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弦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good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本教育强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在认真倾听学生讨论、交流、发言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点播,从而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为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从教学生自主观察,自主想象,自主评价,自主应用知识做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指大脑对事物的认识过程,观察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新课标教材大多图文并茂,教学中,我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我会告诉学生需要观察的内容,并提出一些导向性的问题,如教学未来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一年中的节日”一课时,我要求学生看图并提出问题:屈原投汨罗江时天气是怎样的?心情怎样?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这样,学生通过感性材料,挖掘出细微却很有意义的内容,久而久之,就学会了全面细致地观察每一幅图。其次,我常常教育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观察,积累丰富的感性形象,为在以后学习中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展开准备材料。例如:教学五年级科学“太阳钟”一课时,我引入了牛顿由于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的启发而总结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发现和总结,向这些科学家学习,做一个有梦想的人。
  二、培养学生自主想象能力
  思维加工是学习的核心环节,是体现学习行为的主要指标,也是完成学习任务的根本保证。为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想象的自主权,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探索。如教学一年级下册“图形的拼组”时,我要求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组合拼一个有创意的物品。结果一(3)班的何云竟然拼了一朵玫瑰花要送给老师,一(1)班的张玉珩摆出了水帘洞,陈志钊摆出了“神舟五号”,对他们的创意,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而这极为平常的肯定,却是对学生极大地支持和鼓舞,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再如:我在教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水的秘密”一课后,留给学生的课外延伸作业是:长大后,我让海水变淡水,让学生畅所欲言,把想到的写下来,到了第二节课的分组展示环节,有的学生说要发明一台能把海水里面的盐提取出来的机器;有的学生说要建一个水厂,让海水通过过滤机后就变成可饮用的淡水……学生的想法远远超出了我的预设,正如有位教育专家说,给学生一缕阳光,他们也许能拥抱整个春天。
  三、培养学生自主评价的能力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在反馈修正中得以革新。所以,教学中,我重视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尤其在每节课的小组展示环节和自主展讲环节,我都会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分组互评,说出作品、方法等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为什么。这样,学生在评价别的学生时也完善了自己。有时候个别学生不服气,就开始争辩,我把谁胜谁负的裁判权交给全班学生,学生在争辩中明理,在争辩中自我反思,在争辩中认识不足,可见评价具有诊断、指导、激励和导向的功能,评价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才是评价的终极目标。
  四、培养学生自主应用知识的能力
  认识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所以教学中,我常常联系社会大环境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如教学未来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环保与生活”一课后,我提醒学生从自身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第二天,我发现水龙头边多了“节约用水”的标记,教室里出现了“垃圾分类装”的宣传语,草坪上又添了一块“手下留情,脚下留青”的牌子……可见,学生已经将所学落实到了行动上,这也正是教育的力量,学生在情境中观察事物,在思考与想象中进行思维再加工,在评议反馈中予以修正,在实际应用中得以开拓创新,既体现了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思路,又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作者单位:甘肃玉门市第二小学)
其他文献
教材管理工作是一个动态过程.在管理实践中,掌握管理工作的本质及其基本规律,注重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对管理工作根据特点进行合理分配,抓住重点,兼顾一般,对管理人员根据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校长不能陷于事务的漩涡,也不能一味地用官腔官调的行政命令来领导。”作为一校之长,如何处理日常事务呢?怎样做到又好又快地做事?这就需要校长具有一定的处事智慧。  一、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处事的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校长的教育思想是在对教育工作不断地思索、实践、升华,再思索、再实践、再升华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因此,校长
校本教研作为最具广泛性和全面性的教学研究方式,是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师专业化程度提升的有效途径。在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今天,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其重要作用,使其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的目标和需求呢?  校本教研的关键是实践,在实际的操作中体验,通过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和教学目标落实等进行研讨,以此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和教育教学质量。下面主要从研究问题的针对性、理论学习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