钱所能抵偿的?这是不懂人情世故,对老王实在是一种人格上的“侮辱”。不少人甚至把这与文章的主题联系起来,认为杨绛面对老王的“惭愧”,很大程度上是由此而来。
  其实这是一种误读。误读的原因,在于不了解老北京的社会风俗。
  北京,六朝古都,天子脚下,社会生活有着不同一般的习俗风貌。尤其有清三百年,八旗子弟,享受朝廷俸禄,所谓铁杆庄稼,生活讲究排场、体面,即使落魄之后,也是“塌秧不塌架”,绝不能掉分儿。在这种文化影响下,北京人好面子,重情义。说话办事,都讲究一个“大面儿上过得去”,绝不能让人“拉不下脸来”。因此,即使有金钱财物上的往来,也都忌讳直接说钱的事儿,更不能说“买”“卖”——俗。
  老舍《茶馆》第一幕,刘麻子手里有一块怀表,想出手,倒卖给松二爷,但即使谈价钱,也不说“卖”,而是说“让”。
  刘麻子松二爷,(掏出个小时表来)您看这个!
  松二爷(接表)好体面的小表!
  刘麻子您听听,嘎登嘎登地响!
  松二爷(听)这得多少钱?
  刘麻子您爱吗?就让给您!一句话,五两银子!您玩够了,不爱再要了,我还照数退钱!东西真地道,传家的玩艺!
  刘麻子拐卖人口,唯利是图,绝对是一个势利小人,但是,久在旗人中找饭辙,自然也学会了口不言钱的这一套人际规则。
  第二幕中,王掌柜的茶馆装修后开张,以卖青菜为生的老友常四爷来贺喜,一进门就说:“今儿个城外头乱乱哄哄,买不到菜;东抓西抓,抓到这么两只鸡,几斤老腌萝卜。听说你明天开张,也许用的着,特意给你送来了!”王掌柜提起鸡与咸菜,问:“四爷,多少钱?”常四爷只说:“瞧着给,该给多少给多少!”王利发沏了一壶茶,给常四爷钱,说:“不知道您花了多少,我就给这么点吧!”常四爷接钱,看也没看,就揣在怀里,“没关系!”
  常四爷是以卖菜为生的,抓两只鸡,提几斤老腌萝卜,说是“特意送来”。“特意”是真的,“送”,绝不能理解为白送,其实也是“转卖”的意思。因此,王掌柜自然要付钱的。只是问多少钱,却有点儿不合礼数——或许实在不知道此刻的物价,如果知道,也就可以心照不宣了。常四爷作为老朋友,旗人出身,豪爽仗义,就没有明说,只说“瞧着给,该给多少就给多少”,那意思是说:我不占您便宜,赚您钱;您也别多给,亏着自己。双方心里都明白,所以后面王利发给四爷钱,他接过来,“看也没看,就揣在怀里”。相互之间有钱物的往来,但是更关注情面。重义轻财,即便是财物交往,也要尽量把这一层隐藏到下面——这也许是老北京的文化风习吧。
  如果是晚辈对长辈,或者下级对上级,像这样说“让”、说“送”还都嫌不够,得说“孝敬”。例如《红楼梦》第53回,记黑山村的庄头乌进孝进献年货时,说的就是“门下孝敬哥儿姐儿的顽意:活鹿两对,活白兔四对,黑兔四对,活锦鸡两对,西洋鸭两对”。
  当然,“孝敬”一般都不是白“孝敬”的,目的是日后得些好处。过去有专门以这种方式赚钱获利的,叫“打秋风”,是以很低的代价,与豪门或权贵攀扯关系,从中获利。最著名也最成功的是《红楼梦》中的刘姥姥。生活贫困,靠着与荣国府曾经有过的一点儿关系,第一次空手而来,进府试探,得到20两银子的恩赏;第二次,便带了果蔬特产,所得竟成十倍地增长起来,一下子就“脱贫”了。
  当然,老王与刘姥姥自然不能相比。老王厚道,给杨绛送物,是含有情分的,不能全都看作一种财物的交易,至少是各占一半吧。刘姥姥却是目的性极强,就是为了得好处。两件事相似而性质不同,至少是不完全相同。
  过去,像老王的这种情况是常有的。一般穷苦人家,得到佳物,不管是时令果蔬,还是山珍海味,只要是稀罕的,自己往往舍不得享用,因而总要变卖一下,换些钱来维持基本生计。因为不是自己家里的恒久出产,不值得也不可能摆到摊上去卖,一般是到熟悉的有钱人家,名义是“送”“孝敬”,实际是出卖。这在旧京,也是习见的事情。
  但是,“卖”却有讲究。一般不当面给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钱物两清,那是商人之间的事,忒俗气,没面子。老北京全不是这样的。物收下,连带装盛的家伙什儿,也一并收下。然后喝口水,说说话儿,聊聊天儿,告辞。受惠的一方,改天找个理由,比如送还家伙什儿,或亲自或委托别人,登门道谢,捎带着把钱奉上。这个“捎带”很重要,表明主要的是表达谢意、送还家伙什儿,而并非为了送钱。如果有可能,还要带回一点礼物——家伙什儿不能空着送还,这也是老北京的规矩。
