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对岁月的馈赠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gyogf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寂寂梨花,淡淡其华,轻轻飘散,随风入画
  -- 1 --
  在诗意缓缓流淌的乡村,农忙的号角再一次清晰了时光的脚印。此刻,沉默的镰刀闪动着耀眼的锋芒,成熟的麦子在滚落的汗水里尖叫,还有粒粒饱满的油菜籽也在厚实的指掌间纵情奔跳。当清风拂过大地,丰收的喜悦瞬间明媚了农人的脸庞,他们正以鞠躬的姿势踩着柔软的土地,同心中的希冀赛跑。
  每一粒油菜籽都拥有一颗透亮的心,眼下,它们纷纷用虔诚的馈赠向主人致敬。天气格外晴好,母亲揉搓油菜籽的动作依然如从前那般熟稔,休息的时候,她会摘下头上的旧毛巾擦擦汗,或拿起搪瓷缸喝一口凉茶,神情畅快。几天后,母亲把菜籽送到油坊,然后再将榨好的香油分成三份,一份托熟人捎给在外地打工的弟弟,一份会抽空送给在小城工作的我,一份留下自个儿用。多年来,母亲的生活里一直穿插着两条线,一条线上,她精心侍弄着田园,播种或收获,让她在时令的交替中真实而清晰地触摸到了内心的希冀,纵使辛勤劳作已透支了她太多的体力;另一条线上拴着她时刻牵念的儿女,这是她的心自由徜徉的隐秘通道,在祈盼儿女们身体平安、衣食无忧的同时,尚能于有生之年为他们出点力,这一直是她快乐的源泉。
  一粒油菜籽犹能折射出母爱的光辉,而与此相比,我们未曾饱满的心竟是如此苍白与柔弱。在我居住的小区,一些被儿女从乡下接来的老人们,整日只能眯着双眼坐在门口晒晒太阳,看孤独的光阴一步步将自己紧紧包围。离开一生耕作的土地,他们宛如墙角里那些被人遺弃的农具,悄然褪去了鲜亮的光泽,独剩斑斑锈迹。那一刻,你会惊讶地发现: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读不懂父母的心。
  激情鼓胀的麦粒亦是孕育希冀的温床。打谷场上,小婶将一捆捆麦秆从板车上卸下,我看到她赤裸的手臂上全是麦芒刺出的血迹,那一条条结痂的印痕诠释着斑驳岁月的无奈与沧桑。小婶的儿子尚在服刑,那年他的小妹被人诱拐至边塞某地,他历经千辛万苦找到后,盛怒之下放火烧了人家的房舍。小叔过世较早,这些年小婶常独自一人去探监,去时她会带上一大兜麦粑,一路辗转奔波,饿了就啃几个,想必他的儿子在狱中也是蘸着泪水吃着娘亲手做的麦粑吧。他因表现出色被减刑,小婶舒展的皱纹里就会浮起一丝由衷的欣慰。她与我母亲拉家常,说至今她已攒下了为儿子盖房娶亲的钱了。
  穿过岁月厚重的风尘,如烟的往事轻轻拨动着人们的心弦,或高亢或舒缓,唯有局中人才了解。篱园深处,大自然的物候里更替着全然不同的色彩,它俨然是我们平素生活里最初的幕景,此时依稀可见,那些美好的希冀已次第在汗水里绽放。
  -- 2 --
  故乡的农事是一部深具艺术底蕴的大书,细细品读之后,甚感每一个章节,抑或每一个句子与语词间皆有诗情画意的律动。
  立夏,斑斓的农忙又翻到了另一页。放眼田园,粒粒饱满的蚕豆鼓胀着沉甸甸的喜庆,也牵动着往事的触须。儿时,常与弟弟随母亲去田间地头采摘蚕豆,总是迫不及待地扯下那些鮮嫩欲滴的蚕豆荚,边剥边吃,还不时会高抛一粒于空中,再张开嘴巴潇洒地接住,自是玩得尽兴。回家后,母亲会将蚕豆放在米饭上蒸,出锅后食之,粉嫩爽口,尤其是那丝丝纯粹的醇香令我们口舌生津,多半会吃到腮帮鼓鼓。顽皮的弟弟总央求我用针线把一粒粒熟蚕豆挨个串起来,像极菩萨手里拨动的念珠,然后挂在脖子上,赏玩之余亦可当零食来吃,弟弟逢人便夸:“瞧,牛吧?俺哥做的!”彼时,我的心头会油然泛起一丝骄傲。
