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训练法在800米跑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报刊荟萃·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830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本文,笔者以间歇训练法在800米跑训中的应用研究为中心课题,首先从间歇运动的无氧和有氧供能和间歇运动与乳酸阈值阐述,间歇训练法的理论依据,其次从最大乳酸训练、间歇运动与乳酸阈值、消除血乳酸能力的训练以及混氧代谢能力的训练等四个方面分析间歇训练法在800米跑训练中的应用。
  关键词:间歇性训练法;800米跑训练;应用研究
  间歇性训练,是组训与组训之间间隔一定的时间,间隔的时间不易过长,最好在训练者体能还没有恢复到原有的状态之前就进行下一次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到达预期效果。利用间歇性训练法进行800米训练时,教练应对训练的距离,强度以及间隔时间进行严格把控,除此之外,训练的项目也要严格控制距离、强度,在此基础上还要因材施教,进而充分发挥出训练者的优势,使训练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利用间歇法进行800米测试的目的在于强化训练者的心肺功能,通过相应的生物知识,我们知道,体能训练可以提升机体的各个器官的供给能力,想使训练者在高强度工作状态下继续工作,就必须对负荷心率进行刺激,从而提升机体抗乳酸能力。在本文,笔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间歇训练法在800米跑训练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一、间歇训练法的理论依据
  1.间歇运动的无氧和有氧供能
  众所周知,要想使机体发挥功率最佳的无氧功能,最好的方式就是在短时间内实行强大的运动量。但是如果在短时间内进行强大的运动量,机体的能量就会很快的消耗殆尽,进而起不到相应的训练目的。为了提升训练成果,我们可以进行间歇性训练,在进行高强度训练之后,进行一定时间的休息,在休息的过程中补充消耗的ATP,即不会使体能很快的消耗殆尽,还可以长时间的持续进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而休息的另一目的就是可以促进下一轮运动过程中有氧运动能量的产生。其中,恢复ATP是间歇性体能训练的主要作用。
  2.间歇运动与乳酸阈值
  当训练者由静止开始运动到最大速度时,其乳酸是急剧增加的过程,业界人士将乳酸急剧上升的过程称之为CT,也就是我们平时讲到的乳酸阈值。乳酸阈值的高低和训练者肌肉的发达程度存在正比关系,换句话讲,就是训练者肌肉越发達,其CT值越高。如果进行不间断的强大训练,乳酸就会在体内大量积累,很容易引起弱酸中毒,而间歇性训练则恰恰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在CT到达一定的范围内进行休息,对能量进行补充,既可以为下一轮运动做好充分的准备,也可以避免乳酸过多积累而引起乳酸中毒的发生。综上所述,进行间歇性训练,可以避免CT的过多积累,提升有氧运动能力。
  二、间歇训练法在800米跑训练中的应用
  从直观上看,间歇训练法进行800米跑训是训练者体能的较量;从运动生理的角度上讲,800米跑训需要ATP-CP、无氧酵解及有氧代谢等的共同参与,其训练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具体而言,其训练的主要体能有距离、强度以及间歇时间。
  1.最大乳酸训练
  利用间歇法进行八百米训练时,其主要的动力支持是乳酸导流功能。在上文就有提及利用该方法体能训练时,时间和训练强度上都有严格规定,在进行下一轮时间训练时体能还没有完全恢复时,心脏的输出状态最佳,因而其各种功能是最佳的,例如心脏的射血功能以及抗乳酸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升。有关医学报道指出,血乳酸的最大无氧代谢最为敏感范围是在12—20MMOL/L,因而训练者在训练过程血乳酸应达到这一范围值为目标,要想在负荷量训练过程成为恰当的刺激物,就必须进行多次重复训练,并且每次的训练过程中都要是负荷量达到极值,并配合适当的时间进行休息,才能达到相应的训练效果。
  2.乳酸耐受力训练
  用間歇法进行800米跑训的主要目的在于尽可能的提升训练者乳酸耐受力,提升其耐受就会提升训练者的抗疲劳能力以及糖异生的速度,在运动的过程中,训练者消耗了大量的能量,从休息的过程,快速提升能量,机体在自身的调节作用下,加快葡萄糖和糖原的生成。乳酸训练是间歇法八百米训练的主要部分,在对其进行训练过程中,一般认为12MMOL/L始为空,在后续的训练过程中,以12MMOL/L为基础值,多次训练使机体对其产生免疫力,进而提升血乳酸的数值,进行反复训练。
  3.消除血乳酸能力的训练