  华东师范大学陈子善教授编著的《闲话周作人》中收有一篇徐淦写的《忘年交琐记》,其中一段记载也写到了这个习俗:“有时我妻子烧些家乡菜送去,羽太信子照北京规矩不许空碗送还,总要亲自回送点吃的来。”徐淦是周作人的绍兴小老乡,1943年与周作人初见,开始交往。周作人自南京老虎桥出狱后在上海弟子尤炳圻家小住,徐淦也曾援手给以帮助。新中国成立后徐淦进京谋事,应周作人邀住在八道湾,家眷搬来后,周作人还帮他租了房子,二人成了过从甚密的忘年交。
  明白了这些旧京规矩,就知道杨绛文章里“免得托人捎了”而老王“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是怎么一回事——两个人都心照不宣,一个要“卖”,一个真“买”,根本没有什么“用金钱侮辱”的意思。虽然后面有“侮辱”这个想法,但杨绛是在反思自己,而且得出的结论是否定的:“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一切都是照规矩行事,根本谈不上侮辱。
  因此,不论从旧京社会风俗,还是从作者的认识上看,说杨绛给老王钱是一种“侮辱”,都是站不住脚的。
  其实,也正是因为这种说法站不住脚,文章的主题才得以深化。结尾说:“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老王的不幸,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他自身的、社会的,唯独与杨绛无关。作者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他的事(这是作者反思自己“不是”“拿钱侮辱他”得出的结论),相反,在相互交往中,杨绛还真心温暖过他,帮助过他。但是,面对老王的不幸,面对自己的同类遭受痛苦(尽管这痛苦并非源于自己),杨绛的良知,却使她深感不安、愧疚,此即所谓“无辜负疚”——面对与自己无关的同类受难,把无关变成有关,自延其罪,并为之深切忏悔。实际上,这种视人如己的人生态度,是在人类生存的终极层面上,对“我”作为一个人的责任的深刻内省。即如哲学家荣格所说,“我们已不再是个人,而是全体,整个人类的声音在我们心中回响”。因此,他人受难,我亦有份;他人有罪,我亦担当。这种灵魂深处的内省、自新,是对生命责任的担当,是对人类生命的祷告,意味着生者对自己所面临的生活的一种责任。这既与古代读书人“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传统一脉相承,同时,也是一种更为崇高的思想境界。认识到这一层,对这篇文章主题的把握才可谓准确、深入。
其他文献
日常人际交往,无论是说还是写,都有一个表达与理解的过程。说和写是表达,弄懂人家的意思自然是理解。一般的言语应对,彼此容易达成默契,如果要给人家讲一通道理,还想让人家接受自己的主张,那就不太容易。  首先,需要挑好交谈对象。孔子就明白这一点,谆谆告诫我们:“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可以谈的人不去跟人家谈,错失了一个人物;不可以谈的人却要跟人家谈,就浪费了言语。孔子是这么说的,
在全国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之际,为了帮助语文版教材实验区的教师深入领会《纲要》精神,把各项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2010年11月25日,语文出版社在沈阳举办了“全国小学语文(语文版)阅读教学研讨会”。研讨会专门请来了全国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他用东北人的幽默言语,把从教31年的生动案例提炼成教育的规律和方法,让与会的近七百
投入作文教学探索近二十年,我和研究团队教师对所见的数千篇儿童习作中显露出来的共性越发感到不安。寻找问题根源,我们发现,正是不当教学所致。写作似乎已被逼入“不可教”的尴尬境地,但是,当我读到这样一段话时,好像在混沌中看到希望之光:“我们依然相信文学创作需要天赋。但事实上我们也知道,没有人能够靠天赋或者灵感写一辈子。即便是天才的作家,一旦真正的写作开始,鸿篇巨制的写作也会变成一种劳役。很多作家创作生涯