  少时,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鲁迅的《社戏》,初不知双喜他们看戏回来偷摘的罗汉豆为何物,羡慕之至,后方知它就是庄稼地里寻常的蚕豆时,不禁唏嘘。因有着与课文背景相似的生活经历,我们沉浸在先生笔下那夏夜辽阔而深远的意境里,感同身受。那时,同村的大宝、柱子、小龅牙是我的死党,只要哪个村子请了戏班唱戏或播放露天电影,人群中必少不了我们蹿动的身影。在回来的路上,顶着满天的星光,闻着豆麦地里飘逸出的缕缕馨香,我们会把自己想象成戏剧或电影里的大英雄,继续演绎着我们心中的“战争”,玩得累了,我们躺在柔软的草地上稍事休息,身边那一颗颗水灵灵的清香扑鼻的蚕豆荚,就是我们赖以支援战事的“粮草”,吃得多了也绝不会担心主人的责怪,因为在淳朴的乡下人眼里,这是算不了什么的。或许,这也是多年以后,每每忆及这份恬静与空旷,内心总是长久地感到格外安宁的原因吧。
  光阴荏苒,尘俗漫漶,打开童年便是打开了一坛珍藏多年的绵醇老酒。犹记堂姐夫与堂姐谈恋爱的那段时光,贤惠的堂姐没有要求家贫的堂姐夫给自己买这买那,却总喜欢跟他待在家里炒蚕豆,他们变着花样来炒,有时加点盐,有时加点糖,有时加点茴香,坦然地活在属于两个人的浪漫里,也吊足了我们这帮“馋猫”的胃口。穷则思变,他们婚后一道离开村庄出外打工,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从最初的打工仔一直干到了家底殷实的食品厂老板,令人惊羡又钦佩。
  立夏时节,蚕豆飘香,这分明是呈现在农人眼前的最饱满的馈赠,而它悄然唤醒的,是人们内心深处对往昔温情岁月的无限眷恋、怀念与感恩。
  (编辑/张金余)
其他文献
1926年1月15日,教育部佥事恢复,鲁迅随即辞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讲师职务,返回教育部做公务员。当时,鲁迅已经在北京西三条胡同21号购买房屋。鲁迅坚持认为,生活不能过分安逸,否则会连累工作,因此他的衣服格外朴素。  鲁迅穿着的裤子,是24年前去日本留学时母亲做的单裤,已经缝补过很多次,累积着无数补丁,北京的冬天特别寒冷,将他冻得浑身发抖。母亲看不过去,只能要求兒媳妇朱安给他做棉裤。经过两天忙碌,朱
生活就像连续剧,你不往后看,永远都不知道结局  说真的,许田弟看起来真不像是个女孩。尤其当她穿上那一身外卖小哥的工作服,再配上短短的寸头时,活脱脱就是一个帅哥模样。  许田弟已经习惯一个人骑着电动车在风雨中穿行,习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爬,她从不娇气,不管多少层,从不会喊累。她不是喜欢这样,她也想像其他女孩那样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做一些适合女孩子做的轻松工作。她只是肩膀上比别的女孩多了一个担子。  这
东京夜晚的繁华随着时间的行走慢慢安静下来,有些人正在回家的路上,思念着摆放在床头柜的茶杯,或是爱人熟悉的拥抱。可是有些人却在迷茫,在小巷子中兜兜转转,走进餐馆,食物的香气缓缓爬上天花板的灯,人们撞上了短暂的温柔的生活。这就是《深夜食堂》里的生活写真。  玉子在听到自己收到一份遗产之后,抛弃了在餐馆相识的男人,大家对她的做法并不赞同,指责她的绝情。可是老板却欢迎她下次再来,脸上带着伤痕的老板是温柔生