  由于是在能量不能完全恢复的状态进行反复训练的,因而机体内的供氧量始终小于需氧量,我们将其称之为氧债。在这种状态下,机体的能量补充来源于无氧氧化导流,无氧氧化导流具体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非乳酸功能,一种是乳酸功能,一般而言,由于机体自身原因,以乳酸功能为主,以非乳酸功能为辅。众所周知,在运动量达到一定的数值时,肌肉的工作能力下降,机体的工作机理是糖原的无氧酵解产生乳酸,乳酸呈酸性,因而乳酸的增加就会使PH值减小,使神经细胞的兴奋度降低,最终导致工作能力下降,出现疲劳的现象。因此,乳酸能力的提升多少和训练成绩有直接关系。对于具体做法,先用50%到60%的体能进行慢跑三分钟,接着进入下阶段训练。
  4.混氧代谢能力的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还要进行混氧代谢能力的训练。800米跑的过程中,由于耗能远远大于功能,其能源大都来自于无氧代谢。笔者认为在训练的过程中,不仅要发展训练者的最大乳酸耐受量和乳酸耐受力,还要发展训练者的混氧代谢能力。要想提升混氧代谢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便着手处理:适当的改变训练强度,改变运动周期等,在本文,笔者给出一些具体方案。以供读者参考:首先是做3到10次1000米到1600米的训练,是训练者的心率到达相应的频率之后,休息10分钟,之后再进行持续半个小时左右的快跑,进而使心率到达180到190次每分钟。
  三、结束语
  在利用间歇训练法进行800米跑训时,应根据训练者的身体素质对训练周期等进行合理安排,并在训练过程中严格控制其训练时间、间歇时间以及训练强度等。只有这样训练才能达到相应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建才.间歇训练法在体育院校网球专选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16)
  [2]孔源.简谈间歇训练法在高校乒乓球训练课中的应用[J].青少年体育.2016(10)
  [3]王召民.浅析间歇训练法在排球弹跳能力训练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3(32)
  (勉县第二中学 陕西 汉中)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克服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校2007级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400名学生,按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对照组则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分别用学生理论考试成绩、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调查表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在第7周时对教学的满意度、对学习方式的满意度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满意度、对自身教学的满
摘 要:跑步对于我们日常生活来说,早已融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管是大到运动盛事、体育教学还是微到个人养生,它都以不同的姿态展现在我们的生活。而对于跑步兴趣者、专业的运动员以及训导员来说,他们都想通过专业的训练方式以提高自己的速度和各方面体育素质。为此我们将着重探讨关于100米短跑与800米中跑同步提高的方法。  关键词:100米短跑;800米中跑;训练方法  从古至今,不管是人类世界还是动物世界,
摘要:老年人肌肉力量的退行性变化和骨密度持续下降是其失能率及患病率明显增高的主要原因,这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将常见的社区健身器材进行组合,分别对不同组别的老年人群体进行有规律的训练,探讨不同组合的社区健身器材锻炼对老年人的肌力和骨密度的影响。  关键词:社区;健身器械;老年人体质  一、研究对象  重庆医科大学退休教职工及附近小区自愿参加本课题的老年人90名,年龄60~75岁,男女比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我国在教育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步和发展,在音乐教育方面同样如此。音乐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但是从当前来看,我国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音乐教学的效果。因此,我们要积极改革音乐教学方式,采用互动教学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推动音乐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  【关键词】互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