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wa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教学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在亲身感受中掌握知识点。在小学德育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先进教育方法,挖掘重点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于此,文章针对新时期下小学德育教学进行了简要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4-0049-02
  一、小学教育中德育教学中的不足
  1.教育方法单一
  作为小学教育中的组成部分之一,就要从德育教学入手,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以科学有效的教育手段帮助学生习得良好的道德规范,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是在研究中发现,虽然已经进行了教育改革,但是在教学中依然存在教学方法单一的现象,如教师在课堂中所使用的教育模式单一,没有找准教育重点与要点等,不仅限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同时也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由于学生长时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对教师产生了依赖感,并不愿意主动对知识进行思考,不仅降低了课堂教育质量,同时也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1]。
  2.教育观念不足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升学率,最终也就造成了所开展的德育教学难以满足学生成长需求,甚至还表现出了形式化倾向。另外,由于一些学校在开展德育教学时没有从时代发展进行教育创新,造成教育内容与所开展的活动过于单一,加大了学生的抵触情绪,影响到了德育教学的发展。
  3.教育实践不足
  就目前的小学德育教学来讲,由于一些学校在教育中依然处于刚刚发展的阶段,造成了所设计的目标难以满足小学教育要求,甚至还出现教育实践不足等问题。学生对德育教学的认识并不充分,造成了所开展的教育难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加之受到课堂氛围十分枯燥与压抑的影响,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降低,最终也就影响到了德育教学的开展[2]。
  二、小学德育教学发展措施
  1.做好教学目标设计
  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就要从落实新课改理念与思想入手,掌握现阶段德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找准教育重点与要点,利用新时期所形成的教育体制,对原有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就要结合德育教学开展现状,提升对德育教学的关注度,落实德育教学任务,在保证布局合理与安排准确的同时提高德育教学效果。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确保所开展的教育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所以教师也要主动学习先进的德育教学方法,找出德育教学的切入点,保证教育观念的先进性。通过确立正确的教育目标,借助教育实践来帮助学生学习德育知识,提升学生对德育的认识。
  2.完善教育模式
  想要提高德育教学效果,就要从更新教育思想与方法入手,结合学生的具体能力与水平,落实因材施教原则。但是在研究中发现,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习惯性使用单一、固定的教学方法,而正是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学生思想难以得到提升。所以在教育中就要从德育教学特点出发,学校方面也要给予高度重视,结合具体教育情况,综合学生特点与能力,制定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育制度。合理的教育内容与高效的教育方法能够加深学生对德育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在课下教师也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确保所开展的德育教学能够适合学生发展,在与学生互动与交流中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只有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才能采取适合的教育手段,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知识点。最后,教师要主动观察学生,掌握学生对德育的态度与学习情况,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做好学生心理问题指导工作。通过从不同角度来引導学生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提升学生的德育意识。
  3.开展实践教育
  想要提高小学德育教学效果,就要坚持从德育教学重点出发,避免单纯开展表面教育,而是要做好德育教学的延伸,确保所开展的教学工作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求。通过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在加深对德育知识的理解的同时来实现知识的内化,鼓励学生将所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实现生活化发展目标。因此在教学中就要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真正将德育教学与生活结合在一起,丰富学生的生活实践,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通过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在选入相关案例的同时来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如在教学中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来辅助教学,选择有价值的素材来帮助学生掌握德育知识,通过视频与图片等的展示,不仅可以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德育知识。如在教学中就可以引入孟佩杰等人物的案例,并将学生带到当地敬老院中,通过与老人聊天等活动来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
  4.丰富教学手段
  在应试教育中教师就要从传统教育模式出发,结合德育教学特点,转变学生的被动学习地位,让学生对德育产生学习兴趣。由于过去教师习惯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高,甚至对德育学习存在着强烈的抵触心理。所以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就要主动更新自身道德教育思想,采取多样化教育手段,为学生营造出浓郁的课堂氛围,激发出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自觉参与到德育学习中去。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丰富的德育知识,所以教师就要选择生活当中的德育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德育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为学生营造出浓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5.开展情感教育
  在日常教育中教师就要发挥出自身引导者的作用,主动与学生进行互动,通过与学生交朋友等方法来实现与学生的深入互动。所以在具体教育中就要从发挥指导作用入手,正确面对学生的变化,通过加大对学生的关注度与管理力度,以此来帮助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在具体教育中还要从情感教育出发,正确面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并利用相关规范与行为准则等来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意义。另外,要结合理想教育来帮助学生学习,借助有效措施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鼓励学生参与相关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从而解决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三、结语
  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就要从学生的特点与思想等方面入手,借助有效教育模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德育知识。教师也要不断更新教育思想,采用科学的教育手段,从不同角度来提高德育教学效果,优化教育内容,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德育,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骆国权.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16):83.
  [2]骆秋菊.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8(4):19.
  作者简介:邓音(1976—),女,小学一级教师,副校长,研究方向:道德与法治教学。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盐酸小檗碱对实验性大鼠胃癌前病变细胞凋亡及survivin(生存素)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N-甲基-N-亚硝基胍(MNNG)饮水法建立大鼠胃癌前病变模型,用盐酸小檗碱
目的:探讨肝气逆证模型大鼠微观机制.方法:采用电刺激及噪音干扰作为情志刺激造模方法制作肝气逆证模型大鼠,采用反相离子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RP-IP-HPLC)测定造模前后大鼠下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课堂教学的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创设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情境成为当前探索的新理念之一。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创设化学教学情境也是目前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情境  一、创设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情景的意义  创设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情景能够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将教学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大大降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