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通过进一步剖析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雾化吸入治疗及护理措施,深入研究其临床救护方案,从而有效提升患儿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法选择本院2014年03月-2015年05月接收的51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病患(A组),选择雾化吸入治疗+综合护理;同期选择51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病患(B组)作对照,选择雾化吸入治疗+一般护理,在全面观察2组患儿临床指征的基础上,再客观比较2组患儿救护效果。结果:本研究入选患儿中,A组入选患儿有效率98.04%,B组72.55%,2组比较有差距(P<0.05)。结论:就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病患来说,予以雾化吸入治疗+综合护理意义重大,除了可以提升患儿临床效果,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其预后水平,可推广。
【关键词】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 雾化吸入治疗 综合护理
当前,雾化吸入治疗及综合护理在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病患中已取得显著成效,并已得到推广,为了进一步研究提升患儿预后水平的救护方案,本研究以51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病患作重点观察对象,并同期选取51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病患作对照,诊疗程序中分别予以雾化吸入治疗+综合护理和雾化吸入治疗+一般护理,通过全面观察2组入选患儿临床指征,旨在寻找可提升患儿临床效果的诊疗方案,介绍如下。
1 资料来源与护理方案
1.1 资料来源
以随机法选择本院2014年03月-2015年05月接收的51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病患(A组)。年龄结构:最大6岁,最小3岁,其中位值(4.1±0.5)岁;性别构成:男性患儿共32例,女性患儿共19例;病程:最长3天,最短1天,其中位值(2±0.1)天。同期选择51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病患(B组)作对照。年龄结构:最大6岁,最小4岁,其中位值(5.0±0.4)岁;性别构成:男性患儿共33例,女性患儿共18例;病程:最长3天,最短1天,其中位值(2±0.2)天。护理中,A组入选患儿选择雾化吸入治疗+综合护理,B组入选患儿选择雾化吸入治疗+一般护理,通过深入分析2组入选患儿的资料,并没有发现过大差异(P>0.05),值得进一步对比。
1.2 方法
护理中,A组入选患儿选择雾化吸入治疗+综合护理,B组入选患儿选择雾化吸入治疗+一般护理、
1.2.1 雾化吸入治疗
给予患儿雾化吸入1.25毫升可必特+2毫升令舒,将雾化量设定为每分钟2毫升,每次10分钟,2次/d,一个疗程共七天。
1.2.2 护理方法
(1)心理指导。护理人员要给患儿营造出轻松的救护环境,防止刺激性气味给患儿带来刺激感。当患儿疾病发作以后,护理人员应时刻守护在患儿身边,并给予患儿及时安慰,如果患儿主动表述其需求,护理人员需耐心聆听,并尽量满足其要求。与此同时,以简单的语句给予患儿讲解疾病诱发因素,使之认识到接受诊疗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其配合度。除此以外,还要对患儿家长进行疾病专业知识的讲解,通过介绍诊疗方案和护理方案,取得家长信任,有助于及时安抚患儿情绪。
(2)治疗程序中的专业指导。当患儿接受雾化吸入治疗时,护理人员还要给予其家长讲解雾化吸入专业方法,两者合作教会患儿学习深吸气方法,确保雾液从患儿的口腔中吸入以后,需屏住呼吸,片刻后才能缓慢吐气,确保气体从患儿鼻腔位置呼出。
(3)健康指导。为防止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逐渐发展成为哮喘,还需给予患儿预防护理,即给予患儿家长讲解疾病防治专业知识,嘱咐其家长引导患儿锻炼身体,通过合理调配患儿饮食,在提升其免疫能力的基础上,防止呼吸道出现病毒性感染。此外,防止患儿与致敏原充分接触,包括动物毛皮、化妆品以及毛绒玩具等。
(4)治疗后护理。当患儿治疗程序完成以后,需给予患儿拍背,以便患儿成功排痰。同时,给予患儿清洁口腔,以温水进行漱口,并将其面部的药液充分拭擦干净,防止口腔出现念珠菌感染[1]。
1.3 资料统计
