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视才正常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xingtan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的视力检查,其实很难推断出孩子真正的视力水平以及眼轴的变化。
  成人的眼球直径在24mm左右,物象通过眼的屈光系统刚好成像在视网膜之上,而新生儿的眼球直径只有16mm左右,物象成像就在视网膜之后,也就是俗称的“远视”。
  从远视到近视
  眼球的发育分为两个时期:眼球的快速发育期:出生到3岁,此时眼轴由16mm快速发育到19.5mm,是视功能发育的敏感期;慢速发育期:3~18岁,此时眼轴由19.5mm逐渐发育到23~24mm。
  从眼球的发育过程我们可以知道,孩子基本都是远视眼,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生长发育,眼球在变大,眼轴在变长,长到18岁时基本定型了,眼轴的大小已经接近成人水平,这种生理性的远视才基本消失。这一个过程被称为“正视化过程”。 如果眼球继续生长,眼轴继续变长,物象通过眼的屈光系统成像在视网膜前,就形成了近视眼,而且每多增加 1mm,就会产生300度的近视。?
  年龄越小,视力越差
  虽然孩子多数是远视眼,但在一般的视力检查中却很难查出,因为远视眼可以通过晶状体的调节代偿至正常标准;而且6岁前,儿童的正常视力一般都在0.8以下,越小的孩子视力越差,所以一般的视力检查,其实很难推断出孩子真正的视力水平以及眼轴的变化。
  想要了解孩子的眼睛,最好在孩子4岁之后,定期到医院眼科进行验光和眼部检查。把验光度数、眼轴长度、屈光状态、角膜曲率、眼压等数值记录下来,建立一份长期的屈光发育档案。
  视力好,就不会近视吗
  一个6岁的小孩,做完检查后,裸眼视力0.8,但散瞳验光检查发现其眼球屈光度为0.5DS。医生告诉家长,孩子很容易就会近视了,一定要做好近视预防。
  孩子的视力明明符合标准,医生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结论,这就涉及“眼球屈光度”这一重要指标。
  从近视眼的进化过程我们可以知道,在眼球定型之前,生理性远视的时间持续越久,孩子越不容易近视。4~5岁的孩子,其眼球屈光度为 2.0~ 2.5DS,也就是200~250度左右的生理性远视,这200多度的远视可以作为预防近视的储备损耗,在用完这些储备之前,孩子不会患上近视。
  这个储备视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下降的幅度大约为每年0.25DS,孩子的远视储备值离正常标准越远,近视出现的年龄也就越早,比如6~7岁的孩子,如果这时生理屈光度只有0.5DS的话,则意味着这孩子眼睛“正视化过程”严重超前,眼轴发育过快,很可能在小学时会得近视。
  真性近视只能佩戴眼镜
  由于迷恋电子产品,很多孩子会有用眼过度的情况,去做视力表检查,结果忽高忽低,一些验光师就会认为孩子近视了,其实这种情况往往是假性近视。造成误判的原因,一是电脑验光容易出现“过矫”的情况;二是用眼过度的孩子会出现“睫状肌痉挛”,无法放松,看不清远处的东西,会出现暂时性的近视情况。正规医院检查视力时,会使用一种“麻药”,帮助孩子的睫状肌完全松弛,通常称之为“扩瞳验光”,这时候检测到的视力,才是孩子的真实视力。
  如果扩瞳验光后裸眼视力能够达到1.0,那就是“假性近视”,只要让眼睛多休息、疲劳缓解后,视力就会恢复到正常状态。
  如果裸眼视力低于0.8,就是“真性近视”了。真性近视眼一旦形成便不可逆转,此时眼球已经发生器质性改变,眼轴超过正常标准,这时候只能通过配戴眼镜来控制度数的发展。
  预防近视4妙招
  预防近视,家长要时常督促孩子改变不良的用眼习惯,除了严格控制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之外,还要注意以下4点:
  少弹琴 学乐器要盯着乐谱练习,一练就是几个小时,时间久了容易促成近视。
  多运动 打网球、放风筝、骑车、登山等户外活动,能够更多接触阳光,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阻断眼轴的增长,减少眼轴发育过快的风险;另外,紫外线能增加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使巩膜变硬,同样对减缓眼轴增长有帮助。
  少吃糖 糖分摄入过多,会使血液中产生大量酸性物质,酸与肌体内的食盐,特别是钙相结合,造成血钙减少,就会影响眼球壁的坚韧性,使眼轴易于伸长,助长了近视发生和发展。预防近视可补充蛋白质、钙质、磷质,多吃胡萝卜、豆芽、橘子、广柑、红枣等。