根据文体特点解读文本和组织教学,是我们通常的做法。小说教学也大多如此,从复述情节开始,到分析人物形象,最后是分析环境的特点和作用。问为什么这样设计?答曰:小说教学就是要抓住三要素进行,同时教给学生阅读小说的方法。  但这种教学设计的弊端也是明显的:分析情节离不开人物,分析人物亦离不开故事情节,把人物与情节划分为两个独立的教学环节,必然会出现教学内容重复和教学节奏拖沓的现象,于是教学思路就不够清晰。
小学生真正对作文感兴趣的少,普遍的情况是他们害怕作文,觉得无内容可写。放眼国内小学作文教学的研究成果,可谓丰富多彩,但这纷繁多样的习作教学研究,大多数都是“规定”好的,就是说,是教师给学生规定了习作的题目、对象、内容等等。而“约定”则不同。约定是指某些事物名称或行为规范是由人们共同认定或由共同习惯形成的。“约定作文”的内容、背景、事件、人物、活动等是双方约定的,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约定”首先改变了
欧阳修曾这样评价《归去来兮辞》:“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其不事雕琢的文字,潇洒出尘的意象,通脱自然的审美,让许多文人赞叹不已。尤其是其生命意识的觉醒,对“心”的推崇坚守,自动自觉放弃官场,回归自然的行为,连苏轼都觉得难以“师范其万一”。《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仕”与“归”的分水岭。明明“质性自然”“违己交病”,仍不得不为官12载,从29岁起“投耒去学仕”,到41岁毅然决然地辞
《人民教育》2013年第20期“教学大观”栏目,以“学生的思考力从何而来”为题讨论。本期刊物提供了刘发建老师《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例,强调教师保持对于文本的质疑能力,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应该代表着教学发展的方向。读后我感触颇多。在某些方面,尤其是关于语文教学应该倡导在坚持发展感悟力的同时,培育发展理性思维能力,构建有思考力的课堂,我有共鸣。然而,课例中,出现偏离语文的做法和指向,又是我所警觉的。  
2015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出来之前,浙江省教育厅以及教研室就要求我们进行研究,并把意见反馈给课标组,至今已经近三年了。这段时间里,每一稿发出来,我们都组织浙江省基地学校老师深入研究,同时还配合新课标编制了《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丛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简称“新课标”)围绕核心素养重组了语文课程资源,设计了十八个学习任务群,构建了一个宏大而完
现阶段,语文教师面临五大难以突破的桎梏,即应试教育、规训教育、守旧教育、匠式教育、平庸教育。如果语文教师能突破这五大桎梏,就会在专业成长中品尝到痛苦与幸福的滋味,就会在自己的职业人生中收获多样的精彩,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名师。  难以突破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之风愈演愈烈是不争的事实,应试不仅给语文教学戴上了沉重的枷锁,而且也绑架了语文教师,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师,骨子里认为高考就是最大的现实。即便是学校,
说起孔乙己,人们很快会想到这么一些评价: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好吃懒做的读书人、封建文化教育的殉葬品,等等。这样的解读,细细想来,有些道理却又有些偏颇。我们应该联系鲁迅在杂文中流露的一些思想,以及他本人对《孔乙己》这篇作品的评价,透过文本的表象,探究作家心灵深处的声音。  一、“回”字的四种写法并不可笑  鲁迅对笔下人物孔乙己到底是持有嘲笑还是同情的态度呢?我们翻开他的《自选集·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