不是困境,而是如何应对的方式,决定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为此应该时刻意识到生活中面对什么样的困境,自己又有哪些战胜的方法。困境有很多种,如下介绍6种你可能会面对的困境和摆脱的方法。1.身体困境  残疾是身体困境的最明显表现。足球赛场上折断脊柱,坐在轮椅里的曾经的前锋,会面对很多新的挑战和巨大变化。当然也有不那么剧烈的身体困境:慢性病、疲劳、肥胖等等。但都会迫使一个人不得不奋力抗争,才能过上正常意义上的
我们今天的观众有一个特点,就是颜值特别高。那咱们今天呢就来聊聊颜值。  网上有一个段子,说美国女人靠健身,韩国女人靠整容,日本女人靠化妆,中国女人靠美颜。其实啊,美颜怎么了,无论是整容、化妆还是美颜,我们都是希望自己的颜值能够高一点。我觉得这件事儿特别好,其实啊,看脸这件事儿,历史上就有很多的例子。  比如说在西晋,有一位颜值爆表的文人,还有一个成语专门形容他的美貌,叫貌比潘安。你看人家都帅成了成
我喜欢说Yes,愿意做事,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这一切使我感到充实;我喜欢结识新朋友,开始新的项目,这一切使我感到自己是个有用之人。不论做事还是与人交往,最大的考虑是时间,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所以生活就是一连串的选择,我们必须选择如何利用宝贵的时间。多年来我懂得的一个重要道理是,不是什么事都要做,而是要做正确的事。为此,在决定做与不做,也就是是否应该说Yes之前,我总是在心里问自己这样5个问题:
小小万能修理工  00后的晏劭廷出生在深圳,他有一个双胞胎哥哥。晏劭廷很聪明,学习能力强。以前爸爸为家里修灯具和水龙头的时候,俩孩子就在旁边看着。晏劭廷和哥哥上小学后,妈妈经常要求他们去给“修理工”老爸当助手,给大人递个工具什么的。妈妈这样做,是为了从小培养儿子的动手能力。有一次,晏劭廷的闹钟坏了,7岁的他找来螺丝刀和钳子,悄悄把闹钟大卸八块,结果自然没修好,但好在他又给装了回去。外婆发现小劭廷乱
在广州一栋豪华写字楼里上班的张健,玩极限运动已经12年了,从最初的轮椅篮球,到后来的半程马拉松、全程马拉松、7天环行青海湖、轮椅滑雪,张健越玩越疯。这是一个不安分而骄傲的灵魂,最让人吃惊的是,他是个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  80后的张健出生于山东临沂。在他3岁时,他不幸感染了脊髓灰质炎病毒,导致他腰部以下瘫痪。在家人的帮助下,张健尽全力让自己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他狠下苦功,才考上广州残疾者英语培训中
2017年11月3日,前央视名嘴郎永淳因酒驾被判拘役3个月,他用惨痛的代价,给国人敲响一记“酒驾猛于虎”的警钟。郎永淳历来以正派形象示人,作为主播,他兢业敬业,事业如日中天;作为丈夫,他尽责担当,为了患病的妻子,毅然转业下海,令无数人动容。酒驾事件,无疑把他留在国人心中的好形象毁于一旦。  酒驾酿祸,触目惊心;酒驾入刑,严惩不怠。就这常识而言,在央视历练多年的郎永淳,比谁都了然于胸。正因为目睹酒驾
青岛市一所高中的一年级教室内,学生们正在午休闲聊。忽然,纪旭从外面跑进来,扬着手中的信嚷嚷:“将军给我回信了!”那股兴奋劲溢于言表,同学们都围了过去。  “你们还记得2012年,我有写过一封祝贺信给时任北海舰队政委王登平将军吗?”纪旭问好友小凡。小凡说:“你是说你在小学时,那年我们俩一起去寄的那封给王登平将军的信吗?”纪旭激动地说:“你知道吗?王将军他在信中说不是不回信,也不是没收到我的信,而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