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YDRUS-1D的城市草地土壤水分模拟——以扬州市人工草地为例

来源 :水土保持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城市化背景下草地土壤水分运动规律,为提升海绵城市建设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江苏省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农水与水文生态试验场的人工草地为研究区,利用实测降雨和同期土壤含水量数据对不同降雨事件下的雨水入渗深度进行分析。通过HYDRUS-1D模型对研究区土壤含水量变化过程进行模拟。[结果]在小雨(50 mm)事件中,雨水入渗深度通常超过30 c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不同情景下未来土地利用结构数量和空间格局变化特征,为实现区域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Markov-DLS模型,在土地利用转移参数设置过程引入土地利用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评价结果,分析江西省2030年均衡发展情景、粮食安全情景和生态优先情景下国土空间结构和格局变化特征。[结果]①利用Markov-DLS模型模拟预测的2015年土地利用结构精度在90%以上,空间布局模拟精度达到了96%,kappa系数高达92%以上;②耕地仅在粮食安全情景下有所增长,增幅为0.48%
为了研究菌腔虫瘿中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菌丝体群体遗传结构,利用ITS、tef 1和rpb 1序列对云南、四川两省12个地理居群共45份样品进行系统发育、遗传多样性,地理居群遗传分化、变异分析。结果表明:从45份样品中,共检出15个ITS单倍型、16个tef 1单倍型和17个rpb 1单倍型,总体上单倍型多样性较高(Hd:0.7790~0.8460),核苷酸多样性较低(Pi:0.00178~0.00295)。地理居群DF、GD、HS、LC、MH、XMY和YB样品遗传分
[目的]有效掌握滑坡变形规律,实现对滑坡变形的高精度预测。[方法]基于滑坡现场变形监测成果,先利用优化经验模态实现其变形数据的信息分解,再利用优化径向基神经网络和马尔科夫链完成滑坡变形的分项组合预测;最后,利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判断滑坡变形趋势,以验证预测结果的可靠性。[结果]经验模态能有效分解滑坡变形信息,且通过优化处理,能进一步提高分解效果,并以互补式集合经验模态的分解效果最优;同时,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2%,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验证了预测模型的有效性,且变形趋势判断结果与预测结果较为一
[目的]探索城市雨洪空间格局的新思路,分析地表径流网络结构与时空分布特征,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规划依据。[方法]建立GIS数据库,将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与空间自相关分析结合,定量分析云南省昆明市中心城区地表径流网络结构与空间格局。[结果]①研究区域潜在地表径流受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影响呈网状分布,共计1274条,成本率为0.83,网络结构复杂,汇流过程具有显著方向性;②子汇水区径流连通阈值为19.16,重力大于阈值时汇水区间出现断流;③径流路径单元密度随子汇水区间重力增加而降低,6个不同重力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对羊肚菌子实体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为宁南山区羊肚菌实用栽培技术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生土和表土为对照组,以生土+羊粪(比例3∶1)、生土+香菇菌糠(比例3∶1)为试验组栽培羊肚菌,对其子实体产量、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香菇菌糠处理组出菇密度最大且产量最高(2500 kg/hm2),同时在菌柄直径、菌柄长度、菌盖直径和单菇重量上均有显著优势。香菇菌糠处理组子实体水分(18.56 g/100 g)和粗纤维含量(35.65 g/100
[目的]探讨青藏高原高寒草原与草甸土壤可蚀性特征差异,为高寒草原草甸土壤可蚀性研究提供重要参考。[方法]选取18个变化因子作为草原与草甸土壤可蚀性评价的影响因子,运用主成分分析、逐步回归分析以及通径分析法,确定高寒草原与草甸土壤可蚀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筛选青藏高原高寒草原与草甸土壤可蚀性的关键因子。[结果]高寒草原土壤可蚀性主要受土壤粒径与团聚体特征两方面的影响,高寒草甸土壤可蚀性主要受粒径孔隙分布、有机质、团聚体特征和渗透性能的影响;高寒草原土壤可蚀性的关键因子为:粉粒、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团聚
[目的]科学测度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非协调耦合度,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与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构建高质量发展与生态保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非协调耦合、空间自相关等方法,探究了2005—2018年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与生态保护的非协调耦合关系。[结果]①随着时间的演变,城市之间生态保护水平差距减小,但高质量发展差距增大,两个系统的非协调性耦合度呈现波动下降趋势。②空间分布上,非协调耦合度值小于等于0.5的城市主要集中于下游,且逐渐向中上游扩
[目的]研究建筑小区海绵城市优化设计模型,为建筑小区海绵城市设计与建设提供有益支撑。[方法]在探讨外排径流系数、径流污染与海绵设施基础上,以年费用最小和径流污染削减率最大为目标函数,应用非线性规划建立建筑小区海绵城市双层耦合优化模型,并以合肥市某区域海绵城市建设为例,分析验证该模型有效性。[结果]优化后,A小区、B小区与C小区的外排径流分别为0.257,0.268,0.303;总成本为1.11×107元,年费用为9.87×105元;径流污染削减率为70.06%,
[目的]研究耕地空间分布格局与演变的驱动机制,为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及宁夏沿黄生态经济带制定耕地资源保护政策与措施,优化耕地保护格局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采用核密度、空间自相关、土地利用动态度、转移矩阵、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2010—2018年宁夏沿黄生态经济带耕地的空间分布、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结果]①研究区耕地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整体以中、低密度区分布为主,且由低、高密度区向中密度区演变;②耕地空间分布呈正相性,高—高聚类区域主要集中在银川
[目的]探究安徽省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与地形的相互关系,为当地资源开发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GIS与RS技术支持下,使用安徽省2001—2019年逐月MODIS/NDVI数据,2001—2019年土地分类数据和安徽省DEM海拔、坡向地形数据,分析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地形因子相互关系。[结果]安徽省植被覆盖度季节变化特征明显。1月、10—12月,全省植被覆盖度呈现低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