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富清:深藏功名 初心不改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ry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湖北省来凤县民族博物馆张富清先进事迹陈列馆,每天都有许多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参观者,陈列馆里,摆放着一件件张富清曾经使用和制作的实物。
   张富清,1924年出生于陕西汉中洋县马畅镇双庙村一个贫农家庭。1948年3月,24岁的张富清参军,成为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在历次战斗中都是冲锋在前。由于作战勇猛,当年8月,他被连队推荐火线入党,成为预备党员。张富清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1953年3月至1954年12月,张富清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文化速成中学学习。1955年1月退役轉业时,张富清坚决服从组织安排赴湖北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
   到来凤县后,张富清先后任城关粮油所主任,三胡区副区长、区长,建行来凤支行副行长等职务。每一个岗位,他都脚踏实地,竭尽所能,担当奉献。当公社班子成员分配工作片区时,张富清抢先选了最偏远的高洞片区,那里不通路、不通电,张富清就带领社员们投工投劳,一起打炮眼、开山修路;到建行工作后,张富清和同事们白手起家,盖起了办公楼,他还开展“拨改贷”业务,经他手放出的贷款,没有一笔呆账。
   从转业那天起,张富清就“封存”所有战功记忆,对子女也只字不提。即使生活过得并不宽裕,他仍然没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国家开展精简退职工作时,张富清首先动员妻子离职;大儿子遇到一个到市里工作的机会,身为当时公社革委会副主任的张富清却让他放弃机会,下乡当知青;做白内障手术时,虽然医药费能全部报销,张富清还是选择了最便宜的晶体。
   张富清深藏功名,淡泊名利。直到2018年底,国家开展退役军人信息登记,张富清隐藏半个多世纪的战功才得以被发现。他说:“我要在有生之年,坚决听党的话,党指到哪里,我就做到哪里,党叫我做啥,我就做啥。我要为党、为人民奋斗一生。”
   张富清曾荣获“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奋斗者”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其他文献
黄永玉的长篇散文《太阳下的风景》,以时而忧伤时而欢快的笔调记述他和沈从文的家族往事。文中的故事记录了作家、艺术家的成长,文章本身更是当代散文史上一篇杰出的作品。1984年,小32开袖珍本黄永玉散文集在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书名就是这篇文章的名字,书的封面和书内题图、尾花都是作者的美术作品。这本书刚出版,我就买了一册,反复翻阅,不知读了多少遍。  读书,总会碰到一些难解之处,遇到生僻的字和词,查一查手
“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这是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在狱中留下的遗作《诀别》。   邓恩铭,1901年出生于贵州省荔波县玉屏镇水浦村。1918年,邓恩铭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五四运动爆发后,邓恩铭被选为学生自治会领导人,组织学生参加罢课运动。1920年11月,他与王尽美等组织进步团体“励新学会”,介绍俄国十月革命,抨击社会现状。   1921年春,邓恩铭参与发
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清凉路的张太雷故居里,张太雷写给妻子陆静华的一封家书,引得参观者驻足沉思。家书写道:“我们现在离开是暂时的,是要想谋将来永远幸福,所以你我不必以为是一件可忧的事。我们应该在这时期中大家努力做,寻我们将来永远的幸福,这是一件何等快乐的事呵。”   张太雷,原名张曾让,1898年6月生,江苏武进人。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同年冬转入天津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法科学习。五四运动爆发后,张
走进位于山西省文水县的刘胡兰纪念馆,广场纪念碑上“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熠熠生辉。刘胡兰烈士墓掩映在纪念馆后苍松翠柏间,墓前矗立着8米高的汉白玉刘胡兰雕像。   刘胡兰,1932年出生在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小年纪,便对黑暗的旧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山西人民开展救亡运动,文水县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从此,刘胡兰开始逐步接觸革命道理。刘胡兰积极参加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青蒿,中国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治病救人的力量。名字出自《诗经》的屠呦呦,正是用这株小草改变了世界。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药学家。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1955年毕业后,被分配在衛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2015
初夏时节,记者来到位于山東省齐河县的时传祥纪念馆,灰瓦白墙的纪念馆整洁朴素,昭示着时传祥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和“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崇高精神。   时传祥,1915年9月20日出生于山东省齐河县赵官镇大胡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0年,15岁的时传祥逃荒到北京,受生活所迫当了一名掏粪工。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他在“粪霸”的压迫与欺凌下,一干就是20年。   新中国成立后,时传祥加入北京市原崇文区
王进喜,1923年10月生于甘肃省玉门县。他15岁时到玉门油矿当童工。新中国成立后到玉门钻井队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钻井工、司钻、钻井队长,钻井指挥部钻井二大队大队长、钻井指挥部副指挥等职务。   1958年9月,他带领1205钻井队创造了月进尺5009米的最新纪录;1959年创年钻井进尺7.1万米的全国最新纪录。同年王进喜作为1205钻井队代表,出席了全国群英会,参加了新中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