本研究所有数据都选择SPSS20.0统计学专业分析软件进行分析以及处理,对于文章中的一般资料,选择(x±s)作代表;对于所有计数资料,都以卡方检验方案予以客观对比;对于涉及到的计量资料,则采取t予以检验。客观对比各项临床数据后,如果2组之间的数据有明显差距,且存在着统计学方面的意义,就选择P<0.05予以表示。
2 结果
本研究入选患儿中,A组入选患儿有效率98.04%,B组72.55%,2组比较有差距(P<0.05),数据见表1。
表1 所有入选患者临床效果(n/%)
3 讨论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逐渐发展成为儿科临床多见症,其治疗方法大多选择雾化吸入,但由于患儿的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有限,对于雾化吸入大多会感受到恐惧感,以至于其依从性普遍较差,无法顺利展开雾化吸入治疗程序,所以在治疗中加以综合护理尤为关键[3]。一般而言,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病患都会出现咳嗽症状,且其初始症状是干咳,一段时间后才会出现咳痰,若患儿年纪较小,还可能会有全身症状出现,并伴随着高热、湿疹等情况,予以听诊后,会发现其肺部出现粗湿罗音和哮鸣音,若不予以及时救治,就有可能发展成为哮喘,给患儿正常发展带来严重影响[4]。
综合护理强调以患者临床指征为参照点,结合其临床表现予以有效护理,旨在提升其依从性以及临床效果,因此本研究入选患儿中,A组入选患儿选择雾化吸入治疗+综合护理,B组入选患儿选择雾化吸入治疗+一般护理,发现A组入选患兒有效率98.04%,B组72.55%,2组比较有差距(P<0.05)。
研究表明,就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病患来说,予以雾化吸入治疗+综合护理意义重大,除了可以提升患儿临床效果,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其预后水平,可推广。
参考文献
[1]谢晓丽,吕婷婷,王淑姝.布地萘德和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超短波辅助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4,13(04):345-346.
[2]李克芬.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雾化吸入治疗疗效观察及护理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2,09(32):158-159.
[3]黄桂兰,欧阳科,黄玉玲.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和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3):1990-1991.
[4]卫自萍,苏丽珍,王秀丽,王永梅,刘晓清.氧喷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8):2443-2444.
【关键词】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 雾化吸入治疗 综合护理
当前,雾化吸入治疗及综合护理在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病患中已取得显著成效,并已得到推广,为了进一步研究提升患儿预后水平的救护方案,本研究以51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病患作重点观察对象,并同期选取51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病患作对照,诊疗程序中分别予以雾化吸入治疗+综合护理和雾化吸入治疗+一般护理,通过全面观察2组入选患儿临床指征,旨在寻找可提升患儿临床效果的诊疗方案,介绍如下。
1 资料来源与护理方案
1.1 资料来源
以随机法选择本院2014年03月-2015年05月接收的51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病患(A组)。年龄结构:最大6岁,最小3岁,其中位值(4.1±0.5)岁;性别构成:男性患儿共32例,女性患儿共19例;病程:最长3天,最短1天,其中位值(2±0.1)天。同期选择51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病患(B组)作对照。年龄结构:最大6岁,最小4岁,其中位值(5.0±0.4)岁;性别构成:男性患儿共33例,女性患儿共18例;病程:最长3天,最短1天,其中位值(2±0.2)天。护理中,A组入选患儿选择雾化吸入治疗+综合护理,B组入选患儿选择雾化吸入治疗+一般护理,通过深入分析2组入选患儿的资料,并没有发现过大差异(P>0.05),值得进一步对比。
