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血清PCT(降钙素原)、CRP(C反应蛋白)在脑卒中昏迷患者留置口咽通气道胃管合并肺部感染中的临床价值,为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诊的202例脑卒中昏迷患者留置口咽通气道胃管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n=82)和未感染组(n=120).对患者的各项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并对PCT、CRP水平及病原菌感染状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感染组患者血清PCT、CRP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留置口咽通气道胃管发生肺部感
【机 构】
: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淮安 223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血清PCT(降钙素原)、CRP(C反应蛋白)在脑卒中昏迷患者留置口咽通气道胃管合并肺部感染中的临床价值,为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诊的202例脑卒中昏迷患者留置口咽通气道胃管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n=82)和未感染组(n=120).对患者的各项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并对PCT、CRP水平及病原菌感染状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感染组患者血清PCT、CRP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留置口咽通气道胃管发生肺部感染的单因素分析发现,气管切开时间、白蛋白水平、GCS评分、激素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留置胃管时间及有糖尿病病史均与留置口咽通气道胃管发生肺部感染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气管切开时间、GCS评分、激素使用、胃管留置时间及糖尿病病史是留置口咽通气道胃管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对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析中发现,共检测出病原菌322株.G-菌感染株数最多,占71.11%,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最高,占25.78%,肺炎克雷伯菌次之,占21.42%;G+菌感染株数占28.88%,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株数最多,占9.94%.结论:气管切开时间、GCS评分、激素使用、胃管留置时间及糖尿病病史是脑卒中昏迷患者留置口咽通气道胃管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中应加以预防.患者PCT、CRP水平会明显升高,感染的病原菌以G-菌为主,可以针对性进行抗菌药物选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研究不同孕期产妇的凝血四项、D-二聚体、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及其相关的临床意义,为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21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的孕期将其分为早期组、中期组和后期组,同时选取100例健康的非妊娠女性作为对照组.对参与研究的产妇和健康女性进行血样采集,检测并对比不同孕期产妇及健康女性间凝血四项、D-二聚体、血栓弹力图(TEG)的差异及其意义.结果:妊娠组孕产妇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脑梗塞患者凝血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9年10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脑梗塞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外加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WBC、PLT、NEUR、凝血功能及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变化,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PT、FIB、APTT、TT值、WBC、PLT、NEUR及NIHSS评分、改良R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熏蒸结合火龙灸治疗慢性盆腔炎寒湿凝滞型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寒湿凝滞型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70例.观察组给予中药灌肠、熏蒸结合火龙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中药治疗.于治疗20d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中医症候、专科得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情况及盆腔积液深度、盆腔包块直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于治疗后半年对两组患者复发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
目的:观察应用三镜联合胆总管手术和腹腔镜胆总管手术对比.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20年3月于我院收治的8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4例,给予三镜联合胆总管手术治疗)和对照组(44例,给予腹腔镜胆总管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术中情况、术后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滞留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目的:分析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新生儿肺炎后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12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氨溴索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利用ROC曲线及Logistic分析明确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新生儿肺炎后无效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ROC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胎龄<37周、出生体重<2.5 kg、未及时清理咽喉分泌物、居住农村、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PC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