  多挂镜子 预防近视最好的方法就是增加户外运动,如果无法增加户外活动,那么在室内可多挂些大镜子,人为扩大室内可见面积,迫使孩子在室内也需变化视距,同时也能延长视距。
其他文献
每天去幼儿园接女儿的时候,总有一出“苦情戏”要上演。  走出门口的女儿一见我,总会双膝一软,以一种特别惫懒的姿势拐出来,扑到我怀里,小考拉一样绵软地赖在我身上。更好笑的是她的变脸绝招:上一秒还在平静愉快地与老师告别,下一秒眉头就瞬间皱成一团,拖着哭腔喊:“妈妈——”  后面的内容经常根据形势而变:如果爸爸来了,就会哭诉:“他怎么来了?”如果我一个人来,就会哭诉:“姥姥/爸爸怎么没来?”实在没话就来
同一个故事,孩子明明听了很多遍,自己都能背了,却还是要求大人讲给他听,往往是大人自己讲得快吐了,孩子依然乐此不疲。  为什么孩子喜欢听大人讲重复的故事?原因有二:一是期望和大人在一起;二是自身成长中对重复的需求。  听故事比看故事好玩  在听别人讲故事时,孩子的四肢和眼睛得到解放,可以在聆听的过程中进行更多的探索。随着大人的讲述,他们可以模拟故事的发展、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演绎剧情,参与感大大增强;
假如,你想正儿八经去海边度假,我这婆婆妈妈的经验可能还真不适合!除非,你和我一样,对事对人都乐观对待,喜欢挑战,富于冒险,是个有点“作”的孩儿他妈,并且,还有个能够包容你、支持你的孩儿他爹。  去哪儿  幼儿在3岁以前处于构建秩序感的关键期,不宜经常变动生活环境,家中的设施陈列也最好保持固定。因此,远途旅行,走马观花式,并不适合吃奶的孩子。  出门的时间也不宜太长,三到五天足矣,在外时间长了孩子的
请说说下面中包饺子的顺序。你也动手学一学包饺子吧。
天气一转凉,生病的孩子立刻多了起来,家长们看着孩子打针吃药,十分心疼,从心底希望能找出好办法,提高孩子的免疫力,让疾病不再来。  医圣张仲景有个名方,或许能够帮大忙,那就是——小建中汤。  方剂组成:饴糖(30克) 桂枝(9克) 芍药(18克) 生姜(9克) 大枣(6枚) 炙甘草(6克)。这是成人的分量,孩子可以只用1/3或1/2。  古代名方,应用广泛  小建中汤出自《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主
五一休假,带儿子回她奶奶家,坐公交车时,我看到一位母亲正在指责她5、6岁大的女儿做的错事,而那个可爱的小女孩竟奶声奶气地打断了妈妈的话:“妈妈,你别急,小孩子都会犯错的,等我慢慢长大就好了!”一句话,逗乐了全车厢的人,连那位妈妈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直到下了公交我还在想,到底有多少父母能够慢慢地等待孩子圆熟懂事呢?记得曾看过一本名为《慢养:给孩子一个好性格》一书,由台湾“卡耐基之父”黑幼龙所著,
我是个不爱开药的儿科医师,但并不代表我从来不开药。给小朋友开药,我一般首选口服液,有时也会选用药丸。这就面临一个吞药丸的问题。  许多家长拿到药丸后会把药丸磨成粉,混在水或牛奶里喂给孩子吃。这种喂法其实弊端很多,包括剂量的不准确、药物提早潮解失效以及有些颗粒不适合磨粉等;相对而言,直接吞服药丸更安全有效。  通常孩子过了3岁就不太容易被食物呛到,可以开始学习吞药丸了。如果在孩子未病之前先训练好吞药
事情是这样的:下午英语课后,老师问谁愿意帮忙把教学道具送到办公室去,全班同学都举了手,但老师却点名请了班里表现很一般的一个男生。田田觉得不可思议,就大声抗议说:“凭什么叫他?”第一次老师没有回应,谁知,她再次喊“凭什么是他”。这令老师十分生气,她把田田叫出去,说那个男生平时很少发言,与老师交流不多,自己想给他一个机会。末了,还严厉地批评田田,说她太不尊重老师和同学了,责令她写检讨。  “他成绩那么
厨房与孩子这个组合,在我们看来是危险的。  可在日本,儿童最热门的游戏场所是“厨房”;书店热销的书籍是“儿童料理食谱”;百货公司当红的是“儿童专用厨具”;电视台叫座的节目是NHK的“儿童烹饪”。厨房与孩子,俨然成了最潮搭配、最佳组合。  我们也许无法做到像日本那样,让孩子完全“攻占”厨房。毕竟,我们没有那么多“催热”的外部环境。可是,凭借孩子对美食的天然热爱、对厨房魔力的好奇,我们也有信心让他爱上
一天,因校车检修的缘故,我打的去接宝儿。宝儿学校所在的区是本市著名的富人区,出租车不愿意去,因为回来肯定要跑空车。在我等得心急火燎的时候,来了一位“救命”司机。他一听说是去接孩子,二话不说就请我上车。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天下为人父母的心都是一样的。”司机非常健谈,他说他是非裔移民,有两位可爱的女儿,谈及宝儿学校所处的地段,还问我是不是家住那里。我老老实实说只是孩子在那里上学。“我的情况跟你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