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初探

来源 :天津教育·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_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小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问题与现状
  (一)传统文化未能成为思想的根基
  在调查中发现,今天的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误区,个别学生认为传统似乎总是和落后联系在一起的。我国五千年文明史积累了丰厚的文化精华,但也不可避免地残留一些文化糟粕。我们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精神内涵,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继承。
  (二)多元文化影响价值观形成
  当下,小学生发展认知的环境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冲突,思想和意识更加开放。特别是,随着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十分便捷,因此出现了新型的教育方式。在学生正确价值观尚未形成的初期,正是因为形形色色的信息充斥着网络,各种各样的思想和文化涌入他们的脑海,所以出现了一些学生没有主流思想的问题。
  (三)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针对中小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这是一个循序渐进、润物无声的教育过程。但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许多家庭仍然渴望成功,过于急躁,把孩子学业上的进步看得高于价值观的形成。因此,价值观教育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就会有所缺失。生命意识的价值教育,如启迪智慧、培育精神、丰富内涵、提升境界、完善人格等,还只是一种纯粹的知识。这种僵化和教条的教育方法并没有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也没有触及他们的思想和灵魂。
  (四)教育形式不够新颖、不能入心
  小学阶段德育课程承担着价值观养成教育的主要功能。通常,班主任担负着班集体管理、日常教学等多项工作。在调查中发现,在班主任这一群体中,语文教师担任的居多。在德育课程的落实上,教育的过程大多以说教为主、授课方式略显呆板、方法并不灵活,以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强,活动很难让学生入心。
  二、构建“三位一体”教育模式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熟悉、认可、践行,并逐步升华。为此,需要教育者从多方面思考,在小处着眼,将工作做实做细,逐步形成行为规范、文化引领、道德标准、入脑入心。
  (一)構成“三位一体”教育合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此前,学校关工委配合学校召开了“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年,献礼实验小学七十载”主题素质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在这个欢欣鼓舞的时刻,师生通过一个个精彩纷呈、别具特色的节目表达了喜悦与自豪之情,向与会嘉宾展示了近年来学校推行素质教育的累累硕果。
  (二)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搭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平台
  关工委积极主动地与有相关单位合作,积极引导家长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主导作用。在“创卫”活动中,学校掀起了“人人参与、共同创造”的活动热潮。关工委还鼓励少先队员积极努力、有所作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我区“创卫”成果,促进全国健康城市试点建设,加快“质量和平”建设步伐。
  (三)深入开展资源共享活动,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工委积极推进学校精准扶贫工作。在天津市实验小学党政领导和关工委组织下,50余名教师代表组成访问团队,到宝坻区大唐庄镇南里自沽中心小学开展“送课”活动,在活动中拓宽了办学思路,实现了共同提高教育科研、创新、合作水平的目标。
  三、创新教育形式的实施对策
  (一)核心价值观培育渠道多姿多彩
  核心价值观培育渠道多姿多彩,在语文、品德与生活(社会)、校本课程、少先队主题活动等方面广泛渗透。一年级《祖国的生日》这个单元,每年的国庆节,学校都会安排学生在假期完成家庭作业,和父母一起搜集关于祖国的变化,国庆节后再进行班级交流。学校还安排了学生在家中回顾阅兵式的环节,并让家长将孩子在家观看节目的照片,发送给品德与生活教师。国庆节期间,学校还专门开展“向国旗敬礼”活动,学生有了感官体验、情感铺垫,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年级《我爱我生活的地方》这个单元,通过真美、真方便、真温暖三个层次,让学生爱上我们生活的地方。我们带领学生走出校园,通过“寻访生活中最可爱的人”的活动,让学生了解为我们的生活默默奉献的各类人群,将品德课堂延伸至社会。如通过走访消防战士,了解他们的一日生活,让学生开阔眼界。
  (二)“核心价值观”活动精彩设计
  1.活动掠影。
  “梦娃”动画视频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班班诵、核心价值观学生征文、“红领巾文化节”活动、重阳节敬老活动、主题队日活动、“从小牢记价值观,我做美德好队员”主题升旗仪式、“校园图书漂流”活动、“追寻时代记忆·传承时代精神”实践课堂以及文明岗和每周“小星星”电视台等,为学生搭建了丰富的实践载体。
  2.重点活动。
  (1)树立榜样,做“新时代好少年”
  为了贯彻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要求,“培养时代新人承担起民族复兴的责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精神,关工委协同少先队大队委员会根据区少工委工作安排,向学生重点介绍了载人航天、深海探索、量子通信、大型飞机等方面的成就,以及祖国和天津改革与发展的成就故事。
  (2)完善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了使学生牢固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内化,行为外化,关工委与少先队大队共同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通过丰富的团队文化和各种主题的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付诸实际,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在活动中,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现于日常生活各个方面;从周围的人和事件中寻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案例,用生动鲜活的事例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向往学习,从自身的角度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涵,以及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传承“非遗”,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校积极开展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书中寻‘非遗’,校园展风采”展示活动。品类繁多的“非遗”图书,丰富多彩的“非遗”素拓课,异彩纷呈的读书活动,让学生享受其中,幸福其中。学校精心制作以“书本寻非,玩中间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展板,并布置展位,展出了由学生制作的剪纸、水墨画以及陶泥等作品。学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积极开展各种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让全校师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度和深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作出自己的贡献。
  (4)榜样引领,传承“红色基因”
  在清明节、“七一”、国庆节,组织开展各种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网上祭英烈活动,向烈士致敬,感恩幸福的生活;对学生进行国旗法、国歌法和党史教育;在课堂上组织看红片等活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三位一体”,优化教育合力。在家庭层面,我们应该以身作则,自觉地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格要求自己;在社会层面,教育主管部门根据职能分工,要研究加强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案,明确普及措施,配合学校做好学生教育工作。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儿科病房的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方法体会。方法 对1~3岁199例住院患儿进行研究分析,对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进行探讨。结果 经过总结归纳,在临床中应
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不仅是认识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更是小学生生活学习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在现实学习活动中,空间思维和空间观念的缺乏,使得“图形与
数学是小学教学不可忽视的一门重点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能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做好游戏化教学方式的应用十分重要。在本文中,将对如何通过游戏化教学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方式进行一定探索与研究。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在教学中彰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十分重要,在该要求下,原有教学方式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具有好动、活泼以及注意力不够集中等特点,教学从年
生命观念是生物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生命观念的培养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此,本文浅要介绍了生命观念的内涵,并分别从注重形象理解,了解结构与功能观
朗诵是提高语文能力,增强口语表达的有效途径。但现今高中阶段普遍存在“只讲不读”“思而不读”的尴尬境地。由于传统课堂受诸多因素限制,占用本来就有限的语文课堂时间来教授学生朗诵技巧,很难得到学校、教师乃至学生的支持。因此,以开辟第二课堂,利用学生课余时间激发学生兴趣的形式来提升学生的朗诵水平显得更符合实际,也更具有可行性。  朗誦,指清清楚楚地高声诵读,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朗,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