1.2 方法
护理中,A组入选患儿选择雾化吸入治疗+综合护理,B组入选患儿选择雾化吸入治疗+一般护理、
1.2.1 雾化吸入治疗
给予患儿雾化吸入1.25毫升可必特+2毫升令舒,将雾化量设定为每分钟2毫升,每次10分钟,2次/d,一个疗程共七天。
1.2.2 护理方法
(1)心理指导。护理人员要给患儿营造出轻松的救护环境,防止刺激性气味给患儿带来刺激感。当患儿疾病发作以后,护理人员应时刻守护在患儿身边,并给予患儿及时安慰,如果患儿主动表述其需求,护理人员需耐心聆听,并尽量满足其要求。与此同时,以简单的语句给予患儿讲解疾病诱发因素,使之认识到接受诊疗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其配合度。除此以外,还要对患儿家长进行疾病专业知识的讲解,通过介绍诊疗方案和护理方案,取得家长信任,有助于及时安抚患儿情绪。
(2)治疗程序中的专业指导。当患儿接受雾化吸入治疗时,护理人员还要给予其家长讲解雾化吸入专业方法,两者合作教会患儿学习深吸气方法,确保雾液从患儿的口腔中吸入以后,需屏住呼吸,片刻后才能缓慢吐气,确保气体从患儿鼻腔位置呼出。
(3)健康指导。为防止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逐渐发展成为哮喘,还需给予患儿预防护理,即给予患儿家长讲解疾病防治专业知识,嘱咐其家长引导患儿锻炼身体,通过合理调配患儿饮食,在提升其免疫能力的基础上,防止呼吸道出现病毒性感染。此外,防止患儿与致敏原充分接触,包括动物毛皮、化妆品以及毛绒玩具等。
(4)治疗后护理。当患儿治疗程序完成以后,需给予患儿拍背,以便患儿成功排痰。同时,给予患儿清洁口腔,以温水进行漱口,并将其面部的药液充分拭擦干净,防止口腔出现念珠菌感染[1]。
1.3 资料统计
本研究所有数据都选择SPSS20.0统计学专业分析软件进行分析以及处理,对于文章中的一般资料,选择(x±s)作代表;对于所有计数资料,都以卡方检验方案予以客观对比;对于涉及到的计量资料,则采取t予以检验。客观对比各项临床数据后,如果2组之间的数据有明显差距,且存在着统计学方面的意义,就选择P<0.05予以表示。
2 结果
本研究入选患儿中,A组入选患儿有效率98.04%,B组72.55%,2组比较有差距(P<0.05),数据见表1。
表1 所有入选患者临床效果(n/%)
3 讨论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逐渐发展成为儿科临床多见症,其治疗方法大多选择雾化吸入,但由于患儿的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有限,对于雾化吸入大多会感受到恐惧感,以至于其依从性普遍较差,无法顺利展开雾化吸入治疗程序,所以在治疗中加以综合护理尤为关键[3]。一般而言,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病患都会出现咳嗽症状,且其初始症状是干咳,一段时间后才会出现咳痰,若患儿年纪较小,还可能会有全身症状出现,并伴随着高热、湿疹等情况,予以听诊后,会发现其肺部出现粗湿罗音和哮鸣音,若不予以及时救治,就有可能发展成为哮喘,给患儿正常发展带来严重影响[4]。
综合护理强调以患者临床指征为参照点,结合其临床表现予以有效护理,旨在提升其依从性以及临床效果,因此本研究入选患儿中,A组入选患儿选择雾化吸入治疗+综合护理,B组入选患儿选择雾化吸入治疗+一般护理,发现A组入选患兒有效率98.04%,B组72.55%,2组比较有差距(P<0.05)。
研究表明,就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病患来说,予以雾化吸入治疗+综合护理意义重大,除了可以提升患儿临床效果,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其预后水平,可推广。
参考文献
[1]谢晓丽,吕婷婷,王淑姝.布地萘德和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超短波辅助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4,13(04):345-346.
[2]李克芬.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雾化吸入治疗疗效观察及护理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2,09(32):158-159.
[3]黄桂兰,欧阳科,黄玉玲.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和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3):1990-1991.
[4]卫自萍,苏丽珍,王秀丽,王永梅,刘晓清.氧喷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8):2443-2444.